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闻的七情六欲 ——以美国名作《奥斯维辛没有

发布时间:2015-10-14 13:42

摘 要:新闻究竟有没有情感?能不能有情感?新闻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作者一般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会直白的抒发情感。那么,情感究竟该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新闻中?如何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以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新闻名作为例来探讨研究一下新闻该不该有自己的七情六欲。

关键词:新闻; 七情六欲; 客观
新闻究竟有没有情感?能不能有情感?新闻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作者一般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会直白的抒发情感。那么,情感究竟该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新闻中?如何理解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以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新闻名作为例来探讨研究一下新闻该不该有自己的七情六欲。
奥斯维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的一个集中营,据说有400多万人在这里遭到无辜屠杀。战争结束后,波兰政府将这里改建成二战博物馆,供人们参观、凭吊。战争结束,很多亲历战争的幸存者曾写过许多文章介绍集中营里的情况,或者回忆当时的感受。也有很多媒体记者前往采访发表过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篇幅的报道。所以,当《纽约时报》驻波兰记者埃•姆•罗森塔尔要求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报社的编辑们对他的选题并没有产生兴趣。这是一个老掉牙的题材,相关的报道太多了,在编辑眼里这是一个很没有新意的点子。但当记者埃•姆•罗森塔尔的稿件从波兰寄到纽约编辑们的手中时,编辑们惊叹了,折服了。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魅力就在于他突破了传统的“客观报道”的形式,无所保留毫无顾忌酣畅淋漓的抒发着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克制不能抑制的七情六欲。看标题,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种标题在新闻写作中很少出现。因为新闻是什么?新闻意味着新鲜、意味着信息、意味着好奇。而作者一上来直接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这种欲擒故纵之笔真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文章中字里行间记者埃•姆•罗森塔尔所渗透出的最真实最强烈的情感。也正是记者这种浓烈的七情六欲,成全了的这篇美国新闻史上的不朽名作。面对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只有“旧闻”的地方,记者埃•姆•罗森塔尔没有像人们约定俗成的那样去理所当然的描述当年德国法西斯的残酷暴行,而只是写了自己跟随着参观人群进行的整个参观的过程。从毒气室、焚尸炉、死囚室、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实验室到地下窒息室等,作者借看到的景物毫不吝啬的抒发着自己的真实感受,将自己的感受寓于事实之中,并通过一同的参观者的种种面部表现和肢体语言加以细致的再现,形成这篇新闻的血肉。
“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津卡和奥斯维辛如今已是十分宁静的地方,再也听不到刺耳的尖叫声。”“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记者被带进地下窒息室呆了一会儿,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划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记者实在感激,不必入内了,但马上臊红了脸。”“参观者恳求似地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说,‘够了’”。诸如此类有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在这篇文章中比比皆是。
同样,作者也对参观者看到奥斯维辛里面情景时所反映出来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做着更为细腻的描述。比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恐,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愤怒,用“目瞪口呆”表现法西斯的残暴,用“跪了下来”表现参观者的祈祷等等,这些细小的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这些细节包孕着记者埃•姆•罗森塔尔丰富的情感,那就是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对法西斯的咬牙切齿;对和平自由的美好祝福。
正是因为这些尖锐的句子和这些细腻到心灵深处的描述使得这篇新闻的七情六欲完全被抒发出来,文章着力表现出了作为一名有使命感责任感的记者在参观现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不可遏止地抒发着人们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同时也表达出和平年代人们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些深沉而浓烈的情感在读者内心掀起涟漪,接通读者和作者的情感线路,引起他们之间最大最深的共鸣。读完报道,读者眼前顿时出现了一座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的恐怖景象,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悲剧,不要忘记历史,要分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由此可见,新闻的七情六欲只要是作者真实情感强烈的表达,只要这种情感最终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新闻中这种七情六欲就是可以理解和提倡的。何况,真实,当然涵盖一切客观表象的真实,即所谓的事实真相,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却更应包含真切的义理、准确的见解、真率的情感,所谓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实情实意。不仅客观地反映现实,而且真实地传输情感,才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真实。而人的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的产生,是由外部环境的刺激物对人们发生信号作用,并具有一定意义而引起的。所以,新闻世界中情感的表达其实要特别留意接通新闻受众的情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作品的情感表达就是新闻作品中一种很好的成熟的表达形式。在这类有着强烈感情色彩的新闻作品中,作者要善于把自己的感受和受众的情绪统一以后完整的表达出来,这样就能把话说到受众的心坎上,喊出人们的心声,从而引起受众强烈的反响、强烈的心理呼应。这时候,作者的喜与悲、爱与憎,都已经完全与受众融化在一起,新闻的七情六欲完全与受众的情感接通,这是作者的情感,是新闻的情感,更是受众的情感。
新闻是报道事实,但不能自然主义,就事论事。新闻要反映现象,但不能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新闻要入木三分,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露事态情理的内核真谛。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新闻作品中传输真实的情感,乃是新闻真实性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类文章中的经典。《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在1960年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直至现在依然是新闻人学习的典范。而作者埃•姆•罗森塔尔更是一生奋战在美国的新闻战线,直到84岁高龄才搁笔。

上一篇:新时期如何做好广播热线节目

下一篇:县级台广播有效传播的“四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