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田水利建设,只有农田水利建设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的高效、优质发展,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田水利的良性发展是粮食安全及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但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在总体经济的发展中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情况,在农村的各方面发展上投入相对较少,而在农田水利的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的局面,再加上机制问题,农田水利的发展一直很落后,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制约农业的生产水平。
1.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多数都是上世纪修建的,限于当时的规划、设计、施工能力以及经济水平,当时的建设只是满足那个年代的农业发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快速进步,农业生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正朝着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方面发展,现有的水利工程已明显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标准低,技术落后,而且已经运行多年,有的已经失去基本功能,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1.2 管理不善,缺乏保护意识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多是由政府主导兴建的,建成后归当地的农户使用,在项目的管护及所有权责上存在不明晰的情况。归谁所有、归谁维护、费用由谁承担等问题没有清晰的划分,这就导致用的只管用,坏了无人修的状况。资金的投入不足,许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疏于管理,设备老化,年久失修,大量工程项目都带病运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功能丧失殆尽,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1.3 水利建设中存在重大型轻小型的情况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建设并投入使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大型项目,因为大型项目往往经济效益比较高,而且见效较快。但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多数属于中小型项目,需要经过多年才能见到效益,并且其效益是通过农业的发展而显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在农业水平的提高过程中体现出来,农田水利项目本身难以直接获利,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积极性也不高,这也是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2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财力是十分有限的,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又是巨大的,所以仅靠政府的投入,很难完成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广泛拓展筹集资金的渠道,政府应建立良好的制度,吸引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到水利事业的发展中来,吸引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水利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2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的发展,只有水利建设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才能达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才有资本建设美好的家园。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建设的发展也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努力促进“人水和谐”。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构建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等,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发展新型的农田水利事业。
2.3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对水资源进行调节,使水资源能充分利用于农业生产中,农田水利建设必须要同节水工程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种,在采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农业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同时也要认真分析不同灌溉技术的优缺点及实用性,选择适合当地及生产情况的节水模式,比如滴灌、喷灌、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2.4 大力加强农业水利人才队伍建设
要通过加强培训学习,使农田水利从业人员能够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在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上有所提高,更好的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要重视人才的引进,从外部引进一些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且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水利人才充实到水利队伍中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共同展开科研工作,建立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发展服务。
3结语
我国的水资源是相对匮乏的,而且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衡,南方耕地相对较少,但水资源充足,而北方地区耕地较多,但水资源不足,所以要想促进农业的均衡稳定发展,必须进行水资源的调节,大力发展水利事业。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对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闫桂芹,大专学历,公主岭市南崴子灌区管理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农田水利。
上一篇:人防工程设计管理新措施发展
下一篇:汉简所及敦煌地区水利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