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密码”提升跨文化谈话节目传播效果
1 我国广播电视跨文化谈话节目
1.1 谈话节目
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和(或)现场观众就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媒介,实现大众传播目的的一种节目类型。谈话节目开始于海外,英文为“talk show”,香港译作“脱口秀”,始于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80年代。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谈话节目开始于上海东方电视台90年代推出的《东方直播室》。谈话节目媒体容量大、形式轻松自然,主持人和嘉宾具有脱口而出的语言魅力,所以成为长期以来深受广大听众和观众喜爱的节目类型。
1.2 跨文化谈话节目
本文所关注的“跨文化(Cross-culture)谈话节目”,特指在我国国家对外广播电视及国内广播电视的外语频道中,围绕中西文化热点而展开的文化类谈话节目,一般有双语背景的主持人、嘉宾参与。其中以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的Crossover(《海客谈》)、上海外语频道的Culture Matters(《说东道西》)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的《老外看点》(Foreigners' Viewpoints)三个栏目最具特色。三个节目各有亮点,值得相互比较、相互借鉴。
1.3 我国主要的跨文化谈话节目简介
1.3.1 Crossover(《海客谈》)
《海客谈》是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原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英语国际频道(CCTV-9))2010年4月26全面改版之际通信论文发表推出的一档英语电视谈话节目(无字幕)。节目中的嘉宾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经历迥异,与主持人谈论中国和世界发生的事情,谈话方式轻松幽默。观众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冲突和相互影响。节目时间30分钟,周二至周五每日一期。(播出时间:每周二至周五06:30,重播时间:当日23:30)
1.3.2 Culture Matters(《说东道西》)
《说东道西》是上海外语频道(ICS)2008年1月1日开播时即推出的一档双语电视谈话节目(有双向字幕),旨在“服务于对东西方文化感兴趣的本地观众及在上海生活的外籍人士”。《说东道西》谈论的中心是文化,主持人和嘉宾借用轻松愉快的话题架设起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平台。节目时间60分钟,每周一期。(播出时间:每周六19:00,重播时间:每周日14:30)
1.3.3 《老外看点》(Foreigners' Viewpoints)
《老外看点》是广播谈话节目,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FM90.5频道2005年9月28日正式开播起,首开先河,节目全部用汉语播音,打破了外国人用汉语播音主持零的纪录。“中国人的语言、外国人的视角”,《老外看点》在脑力的震荡、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文化的差异中分析发生在中国的热点问题。节目时间30分钟,每日一期。(播出时间:每日13:00,重播时间:当日22:00)
笔者长期关注上述跨文化谈话节目。为便于横向对比,本文选取话题相同的(中国及西方社会单身男女现象)三期节目(《海客谈》2010年8月21日The Left Over(《剩男剩女》)、《说东道西》2012年2月4日Single, But Fabulous?(《单身生活也精彩》)、《老外看点》2010年5月25日《剩男剩女的世界性隐忧》)做为素材,进行个案分析。
2 “十六字密码”:平民立场、学者深度、环球视野、中华气派
“平民立场、学者深度、环球视野、中华气派”十六字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教授在“第一视频”传媒集团的网络视频新闻评论栏目《孔庆东有话说》(原《孔和尚有话说》)中倡导的栏目宗旨,在2011年12月22日新闻评论节目中称之为文艺创作的“密码”。笔者认为,“十六字”高度阐释了当代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要求,强调了文艺创作应坚持群众路线、具有学术含量、树立全球意识、体现民族特色。广播电视跨文化谈话节目作为跨文化交际节目的“重头戏”,某种程度上讲,每一期跨文化谈话节目都应是经过精心创作的、荟萃东西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
3 “十六字密码”:提升跨文化谈话节目质量
《海客谈》、《说东道西》、《老外看点》等主流跨文化谈话节目已形成各自的特色。一方面值得从“十六字”的几个角度总结几个栏目的创作经验,另一方面也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其他同类节目也可以学习借鉴。
3.1 坚持平民立场,彰显服务意识
虽然“跨文化”、“跨群体”,但这类节目仍是以普通大众为受众的平民化类型的节目。因此,节目策划时应尽量选取国内外观众、听众关注度较高的文化热点,“说百姓想听的,做百姓想看的”,反映当代中西方民众心态与观念,体现广泛的群众性。比如本文选取的三期节目都关注的是中国及西方社会单身男女现象。同时,跨文化谈话节目应以人为本、寓教于乐,节目应以轻松幽默为主,展现中西语言、文化,避免僵硬地“说教”。另外,我们注意到,教师、学生群体和语言学习者在这类节目的受众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优质的跨文化谈话节目也是他们良好的文化教育、外语学习资源,因此更应注重节目本身的语言质量和文化含量。
跨文化谈话节目要做到完全的细分受众在目前来看固然不现实,但在现有栏目受众定位相对恰当而清晰的前提下,强化“服务受众”意识、搞好细节、为受众提供便利、展现人文关怀,并不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1)节目中使用汉语成语、诗文、俗语、网络流行语等草根化的语言来谈论本土文化现象,可以拉近与本土文化受众的距离。如:[主持人]过去经常说一句口头禅么,“男人三十一枝花”,我这现在还花骨朵呢。[主持人](中国女人)“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男人想法。[主持人]说这事儿让我想起了一句经典的台词儿,说“什么才算一个真正成功的男人?三岁不尿炕,五岁会吃饭,二十岁会打篮球,三十岁有钱,四十岁有钱,五十岁有钱,六十岁会自己吃饭,七十岁不尿炕”(笑)这算一个成功的男人,--根据《老外看点》2 010-05-25节目文字整理。(2)节目中当主持人或嘉宾谈及非受众母语的词汇或受众文化圈以外的文化概念时,主持人应及时用受众语言解释、释义,以期减少非该语言受众的理解障碍,起到圆场、补场、救场的效果。电视节目还可以在后期字幕制作中适当加入解释。如以下实例:[主持人]Well, t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a group of young boys and girls, but somehow they're labeled by this society...It's been a huge difficulty for us to translate the right Chinese term into proper English...[外籍嘉宾]I don't know. I think at the end we'll come to a conclusion--the left...boys and girls...It's very strange.(laughing)[主持人]We try to avoid this because it's somewhat let me explaine this."Shengnan shengnu"(“剩男剩女”), in Chinese, literally means "the ones who are not married upon coming of age--I mean when the society suppose ou should be married at a certain age, but you are still single, that means you are in that category"...[外籍嘉宾]We have a term in Chinese "Ni yao bensan le"(“你要奔三了”)[主持人]closing 30s[外籍嘉宾]A man will always say in Chinese, "Nanren sishi yiduohua"(“男人四十一朵花”)[主持人]like "a man in his 40s is like a flower"[外籍嘉宾]There's a word that is very common thesedays, that is "qianligu"(“潜力股”)[主持人]someone who's got the potential[嘉宾]They would look for younger boys, I mean what they call "jiedilian"(“姐弟恋”)[主持人]the sister-brother love--根据《海客谈》2010-08-21节目文字整理。[美籍嘉宾]男人五十岁还能生孩子,女人有一个“biological time bomb”[主持人]生物钟炸弹[美籍嘉宾]对,对。[主持人]看来“剩男剩女”使我们中国很具有特色的一个词汇,在你们两国可能没有这么强烈“剩”的感觉。[美籍嘉宾]但是有这种想法,比如说“Sex and the City”[主持人]《欲望都市》[美籍嘉宾]对,就是关于“剩女”的。[美籍嘉宾]美国男人选一个老婆不一定就选一个“trophy wife”[主持人]光漂亮的花瓶儿[美籍嘉宾]对对。--根据《老外看点》2010-05-25节目文字整理。以上实例中,主持人及时的补充解释起到了成功的传播效果,而下面两个案例中,主持人遇到类似情况时未作反应:[现场观众]It's better to say in Chinese "mendanghudui"(“门当户对”),I used to think this is correct. But now...[现场观众]Actually one year ago in "kaixinwang"(“开心网”),a college mate of mine...--根据《说东道西》2012-02-04节目文字整理。
《说东道西》栏目的受众群体定位在了城市高端人群、英语使用者和国际居民。而现场观众在表述时,用汉语表述了成语“门当户对”和中国文化事物“开心网”,主持人未能在现场用使用英语简单释义,这对于不懂汉语的外籍受众来讲,传播效果不够好。
(3)跨文化电视谈话的节目字幕制作应尽量减少纰漏。字幕可以弥补现场嘉宾、观众因语言条件所限产生的口误、非地道用语等不足,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下面案例中有明显的中式英语、语法错误,经过字幕的处理,都显示成了语法通顺的中文字幕。[现场观众]Maybe they are afraid of in the future I can't get married...--根据《说东道西》2012-02-04节目文字整理。跨文化谈话节目有一部分固定受众依赖于字幕,因此字幕的制作应尽可能减少纰漏,以保证有效传播。比如下面两个实例中的字幕可以再改进:[嘉宾]He said, if I'm going to your company functions, you know, meeting your collegue and your boss, they...(字幕)他说如果我去你们公司见你的同时和老板。--根据《说东道西》2012-02-04节目文字整理。这里“company functions”是“公司聚会”的意思,字幕译制人员因粗心大意或因不熟悉“function”一词有“聚会”的义项和用法,造成了漏译,结果并没有忠实传达这位嘉宾的意思。又如:[嘉宾]Let's say this evening there's a girls' night out...--根据《说东道西》2012-02-04节目文字整理。嘉宾提到的“girls' night out”是西方常见文化现象,对于大部分中国本土文化的“城市高端人群、英语使用者”来说,并不常见。根据节目介绍,这位中国嘉宾有较长的国外生活经历,已经习惯了西方文化,因此“girls' night out”对她来说并不稀奇。而汉语字幕只是处理为“女士之夜”,并未作更多说明。笔者认为,若主持人现场条件不允许,应该在后期字幕制作时补充说明这一文化现象。
3.2 力求学者深度,博览中西文化
跨文化谈话节目中,节目主持人应具有良好的双语背景,节目嘉宾的选取应着重考虑其代表性、权威性,看其是否熟悉中西文化、国内外生活阅历是否丰富、是否既“博”又“专”。尤其是外籍嘉宾,更应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生活。《说东道西》栏目的嘉宾比较有代表性,曾邀请张国立、谭元元、沙博理、赵小兰等中外各界知名文化人士做客节目。《老外看点》的爱尔兰籍嘉宾主持董漠涵(Risteard O. Deorian)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道,“把自己作为外国人的独特视角兼容到中国的本土风格中去才能把节目做到更好”。他还给想来中国做主持的外国朋友提出建议,“把语言基础打好,多学习多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
《海客谈》节目嘉宾主持,来自法国的朱利安(Julian Gaudfroy),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曾与中国的许多优秀主持人合作,节目语言富有哲理、思想深刻。他在《海客谈》2010年8月21日The Left Over节目中描述中国社会单身男女的生存状态时,就把话题引向了“春节恐归族”:[外籍嘉宾]They don't want to go back home for the annual Spring Festival...--根据《海客谈》2010-08-21节目文字整理。
《老外看点》节目的美国嘉宾主持柳素英(Elyse Ribbons),大学时开始学习中文,2001年第一次来到北京。毕业后她选择来到北京工作生活。她在中国创办了自己的戏剧社,多部话剧作品:《我爱北京》、《绿眼睛识黑识字》等;韩国嘉宾赵守镇(Cho-Soojin)中国工作已经有14年之久,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在中国经营自己的文化公司,是中国奥运以及CBA的拉拉队主管导演,参与制作过《天下女人》等电视节目。下面几个案例中,两位外籍嘉宾汉语普通话流利,基本无交流障碍,有时甚至使用用北京方言词汇,更是了解“徐静蕾”等中国当下流行文化点滴,令中国听众在惊喜的同时也产生共鸣:[美籍嘉宾]我最近看过徐静蕾的一篇文章,她说她觉得自己不算剩女。[美籍嘉宾]美国女人说丈夫时,不给你面子,你下不来台。[美籍嘉宾](中国男人)你要找一个“花瓶儿”一样的老婆,真的是没用的。[美籍嘉宾](外国)三十岁的女人都是更“靠谱儿”的一种女人。[韩籍嘉宾]他觉得跟他年龄一样的老婆都“特事儿”--根据《老外看点》2010-05-25节目文字整理。
当然也有反面案例,如《说东道西》2012年2月4日节目中,嘉宾Stephen F. Myler 在以心理学家身份分析中国大龄剩女现象时,谈到了这样一点:[美籍嘉宾]Lots of the girls I asked over 30s, I said, "Do you go to night clubs?" The answer is no...--根据《说东道西》2012-02-04节目文字整理。
分析中国现象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位外籍嘉宾从“night clubs”(字幕译为“夜店”)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大龄剩女现象,笔者认为不是很合理,因为通过“夜店”找对象不是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嘉宾随即纠正了这一点:[嘉宾]The "going out" part here...Chinese people are not used to socialing in this setting...here (in China) they're used to go(ing) out in groups, going to karaokes in groups. So they don't approach strangers...circle is important in China.
3.3 开拓环球视野,激发观点碰撞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申启武教授指出,环球视野,即“国际性视角”,具有多维性和冲突性,更有不同文化间殊途同归的包容性。
比如《老外看点》节目邀请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爱尔兰、法国、塞尔维亚等国的嘉宾主持,凭着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对中国现代社会的独到见解,针对“一样的新闻”,从“不一样的视角”出发,阐释“不一样的观点”。于是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在这里交锋、碰撞,听众更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反观中国、反观自己。
国际性视角是跨文化谈话节目的固有特色,“跨文化”即要求“环球视野”,故在此不再赘述。
3.4 展现中华气派,打造民族品牌
品牌是无形的资产,是“产品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我国国家对外广播电视及国内广播电视的外语频道都担负着“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传播使命。完善品牌经营、打造中国品牌跨文化谈话节目,有助于提升对外传播软实力。下面从名称、标志、片花、演播室布置及双语主持人才等几方面对比三个主要节目的品牌要素特色。
3.4.1 Crossover
该栏目汉语名称《海客谈》,命名的文化底蕴深厚,灵感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海客谈瀛洲”。栏目标志为红色基调,与英语新闻频道风格一致,取意“中国红”。节目演播室红色墙壁,文化氛围浓厚。央视优秀双语主持人季小军英俊硬朗、大方得体、气质儒雅,深受观众喜爱。
3.4.2 Culture Matters
该栏目英文名称出自美国塞缪尔•亨廷顿的专著Culture matters: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文化的重要作用: 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节目片花集中国元素之大成,用水印动画展示了中西文化点滴。节目演播室青灰色调为主,与上海外语频道风格一致(如图)。2010年《说东道西》全面改版,节目时长也由原来的半小时延长至一小时。节目主持人杨盛昱生于中国台湾,工作脚步遍布全球,精通各类文化,轻松诙谐,幽默调侃。多位中外知名文化学者或名人在节目中轮番上阵,就当下的文化热点与主持人及现场观众展开热烈探讨,特别是现场观众的互动,克服了受众的疲劳感,比如《说东道西》2012年2月4日的节目Single, But Fabulous?(《单身生活也精彩》)中,由主持人牵头,现场选择观众与节目嘉宾共同上演了真人相亲秀。现场乐队的加入也让节目更时尚。
3.4.3 《老外看点》
《老外看点》中“老外”一词是中国人对外国人的俗称,无贬义,源自北京方言中对外国人的一种戏谑调侃的称呼。节目以“老外”命名恰到好处。因广播的局限,该节目无法像电视节目一样在标志、片花、演播室布置上做文章,但正是利用广播的优势,《老外看点》反而给受众耳朵送上更加独特的声音:外国人用汉语做节目。外方嘉宾说一口纯正的汉语普通话,为听众展示多元文化的、丰富背景的、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可以使节目更加具有可听性和吸引力,也能弥补单个主持人风格固定、单一的缺点”。这也就成为了《老外看点》的一大“看点”。
谈到主持人,笔者偶然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跨文化谈话节目主持人似乎是男多女少。这与我国主持人“阴盛阳衰”的局面有些“格格不入”,我们期待涌现出更多的高素质的跨文化谈话节目女主持人。
4 结语
广大广播电视跨文化谈话节目制作团队应坚守“平民立场、学者深度、环球视野、中华气派”的创作宗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升节目品位;在博览中西文化中激发观点碰撞,在彰显服务意识中打造民族品牌,更好地担负起“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传播使命。
参考资料
[1] 陈虹. 节目主持人传播.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
[2] 丁法章. 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评论教程.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
[3] 林枫.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4).
[4] 马玉坤,高峰强. 中国播音学系列教材:播音主持心理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5] 国家图书馆电子资源
?ticket=&rand=0.07820710382425783
[6]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网站.
[7] 王梅芳. 新闻学与传播学丛书: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
[8] 王群,曹可凡. 谈话节目主持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6).
上一篇:“结”和“构”的魅力
下一篇:《朝日新闻》的NIE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