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于天气现象观测的一点探讨

发布时间:2015-10-07 10:37

摘 要:

关键词:
天气现象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它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冻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反映着大气中不同的物理过程,是天气变化的体现,也是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观测天气现象不仅为了解一地的气候情况而积累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地面观测的天气现象总共有34种。在这34种天气现象中,有些现象很直观,也容易记录,如降水现象(即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雪、冰粒、冰雹等),雷电现象(即空中发生打雷和闪电等现象),只要我们看到现象或听到雷声,在观测薄中记录现象的起止时间即可。而有些现象并没有直接看见,但也需要记载。如某些台站因为是三次观测,夜间不守班,所以有时在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观测员未能看到,而到早晨太阳出来后现象已经消失,这就需要观测员补记夜间出现的现象,在补记时需要观测员对当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当天夜间的天气要素情况,结合早晨各气象要素综合的加以分析判断,才能准确的补记夜间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
  下面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结冰-指露天水面(包括蒸发器里的水)冻结成冰。我们知道水的冰点为零摄氏度,即当气温下降到零度或以下时,水面就可能发生结冰现象。在春秋季节,夜间气温较低,当气温低于零度或以下时可能有结冰现象发生。作为一般站,因为夜间不守班,当早晨太阳出来后,气温上升,冰层融化,已看不到结冰现象存在,这时就需要观测员参考当日夜间最低气温(包括地面温度)情况加以分析判断,有无结冰现象发生,若有,应在当日夜间栏补记结冰符号。
  霜-为白色较松脆的冰晶,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冷却到零度以下时,由水汽凝华而成,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在北方,尤其是春季,夜间已形成霜,但因早晨日出后气温升高,使霜融化,有时根本看不到霜的存在,这时同样需要观测员来判断分析夜间是否形成过霜。如当天夜间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又是晴朗、微风的夜间,这样就极有可能形成霜;而如果当天夜晚虽气温较低(如零下2-5度),湿度较大(如大于80%)夜间晴朗,但风速一直较大(如大于10米/秒),那就不可能形成霜;再如虽当晚气温较低,晴朗、微风,但湿度较小(如小于40%),这也不可能形成霜;又如虽气温、湿度、风速等均利于霜的形成,但整个夜间天空都被乌云遮盖,那也不利于霜的形成。所以在补记现象时,就要求观测员一定要对现象形成的天气条件、成因等综合的加以分析判断,以免漏记或记错。
  对于视程障碍现象,如轻雾和烟的判别,谈一点体会。
  轻雾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稀薄的雾,能见度在1.0-10.0千米之间,灰色或灰白色。烟为城市、工矿区等排出的大量烟粒,弥漫空中而成,能见度小于10.0千米,为黑色、灰色、或褐色。此两种现象均为早晚常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多以空气中的湿度作为主要的参考要素,即当湿度大于80%以上时,多取轻雾,但有时湿度并不能作为唯一的参考标准。以我站为例,前几年,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冬季我站早晨的相对湿度都较大(大于80%甚至90%),水平能见度非常不好,同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烟味,站在观测场中看到整个市区都被烟笼罩着,此时若以湿度为主要参考,应取轻雾,但实际为烟。原因是在测站的下方有火车头来回开过,喷出大量的水汽,使得测站周围相对湿度较其他地方高出很多,只要离开测站几百米,湿度就会骤然减小,所以取烟而不取轻雾。
  以上几点仅是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总之在实际观测中要结合本站的周边环境及当地的气候特点,取准取好各种天气现象。


上一篇:浅谈3G移动网络基站开通和传输

下一篇:通信工程之如何审核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