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
摘要:分析了绥德县农业用水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了绥德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对策,以确保该县节水农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业用水;存在问题;发展思路;节水对策;陕西绥德
发展农业必须立足于实际。绥德县旱灾频繁。发展绥德农业,旱是主要矛盾,水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
1绥德县农业资源现状
绥德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峁梁丘陵沟壑地貌,境内山地多,平地少,早地多,水地少。水地3 40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6%。全县的山地基本是“三为主”结构,即土地以峁梁沟坡为主,占63%;在峁梁沟坡地中,以坡地为主,占85.7%;在坡地中以25°以上的陡坡地为主,占51.2%,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土壤侵蚀模数平均每年1.8万t/km2。全县地处西北内陆,属大陆性季节气候,年降水量486 mm,且时空分布不均,7—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3%,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全县有“十年九早”之称。据1953—1981年2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共出现大、中、小干旱74次,平均每年2次以上。其中100 d以上的大旱18次,10年六遇;干旱21次,10年七遇;小旱35次,平均每年1~2次。全县光能资源充裕,全年日照时数为2 615.1 h,年太阳总辐射能为554.34 kj/cm2,日照能力强,蒸发量大。据有关资料,绥德县的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倍以上。据有关气象专家预测,今后3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升高1 ℃,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 ℃。气温的升高,绥德的农业用水矛盾将会更加尖锐。wWw.lw881.com
2绥德农业用水存在的突出问题
2.1总量不足,浪费严重
据有关资料,全球陆地平均年降水量为800 mm,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度648 mm,仅为世界平均降水的80%。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 100亿m3,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2 22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6%,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8%。绥德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60亿m3/年,全县人均占水量437 m3,不足全国人均量2 220 m3的20%。人们的节水意识不强,没有树立起水是一种商品的意识,没有把水当作一种稀有资源来认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未很好利用。过境水如无定河、大理河等输沙量很大(洪水期,含沙量50%~60%),利用率低;地表水全县有大小泉眼2 000多眼,大多数出水量小,水量不稳定,利用率低;地下水分布不均,难以集中,利用率低。
2.2工程滞后,机制不活
绥德县是贫困县,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地方财政和农民积累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水利的发展要求。建国40多年来,全县共修小型以上的水库30多座,建小型池溏50多座,但由于沟道拦泥措施赶不上,水库绝大多数变为泥库,没有蓄水调节能力。5条国营灌渠,年久失修,灌溉面积逐年减少,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高科技含量工程建设滞后,特别是渗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工程全县很少。国家、集体、社会、个人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机制没有形成;水利设施的产权不明晰,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5条国营灌渠的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的配备、制度建设等严重滞后。
3绥德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
研究探索绥德节水农业的发展思路,必须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节水农业是干旱少雨地区农业发展的革命性选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朝一夕或3~5年完成,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地不懈努力;二是全县人多地少的状况和人口的巨大压力,不能单一的就节水而搞节水,而要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一并考虑;三是当前农村经济转入市场经济,绥德的节水农业也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去发展。因此,在发展思路上,要以发展节水农业为核心,坚持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并举、节灌技术和科学管理并举、供用水工程和调蓄水工程建设并举的原则,大力推广科学实用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宏观运作中需处理好的以下4对关系:一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考虑解决近期农业用水的问题,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问题。当前,要坚持科学规划,不能盲目开发,涸泽而渔,不能为了满足当前需要而断了后代人的用水。二是处理好治理与开发的关系。治理是基础,开发是目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应坚持治理开发并举,使全县的水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能够统一起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三是处理好治山与治水的关系。人们常说山清水秀、山穷水尽,这就辩证地说明了山与水的关系。绥德水资源的开发,首先应从治理山坡入手,先让山绿起来。只有山绿了,水才能多起来。四是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绥德的水资源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这就决定了不同区域发展节水农业的模式和路子的差异性。应对全县的水资源配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各乡镇要服从全局,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4发展对策
4.1形成节水意识,保护好水资源
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农民从思想上认识到全县农业缺水的严峻性,时刻注意节约用水。同时,必须坚持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即用水户按照规定交纳水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一是养水,要植树造林,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1万hm2的森林,积水量相当于100万m3的蓄水库。应该加快以植树种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蓄水,主要是蓄地表水和天然水。山上修宽条梯田;山腰打水窖;山下建水库。这样既可以从山顶到山底层层设防拦蓄,又可以调节水源。三是保水,保护好现有水资源,使其不受污染[1]。
4.2加大开发利用力度
水是大气循环过程中可再生和动态的自然资源。尽管绥德水资源比较贫乏,但开发的潜力仍然很大,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多种办法,对水资源进行开发。一是建议成立绥德县水资源科学研究所,加强对水资源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二是例行节约用水。要对5条国营灌渠进行维修改造,提高渠系的水利用系数;要尽快改变传统的灌溉方法,大力推广引进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要运用科技手段,对水进行调节。要引进推广种植抗旱、节水或生育期与雨季相吻合的适生作物,如紫花苜蓿等。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垄沟种植、水平沟种植等旱作技术,加快化学抗旱剂、保水剂,如旱地龙等的推广应用步伐。三是增建蓄水调节工程。一方面要在无定河、大理河2条主河道上,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控制性的蓄水工程。这样有计划地分水、取水,有利于调节过境水的径流分布,增加汛期的防洪蓄水能力和枯水期的供水能力[2-3];另一方面,要开辟地下蓄水。在丰水期间,采取人工回灌、人工引渗的方法,增加地下水蓄水量,实现以丰补枯。
4.3创新管理体制
一是转变投入方式。要实行“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尽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政府引导,集体、企业、个人投入的多元化格局[4]。二是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对现有的“五小”水利工程,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三是改革水的管理体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水利企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使之逐年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走以水养水、以水促水的路子;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这一特殊商品尽快走向市场,调动全社会保护和爱惜水资源的积极性;要依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促使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5参考文献
[1] 赵怀岐.对岐山县节水农业发展思路的探讨[j].陕西水利,2009(6):148,44.
[2] 张玉祥.滦县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对策[j].河北水利,2008(7):41.
[3] 由国栋,赵江涛,马海涛.农业灌区节水存在的问题与破解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4):169-170.
[4] 许福智.高台县农业节水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