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质量状况\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5-07-06 10:47
摘要:作者分析了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施工中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以正确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控制质量安全的关键点,杜绝“豆腐渣”工程,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状况;问题分析;质量管理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我国的水利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如果水利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引起水利工程的失事将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抓好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极其重要。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 经济 、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具体来讲,“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日益繁重、期限日益紧张、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分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整体施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状况
近年来,水利部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严格建设程序,狠抓工程质量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1.1“三项制度”改革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
近几年新开工兴建的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改变了过去自营式的建设模式,实行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建设监理制,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承包商,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1.2 加强工程质量法规建设,初步做到有法可依
近年来,水利部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为龙头,颁发了工程建设程序、质量监督、质量评定、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框架已形成,在此基础上,多流域机构、各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 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发了地方法规,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1.3 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法人(建设单位) 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全行业的认可,并良好运行。重点水利工程普遍设立了质量监督项目站,在工程验收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验收,未经验收的不得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1.4 严格基建程序
各地建设主管和质量监督部门按照基建程序,在工程的各个关键阶段如设计审批、开工和竣工验收时把好工程质量关,从程序上控制出现大的质量问题。
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政企不分
目前就整个建筑行业来说,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部门的关系不是很顺,管理部门以赢利为目的办了一些实体,有的办了监理公司,有的办试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验必须在他那里进行,甚至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指定选用某某生产厂家的外加剂。是执法者,又是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对保证工程质量是有弊端的。
2.2 监理公司职能有待提高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实施时间不久,有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不习惯这种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有的监理单位实际上成了建设单位质量检查科,监理单位很难做到一手托两家。甚至在公平、公正地处理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时,有的建设单位却指责监理单位,扬言要终止合同。2)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内容不确定,因此,职责和权限也不确定。有的施工现场建设单位也派人管,监理单位也派人管,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不放心,监理单位签字的建设单位还要签字。有的建设单位不通过监理单位直接向施工单位发出指令,造成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诸多矛盾。3) 有的监理单位为了评定资质,聘用社会上一部分退休技术人员,这些人有的因身体或其他情况长期到不了位,满足不了监理的需要。有的监理人员不是复合型的,很难负起技术、经济等全部的责任。
2.3 建设单位力不从心
水利工程大部分为政府投资,由于其工作范围所限,接触的业务不多,资料搜集也不全面,缺少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所以,无法及时处理疑难问题,甚至是错误地处理了问题。
2.4 施工单位管理薄弱
由于水利施工 企业 经营规模增加,经营范围扩大,形成公司总部(水利工程局) —区域性公司(各水利工程处) —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体制。公司(水利工程局) 对项目部领导已是鞭长莫及,公司只好把生产管理的权力下放到项目经理部。公司第一位注重的是任务开拓,认为没有任务就没有饭吃;第二位注重的是产值,完不成产值企业就谈不上效益;第三位注重的才是质量,工作重点本末倒置,形成企业的质检部门逐步弱化。另一方面项目经理是一次性的,下一个项目是否由他承包还不确定,因此,创不创奖对个别项目经理无所谓,只要挣到钱就行,这样公司创市场、项目创收入的状况,很难把质量放到优先的位置。况且目前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使用的地方民工较多,自己的职工培训很难展开。有的又搞“转包”“肢解分包”,项目经理部成了“皮包公司”“架子公司”,只管收钱不管现场。
3 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3.1 把好主要原材料、设备和中间产品质量关
主要原材料、设备要有厂家提供的生产许可证和质保资料。按照有关规定,钢材、水泥、沥青、止水橡皮等建筑材料进场后,需有现场监理随机签证取样,送检测单位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中间产品也须签证取样,按规定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3.2 建立重要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事前预控机制和事后联合验收制度
重要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可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在开工前的项目划分中确定,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准。如基础处理、闸、泵室、穿堤建筑物、大、中型桥梁吊装以及影响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部位等。施工单位在实施前必须认真研究,提交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由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报项目法人和质监机构备案。施工中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监理旁站,逐一检查对照,并随机见证取样,及时进行工序、单元评定。施工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建设、设计、施工、质监方面代表参加,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实行签证制度。
3.3 对工程实物进行必要的检测
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实物检测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如:桩基础、钢闸门的一、二类焊缝探伤、重要的穿堤建筑物、回填土和必须检测的关键部位混凝土,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检测项目,应由检测单位出具有法定效力的检测报告,并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3.4 注重水利工程的外观质量
水利工程在确保安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观质量也不可忽视,建筑物外部的点、面、线反映了工程建设水平的高低。水利部印发的《水工程质量评定规程》把外观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 发展 ,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把水利工程建成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产品,以展示水利人的风采。
4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参建各方应按照各自的分工,严格依照国家有关制度和行业标准,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关系,控制质量安全的关键点,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
参考 文献 :
[1] 裴国忠.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 . 今日科苑,2007 ,33 (19)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状况;问题分析;质量管理
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我国的水利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如果水利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引起水利工程的失事将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抓好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极其重要。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 经济 、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具体来讲,“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日益繁重、期限日益紧张、难度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分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整体施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状况
近年来,水利部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严格建设程序,狠抓工程质量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1.1“三项制度”改革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
近几年新开工兴建的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改变了过去自营式的建设模式,实行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建设监理制,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承包商,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1.2 加强工程质量法规建设,初步做到有法可依
近年来,水利部制定并颁发了一系列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为龙头,颁发了工程建设程序、质量监督、质量评定、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框架已形成,在此基础上,多流域机构、各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 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发了地方法规,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1.3 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法人(建设单位) 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全行业的认可,并良好运行。重点水利工程普遍设立了质量监督项目站,在工程验收时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验收,未经验收的不得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施工。
1.4 严格基建程序
各地建设主管和质量监督部门按照基建程序,在工程的各个关键阶段如设计审批、开工和竣工验收时把好工程质量关,从程序上控制出现大的质量问题。
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政企不分
目前就整个建筑行业来说,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部门的关系不是很顺,管理部门以赢利为目的办了一些实体,有的办了监理公司,有的办试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验必须在他那里进行,甚至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指定选用某某生产厂家的外加剂。是执法者,又是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对保证工程质量是有弊端的。
2.2 监理公司职能有待提高
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实施时间不久,有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还不习惯这种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有的监理单位实际上成了建设单位质量检查科,监理单位很难做到一手托两家。甚至在公平、公正地处理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时,有的建设单位却指责监理单位,扬言要终止合同。2) 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内容不确定,因此,职责和权限也不确定。有的施工现场建设单位也派人管,监理单位也派人管,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不放心,监理单位签字的建设单位还要签字。有的建设单位不通过监理单位直接向施工单位发出指令,造成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诸多矛盾。3) 有的监理单位为了评定资质,聘用社会上一部分退休技术人员,这些人有的因身体或其他情况长期到不了位,满足不了监理的需要。有的监理人员不是复合型的,很难负起技术、经济等全部的责任。
水利工程大部分为政府投资,由于其工作范围所限,接触的业务不多,资料搜集也不全面,缺少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经验,所以,无法及时处理疑难问题,甚至是错误地处理了问题。
2.4 施工单位管理薄弱
由于水利施工 企业 经营规模增加,经营范围扩大,形成公司总部(水利工程局) —区域性公司(各水利工程处) —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体制。公司(水利工程局) 对项目部领导已是鞭长莫及,公司只好把生产管理的权力下放到项目经理部。公司第一位注重的是任务开拓,认为没有任务就没有饭吃;第二位注重的是产值,完不成产值企业就谈不上效益;第三位注重的才是质量,工作重点本末倒置,形成企业的质检部门逐步弱化。另一方面项目经理是一次性的,下一个项目是否由他承包还不确定,因此,创不创奖对个别项目经理无所谓,只要挣到钱就行,这样公司创市场、项目创收入的状况,很难把质量放到优先的位置。况且目前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使用的地方民工较多,自己的职工培训很难展开。有的又搞“转包”“肢解分包”,项目经理部成了“皮包公司”“架子公司”,只管收钱不管现场。
3 如何加强工程施工管理
3.1 把好主要原材料、设备和中间产品质量关
主要原材料、设备要有厂家提供的生产许可证和质保资料。按照有关规定,钢材、水泥、沥青、止水橡皮等建筑材料进场后,需有现场监理随机签证取样,送检测单位复试,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中间产品也须签证取样,按规定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3.2 建立重要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事前预控机制和事后联合验收制度
重要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可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在开工前的项目划分中确定,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准。如基础处理、闸、泵室、穿堤建筑物、大、中型桥梁吊装以及影响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部位等。施工单位在实施前必须认真研究,提交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由监理单位组织审查批准,报项目法人和质监机构备案。施工中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监理旁站,逐一检查对照,并随机见证取样,及时进行工序、单元评定。施工后,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建设、设计、施工、质监方面代表参加,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实行签证制度。
3.3 对工程实物进行必要的检测
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实物检测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如:桩基础、钢闸门的一、二类焊缝探伤、重要的穿堤建筑物、回填土和必须检测的关键部位混凝土,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检测项目,应由检测单位出具有法定效力的检测报告,并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3.4 注重水利工程的外观质量
水利工程在确保安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观质量也不可忽视,建筑物外部的点、面、线反映了工程建设水平的高低。水利部印发的《水工程质量评定规程》把外观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 发展 ,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把水利工程建成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产品,以展示水利人的风采。
4 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参建各方应按照各自的分工,严格依照国家有关制度和行业标准,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关系,控制质量安全的关键点,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投资效益的正常发挥。
参考 文献 :
[1] 裴国忠.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 . 今日科苑,2007 ,3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