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兴水利,除水害,关系着人类生存、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针对水利类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2011—2013 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以水利类毕业生就业特点为突破点,剖析水利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并着重从高校培养层面提出解决目前水利类毕业生就业困境的相应对策。
随着近年水利工程类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水利类就业市场的日趋饱和,水利类毕业生已经初步出现就业难的局面[1]。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通过积极有效的努力,虽然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状态,但不容乐观的是,水利类毕业生就业进入了一个“瓶颈期”,结构性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2]。现以水利学院2011—2013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剖析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着重从高校培养层面提出解决目前水利类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几点对策。
一、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特点
(一)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就业主要流向改变。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水利类毕业生就业流向以国有企业、其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及升学为主。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水利类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逐年降低;另外,随着事业单位改制和用人机制的变化,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设计单位的比重逐步减少;但选择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比重呈上升趋势,毕业生主流向发生改变。
(二)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良好,但女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由于受水利类专业就业环境、部分用人单位用工歧视、女生生理以及就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水利类专业女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3]。根据样本学校2011-2013各年度截至毕业生离校时就业数据,男生、女生截至离校就业情况统计见表2,由表2统计数据来看,截止毕业生离校,男生就业率明显高于女生且相对比较稳定,女生就业率相对较低且明显下降。
(三)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工作初期离职率高。水利专业本科生就业有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方向,由于近年来业主及设计单位用人一般学历要求研究生以及研究生以上,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取率低,水利专业毕业生70%以上进入了施工、监理等行业。一方面,由于水利建设多远离城市,且大部分位于西藏、云南、黑龙江等偏远地区,这对向往大都市、向往自由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另外,水利行业大都是室外作业,昼夜轮班,工作强多大。这样艰苦的工作环境,对于以85后没有很多吃苦经历的毕业生,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巨大的考验。
二、针对水利类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适合水利大学生特征的就业指导模式。水利类院校应切实建立一套适合水利类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不仅需要就业指导教师的参与,更需要用人单位,毕业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加入,以确保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充分了解各种工作岗位的性质,确保以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工作,进而减少学生先就业后辞职的情况发生。
(二)建立适合水利大学生发展的课程培养机制。传统大部分水利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实践环节不足,导致毕业生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业界的认同和重视。各大水利院校必须以水利建设实际与发展为基础,扎实落实课程体系改革,唤醒学生创新潜力与国际竞争力,培养新型水利人才。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很多学生以 “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好”等为择业标准,虽然此择业标准看似无可厚非,但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因此各大高校务必引导学生做好自身定位,正视水利类工作艰苦、工作环境偏远的特点,结合实际,切实把个人的就业观念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着眼现实,立足长远, 面向未来。
(四)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帮扶。高校应建立健全创业指导模式。引导学生做好自身创业胜任力评测,增加创业风险意识,提高创业风险抵抗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业中去,切实提高创业能力。
(四)高校应为水利类女生就业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利类专业女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在水利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女生的关注[4]。指导其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男女之间的沟通,开阔水利类专业女生的眼界,使其拥有更多的发展参考方向,激发自身内在的发展活力。同时设立针对水利类女生的教学目标与考核体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紧密联系就业对其进行培养。
三、结论
对高校来说提高水利类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仅需要加强对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的投入,更需要各高校转变思想,积极适应新形势社会发展需要,从各方面努力为毕业生创造就业与择业的主、客观条件,水利类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问题就可望迎刃而解,较好地促进水利类毕业生高质量顺利就业。
作者:谢琰 刘贝贝 来源:亚太教育 2016年1期
下一篇:无人机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