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淹没特点及移民安置
摘 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韩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防洪(涝)、供水(含灌溉)两大体系中的关键性工程。由于淹没人口和土地数量大,在工程设计减少淹没损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按照不同正常蓄水位回水方案分析了实物的分布特点,最后简述了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水库移民安置的规划要点。
关键词: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水库淹没特点、移民安置
1.工程概况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大埔县境内,是韩江干流的又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坝址在大埔县高陂镇上游约5km处,距大埔县城、梅州市、潮州市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15、50、60km。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6590km2。开发任务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和航运等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初选正常蓄水位为38.0m,校核洪水位为46.29m,其防洪库容为2.037亿m3,总库容为2.937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100.0MW,工程等别为Ⅱ等大(2)型。[1]
2.设计洪水标准选择
工程为了减少水库正常淹没和临时淹没而采用补偿凑泄的调洪方式调洪。即当来水小于开闸流量时,闸门关闭保持正常蓄水位;当来水大于开闸流量时,闸门全部开启泄洪,电站停止发电,河道恢复天然状态。因此根据水库运行特点拟定耕、园地,农村居民点、集镇和一般工矿区以及专项设施均采用开闸流量回水标准,林地、草地按正常蓄水位标准。[1]
3.水库淹没特点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属典型的山区河道型水库,主要涉及到梅州市大埔县的高陂、银江、大麻、三河四镇。水库淹没有以下特点:一是水库淹没损失的区域分布平均,库区上下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水库淹没损失涉及到的人口和土地数量多。三是由于库区属山区耕地数量少且可供开垦的耕地数量少,水库淹没耕地比重大。由于水库淹没的这些特点,直接影响到征地移民设计工作。
4.实物指标分布特点
水库淹没区涉及到的淹没实物指标较为单一,主要为耕地、人口和房屋,淹没影响涉及到的专项和工业企业等其他项目较少。由于属于山区河道型水库,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垂向的分布对工程规模的控制性影响较大。
(1)土地
从淹没土地数量角度分析,表1中列出了36米、38米、40米正常蓄水位方案淹没陆地的数量。由表可知,土地分布高程较低,且随着水位升高淹没陆地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呈现明显的山区河道型水库特点。
表1 各正常蓄水位方案淹没土地数量(单位:亩)
从淹没土地主要地类角度分析见表2,由表可知三种主要地类均分布高程较低,随着水位升高淹没耕地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园地和林地增长呈递加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库区地形影响,由于水流冲积作用高程低的地区平坦适宜耕作,库区两侧山地地形陡可开发耕地数量少,林地和园地数量所占比重增加。
表2 各正常蓄水位方案淹没主要地类数量(单位:亩)
(2)人口
表3列出了防护前和防护后情况下正常蓄水位分别为36米、38米、40米时直接淹没人口数量的基本情况。对比可知库区内人口垂向分布变化明显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在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后三个方案直接淹没人口分别减少了822人、2949人、3398人。主要是由于大麻镇区集中了较多人,在采取防护措施能有效减少淹没人口。
表3 防护前后各方案直接淹没人口基本情况
综上所述,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水库淹没实物中呈现陆地分布高程较低,且随着水位升高增量呈递减的趋势,并且耕地分布高程低,随着高程增加林地、园地比重增加的特点。人口垂向分布呈中间多两头少的特点。
5.农村移民安置初步规划
根据对库区淹没及影响调查分析,至规划水平年(2019年)全库区搬迁安置人口总计737户4030人。需生产安置8043人。
5.1 搬迁安置规划
工程本着对移民负责的宗旨,设计人员及有关部门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实地,深入到移民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借鉴相关工程的安置方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移民群众地方政府的意见。确定本工程采取本县范围内以集镇为依托,集中、就近(原生活区、耕作区)安置,基本以村为单位选择安置区。具体调查分析如下:
(1)移民本土意识浓烈。工程涉及大埔县4个镇的13个村委73个村小组的737户4030人。如果把各个镇村的移民集中安置,建立移民集中安置点,各镇的移民生活习惯有较大差异,而且当地农民本土意识浓厚不愿在异乡生活,且与不同地方的人生活适应性较差。易出现返迁、移民上访等诸多问题,从而产生不稳定因素的群体效应。
(2) 以集镇为依托,集中安置,可以统一解决安置区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甚至基本消除这方面的遗留问题。以集镇为依托,交通较建库前更方便,信息更灵通,原来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可继续从事其原职业,外出打工也将更快捷方便。
(3)就近(原生活区、耕作区)安置,可以尽可能少的改变移民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劳动力可返回原耕作区继续从事原来的农业生产,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结合上述因素,初步确定淹没涉及的移民全部就近安置,移民安置区包括大埔县的高陂镇区、大麻镇青里和银江镇河口等8个安置点。
5.2 集中安置下的生产安置初步规划
库区人均耕地少且可开垦耕地少,难以实施大范围的以土地为依托的农业生产安置方案,一次性货币补偿存在失地移民当时受益,钱花完后仍无着落的境地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移民群众地方政府的意见,确定采取以长效补偿为主,少量以土地为依托的农业生产安置和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为辅的生产安置方案。
(1) 以土地为依托的农业生产安置方案
库区涉及镇淹没前的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0.58亩。由于大埔县山多陡峭,属于山多耕地少,且可开垦的山地容量少,淹没前和淹没后库区镇人均耕地,都接近广东省政府规定的每个农民要保证0.5亩的保命田的指标,因而更无法从镇内调剂出耕地来给水库淹没移民耕种,而且现有山林地大部分坡度大于25°,难于开垦新的耕地,因此移民安置难以实施大范围的以土地为依托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进行安置。
(2) 一次性货币补偿
此安置方式存在失地移民当时受益,钱花完后仍无着落的境地,以致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多,地方政府也不赞成大量的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的安置方式。原则上对少数具备自谋出路、投亲靠友选择远迁的移民可进行本方式安置。
(3) 长效补偿
长效补偿即改变了原有的静态一次性补偿为长期
逐年补偿。以工程征用的耕地为补偿范围,以被征用耕地所涉及的承包农户为补偿对象,以库区耕地年产值为补偿标准,按照“淹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以资金的形式对移民进行补偿[2]。长效补偿能够有效的化解人地矛盾,维护移民的长远生计,使移民的生存和发展有保障,确保库区和移民的长治久安。长效补偿能够减少韩江(高陂)水利工程水库淹地不淹房随迁人口,减少了移民远迁后线上资源难以处理问题的难度。更能够使移民不受土地的束缚,开展其他产业的工作,能够保障移民提高收入。
6.总结
目前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处于项目建议书阶段,征地移民的规模与投资是工程规模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分析主要实物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能够对水库的淹没特点更好的认识。移民安置有效的解决移民环境基础设施及移民对环境的适应问题。长效补偿方式有效的化解了库区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并减少随迁人口,保障了移民的长远生计,使移民的意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刘远新,苏扬,罗涛涛.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淹没、工程征地与移民专题报告[R]. 广州: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12.
[2] 王应政,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315.
上一篇: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选择及工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