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构建IPv6企业网

发布时间:2015-10-05 14:55

摘 要: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以及IPv4地址空间的逐渐耗尽,IPv6作为Internet协议的下一版本,将以显著的优势逐渐取代IPv4。本文讨论了企业如何从IPv4向IPv6过渡,并对3种过渡技术进行了比较,同时为企业提出了一种IPv6网络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IPv4,IPv6,网络
1.引言
  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由于Ipv4地址空间有限,总有一天会完全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新技术新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IPv6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地址空间大,无地址耗尽的忧虑;包头简单易于传输;对QoS和安全认证性好;支持地址自动分配。
4向IPv6过渡技术
  如何完成IPv4到IPv6的过渡是IPv6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IETF已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研究IPv4到IPv6的转换问题,并提出了很多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2.1双协议栈技术
  在双协议栈结构中,如果一台主机同时支持IPv6和IPv4两种协议,那么该主机既能与支持IPv4协议的主机通信,又能与支持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
2.2隧道技术
  随着IPv6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局部的IPv6网络,但这些IPv6网络需要通过IPv4骨干网络相连。将孤立的""IPv6岛""相互联通必须使用隧道技术。利用隧道技术可通过现有的运行IPv4协议的Internet骨干网络(即隧道)将局部的IPv6网络连接起来,因而是IPv4向IPv6过渡的初期最易于采用的技术。
2.3协议转换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NAT-PT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T)以及适当的应用层网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IPv4机器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3.三种过渡技术的比较
  双协议栈技术是指在网络节点中同时具有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对于主机来讲,“双栈”是指其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IPv4封装或者IPv6封装。对于路由器来讲,“双栈”是指在一个路由器设备中维护IPv6和IPv4两套路由协议栈。双栈策略的优点是概念清晰、易于理解、网络规划相对简单。但也存在如下缺点:对网元设备要求较高,要求其不但支持IPv4,而且支持IPv6路由协议。
  目前的隧道技术主要实现了在IPv4数据包中封装IPv6数据包。隧道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投资,但是,在隧道的入口处会出现负载协议数据包的拆分,在出口处会出现负载协议数据包的重组,这就增加了隧道出入口的实现复杂度,不利于大规模的应用。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实现了网络层的协议翻译。其优点是不需要进行IPv4、IPv6节点的升级改造,缺点是对NAT-PT设备依赖性强,阻止了端到端的安全,PMTU不能工作,不支持多播。
4.企业双协议栈组网方案
  IPv6的网络建设,需要的不仅是核心模块化路由器/交换机,更重要的是大量汇聚和接入层机架式IPv6设备的提供和普及。为保证网络传输性能,从核心到汇聚乃至接入都要全部采用硬件支持IPv6的设备,同时这些设备需要支持双协议栈。
  以锐捷设备为例,为大家介绍几款支持双协议栈的交换机/路由器设备:
  (1)万兆交换机RG-S6800E:04年锐捷网络推出了基于NP+ASIC技术的新一代多业务万兆交换机RG-S6800E,它通过高性能的NP技术提供灵活的IPv6支持。
  (2)多层交换机RG-S3760:为满足小规模建设IPv6网,05年7月锐捷网络率先在业界推出了第一款硬件全面支持IPv6的双协议栈机架式多层交换机RG-S3760系列,它通过ASIC芯片实现IPv6的转发,是真正线速的IPv6交换机。

图1 企业IPV4/IPV6双协议拓扑结构图
  上述图1网络规划方案适合于初建网络企业用户,不适应于IPV4到IPV6的升级改造。如果从对现有网络架构改动最少的原则出发应达到以下要求:①保证原部分IPv4企业网用户可访问IPv6网以及Cernet2的资源。②能让IPv6网内的用户访问现有IPv4网以及Cernet和Internet上的资源。对于第一点,可从以下角度考虑:原IPv4企业网中的纯IPv4用户,要想访问IPv6网和Cernet2资源,可以建议用户升级为双栈,在不需要改变原有IPv4网络的基础上,只要在网络中添加几台汇聚层设备——锐捷RG-S3760双协议多层交换机,利用其隧道技术即可实现这些用户与IPv6试验网的访问。而用户PC升级为双栈,也间接促进了IPv6技术的普及发展。对于第二点,在实际网络中,IPv4协议比较成熟且无处不在,支持IPv6协议的用户终端一般也支持IPv4,如果IPv6网中的用户要访问现有IPv4网以及Cernet和Internet资源,直接利用IPv4协议即可。
5.结论
  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的家电厂商将开发出新一代的信息家电,除了计算机外,我们还可给电视、手机、数码相机等分配固定地址,以利于它们与Internet的连接。IPv6的优势如此明显,在不远的将来定能取代IPv4。
参考文献:
[1]陆红,王旭东,刘书芬.浅谈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J].商情,2008年43期.
[2]任绮年,蔡明.IPv4和IPv6的比较[J].计算机世界报,2001.
[3]罗自灵.如何建立IPv6实验网[J].信息技术教育,2006第7期.

上一篇:基于用户群的园区网网络接入控制和认证策略

下一篇:一种公司宣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