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业水资源利用问题对策管理措施研究论文(共7篇)

发布时间:2023-12-06 01:05


  第1篇: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业水资源作为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保障。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用水呈现递增的趋势,水资源紧缺与农业生产的矛盾日渐凸显。2013年,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1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亩均140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比例为62.06%。可以说,农业水资源的短缺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将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粮食安全。对此,如何在有限的农业水资源下提高其利用效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虽然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缺水国,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存在效率低下与浪费严重并存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在单一的家庭生产方式下,农田呈现条块分割,农户各为其主,很难在水资源利用上达成统一的意见。加上农业水资源的产权界定不明晰,农户在使用农业水资源时往往会追求自身利用最大化,尽量多的使用水资源,甚至浪费不必要的水资源。这致使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2013年,我国耕地实际灌溉用水量为418m3/667m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23,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0.7~0.8。每1m3水生产粮食产量不足1.2kg,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kg的水平。在产业耗水率上,工业为23%,农业达到65%以上,是工业的近3倍。可见,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1.2区域农业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利用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仅各地区农业水资源空间分布相差甚大,而且利用数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空间分布上,西部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东中部地区水资源比较稀缺。2013年,東中西部三地区水资源总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1.9%、24.2%、53.9%。可见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三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同时,在局部的小区域内,农业水资源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省份或县市,其水资源分布也存在差异。如在湖北省,鄂南鄂西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但鄂北地区因为干旱经常发生作物减产的情况。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在空间上的不均衡,间接的导致了其区域利用数量上的差异。在水资源利用上,东中西三地人均用水量分别为393m3、468m3、545m3,耕地实际灌溉每667m2用水量分别为379m3、378m3、512m3;由此可见,人均用水量东部最低,中部居中,西部最高,东中与西部地区相差较大;耕地实际灌溉每667m2用水量东部与西部基本持平,西部最高。


  1.3农业水资源水质比较差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药化肥等工业用品的使用量呈现上升趋势。农业水资源水质污染也随着农药化肥使用量的增加越发严重。2013年,水利部对我国主要河流、湖泊与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显示我国主要农业水资源水质整体质量不容乐观。在河流水质上,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劣V类水河长分别占评价河长的4.8%、42.5%、21.3%、10.8%、5.7%、14.9%,河流总体水质虽然中等偏上,但劣质水质的比例近15%。在湖泊水质方面,对119个湖泊水质进行营养状态评价显示,大部分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其中,贫营养湖泊、中营养湖泊、富营养湖泊数量分别为1、35、83个,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的0.80%、29.4%、69.8%(见表1)。在水库水质方面,对646座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近七成的水库水质处于中度营养以上状态。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中营养状态、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的水库分别为有214、375、55、2座,分别占评价水库的33.12%、58.05%、8.51%、0.30%(见表2)。可见,我国农业水资源水质还比较差,急需改善。


  2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除与农村土地制度有关外,还与农田水利设施息息相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的财政收入有限,而有限的财政收入需要投入到各行各业,在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上呈现“力不从心”的局面。尤其我国西部地区地域广阔,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分布极其不均衡,四川、重庆水资源相当丰富,而新疆、宁夏、甘肃等省区严重缺水,可利用的农业水资源十分有限,而需要投入到农田水利上的资金就相当大了。加上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单一的政府主导,资金使用的审批、利用缺乏有效的监督。甚至在专用资金的使用上存在寻租、腐败、政绩工程等现象,大量资金存在利用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供给脆弱。


  2.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还存在很不协调的情况。一方面,当地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多以经济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很少会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在种植业上,区域种植业布局与水资源禀赋违背的现象频发。如新疆、甘肃等地区本身是我国主要的水资源短缺省区,政府将高耗水的棉花定为主要农作物。棉花的生产消耗大量的农业用水,致使农业用水经常出现紧张的局面,甚至出现农业生产占用工业与生活用水的情况。另一方面,我国因人口多,耕地少,必须长期确保粮食安全。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广大北方地区因为耕地多,国家下达粮食生产指标较多。不少地区为了完成粮食产量指标,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依然加大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影响了其它作物生产用水的供给量。


  2.3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滞后


  节水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现行的节水灌溉技术多是上世纪70年代从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引进的,以渠道防渗、微灌、滴灌、喷灌为主。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上农田的条块分割,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在广大北方地区,当地农户收入比较低,农户自身很难拿出大量资金用于节水技术,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有限,技术推广时常会因为资金短缺而终止。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使土地呈现条块分割现状。在节水灌溉技术中,有些农户愿意接受新的节水技术,有些农户不愿意接受,经常因为少数农户的阻扰而无法全面推广。此外,一些地方虽然有节水技术的运用,大多是使用渠道防渗等比较简单并且成本较低的技术。即使少部分地区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但基本上使用的都是人工非智能的。在作物用水上人为因素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就很难避免了。


  2.4农业水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农业水资源的保护与政府、企业与农户三方息息相关。在政府层面,我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是以“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存在责任、权力与义务的不明晰,管理混乱,经常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尤其是在跨区域河流、湖泊、水库等管理上,时常出现无政府管理的现状,农业与工业生产的污水因监管不严,存在直排现象,导致水质变差。在企业层面,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少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违法违规排放超标的污水。甚至有些企业与当地政府官员勾结,偷排污水。在农户层面,农户环保意识淡薄,缺乏对保护农业水资源的认识。农户作为经济人,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考虑是何如实现农业生产的收益最大化。对此,农户会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以确保作物产量最大,收入最高。但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对农业水资源产生了污染,从而使水质变差。


  3提高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3.1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


  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此,加大農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一是要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资机制。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各地方政府应该是农田水利设施的主要出资方。政府可通过转移支付、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与鼓励各地区大兴水利建设。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水资源配置上的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到水利建设中去。探讨公私结合,政府与企业风险共当的农田水利建设模式。二是要强化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多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财政收入有限,地方政府应在农田水电设施建设资金贷款、税收上给予优惠,中央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力度。


  3.2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面对我国现行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应坚持“以水定作物种类、以水定作物产量”的原则,因地制宜的生产农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布局上,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效益,更应该考虑水资源的丰裕程度。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该减少棉花、粮食、油菜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种植节水、高产、优质的其它经济作物。在湿润地区充分利用其水资源丰富的条件,适当发展高消耗水的作物,以达到全国农作物供需的平衡。同时,在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应科学确定作物种植的规模。根据当地农业水资源的供给量与单位面积作物需水量,核算出作物种植的最佳面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实际种植面积应该比最佳种植的面积略小,以防备干旱等自然灾害。


  3.3积极发展与推广旱作、育种、灌溉等节水技术


  先进的农业科技可有效利用农业水资源。因此,大力发展与推广相应的节水技术,是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的重要举措。一是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广大北方地区因年降水量少,其种植业以旱作物为主,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降水,推广旱作物的种植。可在降雨后,利用薄膜覆盖作物的土壤,减少水分蒸发,达到高效用水效果。二是加大育种研究,培育节水高产的作物;在保证高产、抗病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研究适合本地区的节水种子。三是积极推广灌溉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结合作物的种植类型与水资源的禀赋,科学选择恰当的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的生育生长规律与土壤的储水量确定灌水量,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滴管、喷灌等灌溉方式。


  3.4完善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机制


  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价格机制的保障,而且需要多方的参与。首先要完善农业水资源的价格机制。农业水资源的使用价格应该与水资源的丰裕程度、使用量挂钩。在农业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应该适当提高价格,体现水资源的价值。同时,依据农户农田面积,分配用水用量,使用量超出配额部分应按高于现行价格进行收费。其次要建立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可成立由政府、企业、农户及社会媒体参与的农业水资源协调管理机制,各方在相关政策制定、水资源定价与保护上集思广义,采取及时有效沟通,从而强化对农业水资源的管理。再次建立区域联合管理机制;区域联合管理可以有效管控跨区域的水资源问题,制止行政区域边界地带的管理真空。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成立区域水流管理机构,协调各区域水资源的用法用量及保护,强化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作者:李平衡

  第2篇:试论农业水资源利用新技术研究进展


  一、前言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维持的基础是农业。而水资源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种在一定限度和时空范围内可更新、可循环利用的重要农业自然资源,区域农业发展也被水资源的供给能力所制约。水资源对维系农业生态系统及粮食安全生产,作物产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农业水资源,而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用水总量有限的条件下,在农业用水量方面将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建国以来,我国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不断增加的需水量,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某些地区经济开发已经被水资源的保证程度所制约。


  二、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一)农业水资源概况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内陆面积巨大,大陆性季风气候导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形成了年内明显的干湿季节,在经过山地、丘陵、高原、台地等地形的再分配,使降水在空间分布上也极不平衡。根据文献报告,如果全世界粮食生产中灌溉水能减少10%,就可以满足其他所有的人类用水。整个水资源研究领域的重点是农业水资源安全和高效利用。


  从区域分布格局来看,农业用水所占比例下降并不均衡。急剧下降的地下水位、不断萎缩的流量,都昭示着日趋紧张的中国北方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用水。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


  现阶段中,无论是灌溉农业,还是节水农业,在输水过程中或者在田间灌水时造成严重浪费。由于灌溉技术落后,大部分浪费是由大水漫灌方式和输水管道渗漏引起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一直属于粗放低效的范畴,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缺乏程度。


  2、田间蒸发强烈


  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均要转为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利用。有限的水大都没能转化为可被农作物利用的土壤水,而在最后阶段消耗于毫无效益的蒸发。


  3、水污染严重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使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严重的水污染,不但影响地方的农业发展,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导致水资源紧缺。


  三、农业水资源利用新技术


  1、“U”形渠槽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是发展高效用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使用混凝土“U”形渠槽防渗可以提高渠道流速和输沙能力。渠道防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衬砌材料,目前,衬砌材料逐步由单一材料向更高端的复合材料发展。


  2、喷灌技术。


  它是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的灌溉方式。早在1970年,国家重点研究喷灌及微灌技术项目,组织水利农机农业等部门联合攻关。国家又将其列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喷灌技术快速发展。


  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为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利用低压输水管道代替输水土渠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作物的技术措施。低压输水管道埋于地下,便于机耕和养护。另外,管道输水流速比土渠大,所以灌溉速度提高,省工省时,可显著提高灌水效率。


  4、微灌技术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是一种新型的最省水的节水灌溉技术。它是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和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层。微灌基本没有沿程渗漏和蒸发损失,并且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水的利用率较高。


  5、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滴灌在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


  三、结论


  随着立法的逐步完善,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配套法规和监督、协调机制尚未健全,多头管理、水权不明确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农业水资源系统是一个涉及水文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系统,其利用的新技术内容也很广泛。为了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安全,农业水资源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必然选择。应当推行集成化水管理模式,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一体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注意与区域水资源管理实践相结合。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水权与水市场、作物水分利用与化肥、育种、农药、耕作方式、水源涵养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加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成果的集成,注重国内水资源改革与国外先进的水资源利用新技术引进的结合。


  作者:房玉梅

  第3篇: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农业水资源极为匮乏,农业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的现状问题日益加剧,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加强保护农业水资源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宁夏目前水资源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还没有成为水资源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从法律制度层面探索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最终实现宁夏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概述


  (一)农业水资源的概念


  农业水资源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满足农作物的生命维系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资源,其包括大气水、地表水(流域水、水库水和湖泊水等)、地下水(土壤水及土地深层水)以及动物、植物体内水分等①,且被利用于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之中。其中,土壤水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经转化为土壤水后即被作物利用。同时,通过净化处理的废污水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用水水源。


  (二)宁夏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近年来,宁夏全区年均取水总量约72亿m3。其中,黄河取水量65.6亿m3、地下水量5.5亿m3、当地地表水量0.76亿m3②。其中,农业取水量65亿m3。全区耗水总量约为35.4亿m3,农业耗水量最多约为31亿m3,占总耗水量的88.6%;农业灌溉平均取水量11925m3/hm2③。


  宁夏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近90%,远高于全国63.6%的平均比例,用水结构严重失衡。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远低于全国0.52的平均值,农业水分生产效率为1kg/m3④。


  综合来看,宁夏地区农业水资源消耗量较大,占到了宁夏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大部分,但总体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损耗较大。同时,部分农产地区还以漫灌为主,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备,喷灌、滴灌及渠道衬砌等节水灌溉技术欠缺,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灌溉效率不高。因此,宁夏地区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和优化。


  二、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要素量化法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投入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的立法尝试中。经过了30多年的努力,虽然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但是我国还没有制定出关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专门法,有关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容可以从《环境保护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农业法》等法律中找到有关的规定。宁夏地处黄灌区,除了上述几部涉及农业水资源的基本法律以外,也没有较为完整的、专门的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在现行的14部地方性法规中,有关于提到和涉及了农业灌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文件共有10部。为了对现行的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本文引用了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机构及政策方面的专家伊恩·汉纳姆博士的一套法律评价的方法,该方法虽然是用于评价某一区域内水土管理的法律与机构框架状况。⑤但是其评价方法、分析思路和基本理念同样可以借鉴于本文中对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的研究中,只是对该方法当中的分析要素和评价范围等加以替换,以便于解决本文中所提出的研究内容。为了便于叙述,在本文中仍然将该方法称为“要素量化法”。


  (一)“要素量化法”的简述


  “要素量化法”包含了17个法律与机构框架的核心要素,它们是制定目的、管辖、责任、目标目的、定义、注意义务、责任分工、机构、政策、教育、研究调查、公众参与、水土规划、水土管理、资金机制、实施和纠纷解决,该方法的步骤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确定待评价区域内的首要问题,其次是选择该地区内所依据的不同层级的法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最后是对选择出的法律文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的建议。⑥“要素量化法”不仅可以对单行法律进行分析评价,同样可以运用在某一地区内区域层级的法律文件总体分析当中。


  (二)运用“要素量化法”分析相关法律文件


  借鉴汉纳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的分析和评价的具体方法和分析思路⑦,旨在能够突出说明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失,因此在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会把17个核心要素改为如下内容:制定目的、管辖、责任、目标目的、定义、注意义务、责任分工、机构、研究调查、教育、公众参与、农业水资源规划、农业水资源利用、农业水资源保护、资金机制、实施和纠纷解决⑧。虽然是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对核心要素的项目进行了更改,但是在运用评价和分析的具体方法上仍然借鉴了汉纳姆博士的“要素量化法”。宁夏现有10部关于水资源方面的行政法规,分别是《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抗旱防汛条例》、《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宁夏段水量调度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同样运用“要素量化法”对宁夏区域内就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层面上的法律问题进行总体分析评价。


  (三)数据的分析结论


  表一:宁夏涉及水资源的法律文件-具体法律文件中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无


  首先,对表一中进行纵向的分析说明,也就是对10部法规是否涉及到17个要素分别进行统计说明。其中,17个要素都包含在内的只有1部法规,即《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包含14个要素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抗旱防汛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包含13个要素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宁夏段水量调度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包含10个要素的是《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含有8个要素的法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含有7个要素的法规是《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


  其次,对这10部法律文件中进行横向的分析说明,即统计17个要素当中的每一个要素是否都体现在这10部法规中,按照法规中涉及要素的数量由多到少进行说明。


  制定目的、责任和目标目的这三个要素在10部法规中都有所涉及。


  管辖、责任分工、机构等3个要素除没有在《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体现以外,其余9部法律文件中都有所体现。


  农业水资源利用、农业水资源规划这2个要素均是在《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这2部法规中没有体现外,其余8部法律中都有所涉及。


  实施要素除没有体现在《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这2部法规中,其余8部法规中均体现了实施要素。


  资金机制这一要素没有在《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和《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这3部法规中体现。


  注意义务要素没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这4部法规中体现。


  纠纷解决要素没有在以下4部法规中体现,它们是《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和《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


  公众参与要素没有体现在以下5部法规中,即《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宁夏段水量调度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


  定义要素没有体现在以下6部法规中,它们是《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艾依河管理办法》、《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宁夏回族自治区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教育要素只体现在以下3部法规中,即《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宁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研究调查要素是这17个要素在10部法规当中体现最少的1个,只体现在了以下2部法规中,即《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和《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


  三、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的缺失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从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着手分析,以上分析可知,总体上将在这10部法律文件中,至少有6部体现了农业水资源的相关内容(农业水资源规划体现在了8部法律文件中、农业水资源利用要素体现在8部法律文件中,农业水资源保护体现在6部法律文件中),但是相关的规定仅仅是提及了灌溉用水或农业用水,没有农业水资源和可持续利用这两个概念。所以也并没有详细的关于农业水资源在规划、利用和保护方面的规定,内容上存在了对农业水资源单独规划、利用和保护方面较大的缺失,综上所述,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这10部法律文件中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以下是宁夏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在10部法律文件中的制定目的和目标目的中,只有《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统筹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遵循总量控制、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在第一条中提及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容,即“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涉水规划和建设项目取用水,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宁夏实施<水法>办法》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其余9部均没有提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这一目的,只是针对水资源利用、开发和保护等问题做了相应的规定,由此可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还未贯穿于这些法律文件中。


  2.虽然2013年公布的《宁夏水资源公报》当中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宁夏农业灌溉用水占到了总用水量的近90%,但是已评价的法律文件并没有将水资源按照功能详细划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进而也并没有对这几类水资源分别进行合理、详细的规划,只是整体对水资源的开发、规划、利用和保护进行了规定。


  3.10部法律文件当中关于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方面也是较为笼统一带而过,例如在《宁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中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地表水应当兼顾地区之间的利益,有计划的建设蓄水工程,充分发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渔业、航运、旅游和生态等水资源综合效益。”仅提到开发利用灌溉水资源要兼顾多方利益,没有对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的高效性、节约性和可持续性,怎样在实现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的同时兼顾地区之间的利益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定。


  4.虽然在这10部法律文件中关于农业水资源保护的内容涉及到了6部,但是基本都是提到了灌溉用水这一概念,几乎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定如何保护灌溉用水,缺乏具体可行的做法和保护措施。还有4部法律文件只针对浅层地下水的保护、饮用水的保护等进行了规定,没有涉及到农业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内容。


  (二)完善建议


  1.涉及到农业水资源的法律文件中,丰富制定的目标和目的,可以把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作为法律法规制定的指导思想之一,在其制定目的和目标中增加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当然也可以细化为为了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目标。


  2.建议将水资源按照功能划分为农业水资源、工业水资源和生活用水等进行规定,如此划分后,可以按照分类的水资源根据其各自的实际利用率、具体的特征和利用现状等进行规定,有针对性的对农业水资源、工业水资源和生活用水进行合理、详尽的规划、利用和保护。根据具体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情况进行规定。


  3.基于宁夏农业用水在宁夏用水总量的所占的90%比例,实现农业水资源规划、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较多,其中法律保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因此在现有的法律文件中增加和补充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法条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4.为了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农业水资源的保护是具体的保障措施之一,因此,应当在法律文件中增加关于农业水资源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的必要性、实施、公众参与和法律责任等方面。


  实现宁夏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建立完善的保障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在促进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有限的农业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对于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肖融等

  第4篇:浅析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措施


  想要保证云南省泸西县的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要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水来定自身农业发展,打造一个和云南省泸西县当地资源相互适应的产业机构,通过实施统筹规划,精心管理以及合理布局,协调好泸西县生态用水、生产用水以及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把泸西县自身的农业结构布局以及农业结构布局以及其城市人口发展的规模一起控制在云南省泸西县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里面,通过对淡水资源实施高效的利用,合理的配置以及有效的保护,进而实现泸西县区域经济社会以及自身生态可持续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措施进行以下分析。


  一、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宣传引导


  伴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我国淡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所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对水污染进行治理,建设一种全新的节水型社会,进而实现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有效利用,这些都成为了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主体。建设节水型的社会是建设一种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人与自然相处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我国水利部门以及农业部门最为基本的一项任务就是进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求其成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节约用水已经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更加关系到了厂矿企业、团体、单位、组织以及每一个机关的生产经营以及生活,因此,必须要加强宣传以及引导工作,提升全面的节水意识,为云南省泸西县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基础以及前提。云南省泸西县可以采取多种多样不同的宣传形式来进行宣传,比如说设立咨询站、制作展板、发表电视讲话以及张贴宣传标语等等措施,使得整个云南省泸西县人民都清楚当前云南省水资源的情况,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充分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进而提升人民群众自身借谁的意识,最终达到节约用水这一个根本目标。


  二、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统一管理


  加强农业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完善云南省泸西县农业用水监督以及管理,严格控制每一个区域中用水量,并且按照节水标准来对于田间的灌溉用水实施严格的考核以及定额工作。加强云南省泸西县农业水资源统一的管理,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的水价定价机制,还要采取正确的水费的及记收使用管理的方式方法,合理运用经济杠杆来促进节约用水,对水稻控制灌溉进行大力的推广,建立健全云南省泸西县农业节水的技术规范以及政策法规。还要实施灌溉预报以及动态配水,做到适量灌溉以及适时灌溉,除了要制定一个中长期的农业灌溉用水计划之外,要求农业部门必须要结合泸西县当时的田间分水情况、天气条件、水源供水能力、灌溉工程状况以及作物涨势用需水规律等等动态信息之外,还要制定一个动态的云南省泸西县农业灌溉用水的计划。


  三、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强调民主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相关机构已经明确指出,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部门中一项最为基本的任务。所以,全国各级农业部门以及水利部门,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渐将水资源开发完善,做好水资源管理以及水资源利用工作,强化我国取水许可登记管理以及总量控制管理工作,完善农业水资源管理督查制度以及水资源调度督查机制,进一步将农业水资源管理的能力提升。对云南省泸西县的农业水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必须要实施水资源集中以及统一的管理,不能加强更不能削弱骨干水利工程统一管理,同时要加强非骨干的水利工程自身的民主管理。推行计量收费的制度,将收费核算单位划小。相关实践表明,实行按方式收费的方法已经成为了推行云南省泸西县灌区高效利用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将收费单位划小,能够使农民更加清晰、明了地缴费,这样能够从本质上为农民节约用水添加动力,最终实现云南省泸西县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云南省泸西县自身的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推行并且研究组合作物实施种植,根据泸西县自身的特点来选择需水高峰和降水同期这样的种植品种,能够对水资源、热以及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有效提升泸西县作物复种的指数。与此同时,云南省泸西县相关农业部门可以通过进行作物品种的改良,来将高耗水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有效减少农业灌溉的定额,进而为云南省泸西县灌区高效率用水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想要保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就必须要实施水资源合理开发以及利用,实施统一的管理,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统一管理以及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强调民主管理这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念自明

  第5篇:浅析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为了在查清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状况,采取对策措施,把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有利影响,使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相融合、相协调,实现水利水电利用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本文中,笔者就浅析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


  一、农业水资源利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会将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地面水的污染,严重的会使饮用水受到污染,甚至影响下游水道的水质。主要包括:生产废水排放在施工初期,大坝、电闸等的开掘与混凝土保养等容易造成沙流入河,以及增加江河浑浊度以及漂浮物。化学药剂的排放。主要以水泥灌浆为主,特殊情况需采用甲凝、丙凝和环氧树脂,并附有部分稀释剂和固化剂。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污水以及粪便等。油污的排放。汽车、挖掘机等大型流动机械,多以油料为动力,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油料泄露等情况的发生。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各种汽车、推土机等大型机器会排泄出大量尾气,由于道路凹凸不平等原因也会产生各种粉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其中很多漂浮物含有有害物质,会对农作物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该地区的环境质量严重下降。


  二、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


  1.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在农业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为原则,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从过去单纯的施工管理、单纯的考虑工程效益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的全面管理,寻求工程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优组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使得生态系统能够继续维持协调运作。在实施农业种植时应建立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关系,从而能够做到实现合作共存、互利互惠,相得益彰。


  2.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完善用水户参与管理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水资源,对生态实施保护,积极促进用水户参与管理这一模式的只用,必须要不断进行实践,并且不断对问题进行总结,首先要明确参与式管理所具有的意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灌区的管理单位必须要对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具体的意义以及内容,进而采取一个积极地措施来促进开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工作。积极支持以及培育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这样能够划清责权利界定,使运行效率更高。其次,要完善灌区产权的界定,水资源量缺乏性使得用水户和灌区之间、用水户之间竞争程度不断增强,十分容易产生利益的冲突,所以,必须要完善灌区的产权界定工作。最后,要实施全方位宣传,将群众充分发动起来,大力推进用水户参与管理,这已经密切关系到了农民自身的利益,每一个级别的水利部门都必须要加加强其宣传的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形式、电视形式以及报纸形式来实施深入的宣传,进而形成一个关注农村用水户协会发展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氛围,要重点加强对于广大农民用水户宣传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明白改革的意义、好处以及目的,对当地农民用水户自身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便能够吸收更多的用水户来参与到改革之中来。


  3.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是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形成一种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这样的制度,水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涉及到生产生活关系、产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充分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及思维来实施管理,进而从本质上加强流域水资源实施统一调度、统一配置以及统一规划,加强黑龙江省城乡水务一体化的进程,必须要将城乡分而治之的局面彻底改变,努力从本质上实现从农村供水管理转向为需水管理,从无序开发、过度开发转向有序开发以及合理开发,加强实施水资源的管理,将市场机制积极引入,因此,必须要积极探索我国水权流转,不断建立和健全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充分运用价格的杠杆,将水资源价格机制进行完善。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又从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完善用水户参与管理以及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要加强水资源管理这三个方面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胡远富等

  第6篇:浅谈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水利建设。新疆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新疆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持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中央决定把新疆建成是我国21世纪的重点发展地区之一,由此可见水资源在新疆以后的社会经济,农业等各个方面的更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起着一个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对新疆总用水量来看,农业用水量占绝大多数,农业水资源将来对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利用水资源方面还存在着用水效率地,无偿使用,浪费严重等一些列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疆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农业水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水资源与农业信息基本相关,农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水资源。农业作为一个用水大户在新疆已引用水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突出,水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都与农业水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疆水资源与农业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基本相似,我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受到季风以及地形影响比较大,虽然新疆降水量分布呈现北疆地区多,南疆地区较少,西部较多,而东部较少,多降水中心位于中、高山带,少降水中心在盆、谷地。


  我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884×108m3,多年平均地下水量为252×108m3,新疆人均水占有量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2倍多,居全国第四位,但相对新疆的土地面积,每平方公里的平均水量只有4.8×104m3,居全国倒数第三位。再加上降水量少、生态脆弱等因素,使得新疆的农业水资源量又是非常紧缺的。


  二、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


  新疆属于一个水资源短缺地区,虽然土地辽阔但由于水的制约性因素,使我去大量的土地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过度开发大量的生态用水,导致了一系列水资源配置中的严重失衡问题。同时农业与水土矛盾日益尖锐及突出,农业用水缺口仍然扩大,大部分天然植被由于缺水的原因而萎缩,如塔里木河流域一样好多胡泊,流域,湿地面积日益减少对河流下游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低,浪费严重


  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用水效益为2.7元人民币/m3,仅为全国水平的1/4,远远落后与发达国家。水产比例比也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加上一些平原水库蒸发渗漏量较大,导致了新疆地区一方面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浪费又十分严重。而且,如此大的灌溉定额和渠道水库的大量渗漏导致了灌区的地下水位不断地持续上升,并由此而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叶尔羌河、开都河流域都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土壤次生盐碱化面积分别占到耕地面积的61%和38%。


  三、新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针对所面临的我区农业水资源危机,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出发,建立生态经济型环境水利模式,要更全面性的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以及防洪抗灾同生态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土壤水、地表水、地下水及雨水污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努力提高供水保证程度,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齐用,使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水利建设与脱贫致富、林草业建设同步,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配套,要进行流域生态治理,更加强调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维系良好的生态与环境。


  2.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推广节水技术


  我区已经有了一些根据当地情况,较为成功的蓄水、输水、灌溉节水技术,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优越的推广条件,要有选择性地发展,将传统水利精化、农民群众创造与现代节水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及推广合适当地条件的节水措施结构体系,如我区荒漠绿洲大规模的连片垦区,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供水条件较好的县、团场建立适当面积的中型灌区,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要从明渠输水、漫灌方式向防渗渠、管道输水和节水灌溉转变,推广使用现代节水技术如喷灌、管灌;在山前泉水溢出带的井灌区,发展单井覆盖面小、易于农户兴办的管道输水和管灌、滴灌技术;在丘陵地区和山区修整小水库、小山塘和输水渠道,发展管灌、自压喷灌、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要增加节水建设投资,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投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3.对农业水资源实施科学调控以及改善水利工程设施经营管理体制


  农业水资源科学调控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是利用生物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等科学技术,科学调控地下水位埋深,提高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有效转化,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含水量,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更进一步的深化水利工程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按时解决水利工程设施经营管理体制的粗放性,使用效益的超低性性、用水浪费严重的难题,是发展节水农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又是一个关键因素。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水利工程设施的经营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关系,加强经营管理,大中型灌区可推行承包经营,以充分利用我区水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以及发展养殖,逐步走向自我经营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过程。其次,要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体系。将水利作为一种产业,要实行商品化经营,农业用水按成本收费,城市以及工业用水要按成本加上合理利润收费,凡是来自水利工程的农业用水,都要有偿使用,实行水商品化经营管理。第三,适当的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建立节水激励机制。目前农用水价格偏低,因此,一些地区还是无偿的使用,农民缺少节水意识。因此,应建立限制供水、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农用水价,要兼顾农民收益和经济承受能力,有步骤地合理进行。发展节水农业,关系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要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农用水利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加大投入,促使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的农业用水方式。


  四、结语


  农业水资源是对于地区农业发展来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资源,而且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决定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共同研究新疆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十分宝贵的对策建议和措施,才能使新疆农业得到更好的持续发展。


  作者:艾尔肯

  第7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1引言


  水被视为“生命之源”,是维持一切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用水与工业、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农业用水受到很大的限制[2-3]。解决这一问题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便是提高用水效率,因此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对于保证农业高效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4-5]。


  现有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数百种之多,主要分为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两类,其中主观赋权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专家评价法、综合指数法等,客观赋权的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突变理论、熵值法等[6-10]。


  本文选取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以上海市2008~2012年农业水资源利用统计数据为对象,开展上海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对上海市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2指标体系


  一般来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主要指灌溉用水的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可以用水资源消耗量、投入产出比率等衡量[11-16]。根据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综合考虑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将确定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及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方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复杂系统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在具体运用时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3.1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指结合数据资料和专家意见,构造由本层次因素针对上一层次中的某因素而得出的重要性权数组成的矩阵,即同一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加以平衡调成,以评定本层次中各有关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情况。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数值aij一般采用1~9位标度法确定,主要通过专家评估或由历史经验数据得出。1~9位标度法相关描述如表1所示。


  3.2计算权重值


  相应于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处理后记为W,W的元素为同一层次因素对于上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3.3一致性检验


  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多样性与局限性,专家填写的判断矩阵一般不可能满足完全一致性条件,因此,要进行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检验,即计算:CR=■(1)


  CI=(λmax-m)/(m-1)(2)


  式(1)中,CR为一致性比率。若CR<0.1,则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否则将要修正判断矩阵。CI为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为判断矩阵的维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值如表2所示。


  3.4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仍然是归一化向量,是为了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即总目标相对重要性的权值,这一过程是由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进行的。其结果仍需要进行总的一致性检验,这一步骤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


  4实例分析


  以上海市2008~2012年农业用水、种植结构、水分利用效率及水分生产率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上海市5年来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4.1指标体系组成


  根据构建的指标层次结构,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编排,依次为目标层A: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A),;准则层B:农业用水(B1)、种植结构(B2)、输配水系统效率(B3)和水分生产率(B4);指标层C:农业用水量(C1)、单位面积灌水量(C2)、水稻种植面积(C3)、棉花种植面积(C4)、小麦种植面积(C5)、油菜种植面积(C6)、节水灌溉率(C7)、渠道衬砌率(C8)、灌溉水利用系数(C9)、单方水粮食产量(C10)和单方水粮食产值(C11)。


  4.2分析计算


  4.2.1构造判定矩阵并计算权值


  利用1~9标度法进行成对比较,同时参考专家意见,根据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赋值,构造相应的判定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以及一致性检验。


  (1)A-B之间构成的判断矩阵及相关计算为:


  (2)B-C之间构成的各判断矩阵及相关计算为:


  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发现,各判定矩阵的一致性均是可以接受的,因此,进行指标权值wi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4.2.2综合评价


  对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其归一化处理方法为对于大者为优的指标,归一化处理采用公式(3);对于小者为优的指标,归一化处理采用公式(4),其中Rij为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初始隶属度值,rij为指标原始值。归一化处理后的指标隶属度值如表所示,经归一化处理后,各指标在[0,1]的范围内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优,综合评价值也如此。


  因此,上海市从2008~2012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值y计算如式(5):y=Rij·wi(5)


  所以,上海市2008~2012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如表所示,同时,经过一致性检验,综合评价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5结果分析


  从分析结果来看,上海市水分生产率的权重最高,是影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输配水系统效率和农业用水,种植结构排在最后,因此针对上海市农业用水状况,应着重提高作物水分生产率并减少渠系损失。5年来上海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上海市农业节水改造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水源、渠系、田间和作物各环节着手,多方面提升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6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能够较好地了解目前农业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1)本文从农业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作物用水等过程考虑,选取影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4个主要方面作为准则层,并根据指标选取原则确定了11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2)本文分析上海市2008~2012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把握上海市农业用水的发展趋势;(3)鉴于层次分析法固有的局限性,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尝试多种方法并用,以便对农业用水做出更合理准确的评价。


  作者:周瑜

上一篇: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

下一篇: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论文(共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