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工融合类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 要:作为北京市计算机公共课优秀教学团队,结合学校艺工融合特色,探索了本科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从更新教学理念、推进案例教学、实现课程上网、推广机考制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其结果是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为本科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奠定基础,可供同类高校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案例教学
北京服装学院专业设置以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北京服装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积极开展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为动力,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教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大力度的改革实践,在团队建设、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研究、考试方法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以下经验和成绩,供大家借鉴。
1.面向北服特色专业的、艺工融合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
本教学团队立足于本校的专业特点,以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服务于专业需求为出发点,逐渐形成了面向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服装材料、艺术设计等特色专业的、艺工融合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艺工融合的思想体现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
(1)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虽然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初衷是要提取出各个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需求的共性部分,但不可否认每个专业对于计算机的需求仍然有其专业特点。如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广告、工业设计等艺术类专业对于计算机的视觉表现、图形图像处理领域有着较强的需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信息处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有较强的需求;而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对于计算机系统、编程等有较高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必须反映出这些差别,以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为其专业服务。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专业的结合。艺工融合不仅体现了具体知识的运用上,还应该反应在学生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对于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的文科与艺科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对程序设计产生兴趣,并帮助其理解基本原理,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具体案例的实现,从而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拓宽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解决问题能力的引导从本质上促进了艺工融合,提高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3)设置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合作机会,进一步促进艺工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还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通过综合实践项目,将工科、艺科、经管与文科等不同专业的学生联接在一起,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更进一步体现和促进艺工融合。比如在《综合实验-多媒体虚拟展示系统构造》课程中,由艺科学生为主体完成场景的建模工作,由工科学生为主体负责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编程工作,完成场景与人的交互。在《综合实验-电子商务系统》的中,由经管与工科学生为主体负责系统的分析、设计及编程工作,而以艺科学生为主体把握网站的图像、色彩、布局等。
2.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针对我校文科和艺科专业学生的思维模式,基于案例的教学实践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应用软件的学习方面,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练的模式,而是先将案例给学生练,之后老师对其中的要点进行讲解。由于讲解是有针对性的,而非系统的知识,因此学生有较强的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体系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方面都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再是单一的一两次考试,而是由学生平时作业(平时作业也是由案例构成)、综合作业和两次考试成绩构成。此外,在考试中也引入了操作题,更多考察的是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非理论知识的记忆水平,对于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
3.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全方位地推进分层次教学等创新性教改实践
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各专业对计算机需求的不同,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体系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教学内容分层次: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次有“计算机应用基础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二”;教材分层次:使用不同的教材,有自编并正式出版的教材,也有选用的面向21世纪的教改教材。
4.全部计算机课程都开通网络课程,完善电子教案,打造立体化的课堂
为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尤其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计算机信息中心专门成立了教育技术应用室,统一管理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我校计算机公共课程共有11个模块课程,都在网络教学平台开通了网络课程,并通过网络课程收交批改作业,课程答疑,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发现问题时都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大大提高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5.大胆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建设试题库、研制自动组卷系统完善考核的客观性
按照我校的特点,我们进行了考试考查方式的改革,采用以平时作业、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定机制,在试点班中对部分内容采用写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的考核方式。
我们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精选习题,并分类录入电脑组成试题库,将之用于自动组卷系统,大大提高了组卷的客观性,同时降低了组卷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杜剑侠,张巨俭.谈高校理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08(15):56-57
[3]杜剑侠,康海燕.文科类专业VB教学方法研究[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85-388
上一篇: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无线网络在多校区学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