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新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群众的人文
摘 要: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产物、新现象,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事入手,从大众的角度对百姓的大事小情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解读,民生新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对群众的人文关怀本文浅谈笔者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民生新闻; 媒体; 人文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创作更多的,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是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民生新闻的出现让“三贴近”原则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出现在媒体上的一个新产物、新现象,他从老百姓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百姓生活中的点滴事入手,从大众的角度对百姓的大事小情进行新闻报道与评论,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解读,可以说民生新闻的公信力、亲和力、通俗化还大众化等特点更加符合受众的心里需求。正是基于这种特点,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既要符合新闻工作的规律和客观要求,又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采用平民的视角,从百姓的立场,“追踪新闻,评说话题,透视社会现象,关注百姓的生活”。从而诠释出“三贴近”原则,更好的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于群众的人文关怀。
1 内容上的亲和力
民生新闻可是说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所以民生新闻节目内容上应该具有亲和力,才能易于被受众认可,成功的民生节目往往是把自己定位为“百信的朋友”,无论的电视新闻还是广播新闻他的表现形式都该像百姓身边的邻居和知心的朋友,不是俯视,而是做到没有架子、减少距离。比如像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等节目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由于新闻在内容上通过平民化的语言,风趣幽默的风格展示出了良好的亲和力。“要贴近民众,就要关注民众。服务民众,就是关心民众。”这一理念在民生新闻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和体现。基于对这一理念的强烈认同,不少民生新闻提出了“关注社会民生,服务百姓生活”的宣传语。这一理念,也获得了百姓的充分的认可。
从这一点来我们就不难看出,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到广大群众认可与推崇,最根本的一个原因,也可以说民生新闻最大的一种优势,正是缘于他的这种以人为本、以受众为出发点的理念上的优势。
2 风格的地域性突出地域优势
民生新闻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需要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样特点需要将本地区的地域特色融入节目内容之中。因此民生新闻播报在语言上可以改变传统新闻“字正腔圆”的播报方式,将民俗化的方言口语巧妙的融入播报中,让听众和观众更容易接受,消除新闻节目由于严肃性带给群众的距离感,让新闻节目与听众和观众的距离更近。这一点上,在一些民生新闻栏目中得以践行,新闻让老百姓听起来不像在听“天书”。举例来说,像齐鲁台的《啦呱》,主持人以地道的济南话来说新闻,乡音的亲切感得到了当地市民尤其是当地一些老市民的喜爱。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聊天式的“说”新闻的语言风格其实正是民生新闻的一种优势。从《南京零距离》到《生活在线》再到上面我们说的《啦呱》等节目。凡是民生新闻的主持人都是“说”的比“播”的好。这种说新闻,不再是生硬难懂的书面语言,而是生活中原汁原味的百姓俗语,这种语言听起来让老百姓既省事又亲切。美国著名新闻主持人丹•拉瑟有一条后院篱笆原则(Back-fence principle),其表达的意思是说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两个主妇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的时候,所谈到的内容往往才是她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广播电视也必须把的新闻价值建立在人民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上,这些最能让受众感关注的事儿,莫过于他们的身边之事,也就是本地、本土的新闻。
3 评论内容 朴实通俗
民生新闻要想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对于节目内容来收,不仅要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百姓生活,还要从百姓的视角来分析听众和观众的接受习惯,以寻求符合大众的表达方式。在节目内容要对传达的信息进行朴实的解读,避免群众在接受信息时遇到障碍。评论语言必须紧贴群众与时代,缩短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以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节目为例,做为一档成功的民生类节目,在节目内容上,他们将触角伸向普通群众生活,从来百姓的视角来开展新闻的报道工作,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问题,深入到的老百姓的生活、工作之中进行现场采访,让百姓自己说出看法,提出意见,让百姓把自己对社会中的那些的真善美与假丑恶各种现象做出批判,发表观点、引发思考。评论语言朴实通俗,真实的表达自己对普通群众的关心与关注,把评论出的“理”说到大家的心坎上,使观众在看新闻的时候能够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
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曾有著名在“公共领域”和媒介关系的论述中指出:为了使公共事务深入到个人的家庭当中去,同时让社会个体、市民阶级投入到公共事务之中。媒介在传播方法上要讲究“家常化”、“口语化”,要搭建起媒介和广大受众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这一理论,更好的诠释了民生新闻风格的优势之所在。
从上面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民生新闻要想坐到平易近人、贴近百姓,评论语言朴实通俗、突出地域风格与内容上的亲和力等方面,密不可分。做到上述内容,我们的民生新闻才能通过从百姓的立场,“追踪新闻,评说话题,透视社会现象,关注百姓的生活”。从而诠释出“三贴近”原则,更好的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于群众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 易前良. “民生新闻”:一个新闻学概念的辨析. 传媒学术网,2005(4).
上一篇:新闻自由与侵害隐私权的法学分析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文字编辑的素质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