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外皮剥皮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1概述
电线线缆有五大类产品:电力线缆、裸线、通信线缆与光缆、绕组线、电气装备用电线线缆。它们是输送电能、传递信息和制造各种电机、电器、仪表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用电量曰益增加,电压曰益升高,容量曰益增大,对于电线线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在曰常的电力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工程内容铺设线缆,对线缆接引端进行处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剥除线缆外绝缘皮。现有的线缆外皮剥离方法是利用环形切刀或是壁纸刀,手工操作进行环切。由于线缆的外绝缘皮较厚,工人操作起来十分费劲,而且稍有不慎容易破坏线缆内部的金属导线,留下安全隐患,不仅浪费了昂贵的线缆原材料,也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基建、改(扩)建工程或是变电站技术改造设备大修等项目,更是需要处理大量的电力线缆,传统的环切法,剥皮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占用劳动力多,难以满足高效的实际生产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现有线缆外皮剥皮装置的结构进行分解研究,对各零部件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线缆内金属导线伤害程度为目的,从安全作业角度出发,研制一新型线缆外皮剥皮装置。
2技术用途
线缆外皮剥皮装置是一种将线缆内部线芯与外层绝缘皮分离,并将外绝缘皮切割移除的常用工器具。目前,国内外有多种型号的线缆剥皮机,但是这些产品大多是为了回收利用线缆里的金属丝而设计的,在对外层绝缘皮切割剥离的同时也破坏了内部金属线芯。本文所述的新型线缆加工设备--线缆外皮剥皮装置,主要用于对各种长圆形电线线缆的外绝缘皮进行剥离与加工。
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市面上存在的各式各样的线缆剥皮工具,其功能是实现各类电线线缆外皮的剥离,但是在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工具笨重不便操作、剥皮刀片磨损严重无法拆卸更换、易破坏电线线缆内部结构、刀片缺乏保护套等。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考虑,从结构出发,设计了该新型线缆外皮剥皮装置,以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电力作业安全、高效进行。
3结构组成
本文所述线缆外皮剥皮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刀片座、刀片、滑轨、驱动轴杆、驱动液压筒五部分。
滑轨、驱动轴杆、驱动液压筒作为装置的驱动结构,是实现线缆切割的必要组成部分。由于线缆内部线芯的规格和数量不同,线缆的径向尺寸存在较大差异,线缆外绝缘皮的绝缘程度和厚度也各有不同,单凭工作人员的力量很难将线缆进行切割和外绝缘皮的剥离。驱动结构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更多的是借助驱动液压筒提供的动力,通过滑轨和驱动轴杆将线缆压紧切断。
刀头结构包括刀片座和切割刀片。刀片作为剥皮装置的刀具,绝大部分都是直线型的且无固定槽位,但是线缆的外绝缘皮对刀头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这样就需要频繁的更换刀头,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还浪费了刀头。该工具的切割刀片设计成U型切口,刀片两侧是限位突出,在切割线缆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对线缆的360觷挤压切割,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刀头的损耗,不用频繁的更换刀具,为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很大空间。
4工艺过程
线缆外皮剥皮装置将利用驱动液压筒来驱动刀片座活动,使用者可以利用外部的动力源来对线缆的外皮进行切割,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刀片头部两端设计了限位突出,可以有效地固定待加工的线缆。当线缆固定于两片刀片之间后,线缆的外皮能自动回缩,切口齐整,一次性完成外皮的剥离作业。
线缆外皮剥皮装置包含固定刀片座和活动刀片座,固定刀片座和活动刀片座内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刀片,活动刀片座的底部设有可分离的滑轨,活动刀片座的背面设有驱动轴杆和驱动液压筒。
刀片的主体两端分别设计一限位突出,限位突出上设计了第一刃部,刀片主体上设计了第二刃部,第二刃部设置在两限位突出之间,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均倾斜设置。
线缆外皮剥皮装置利用驱动液压筒来驱动活动刀片座,使用者可以利用外部的动力源来对线缆的外皮进行切割,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另外,利用刀片的头部两端的限位突出,当线缆卡在两片刀片之间后,线缆的外皮能自动回缩,切口齐整次性完成外皮的剥皮作业。该线缆外皮剥皮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5线缆外皮剥皮装置的优点
本文所述线缆外皮剥皮装置,其优点在于设计了一可拆卸的刀片、可分离的滑轨、驱动轴杆和驱动液压筒,作业人员在使用时可以借助驱动液压筒提供的外部动力进行线缆外绝缘皮的剥离,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另外,在刀片头部设计限位突出,可以有效地固定线缆,结构简单,剥皮深浅可控制,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6结论
本文通过对传统线缆剥皮工具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从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角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线缆外皮剥皮装置。通过实践证明,该新型工具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存问题,并且具备多种优点,具有广泛的实用推广价值。
上一篇:强化电力调度管理措施分析
下一篇:信息化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