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网络的架构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5-11-19 10:01

摘 要:目前,如何优选网络框架结构、设备及软件,组建成高效稳定的网络系统,帮助数以亿计的用户共享信息和资源,已经成为网络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网络架构的框架形式出发,讨论了面向服务的网络构架的发展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及安全问题。

关键词:网络架构 框架形式 管理 安全
1 网络的架构形式及应用
  网络架构技术运用于通过中间网络设备连接多个独立网络的集合,其目的是建立和管理范围更加广泛的互联网络。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网络框架形式有C/S和B/S两种。
1.1 C/S结构
  C/S结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 ( Client/Server)结构,是一种通过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t/S形式的两层结构,内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应用系统,并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
  传统C/S体系结构需要为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不同版本的软件支持,系统升级和更新迅时,其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的缺点便显现出来。
1.2  B/S结构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 ( Browscr/Server)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在C/S结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的框架形式。其主要事务逻辑通过Server端实现,少部分事务逻辑则在前端实现,用户的工作界面则以WWW浏览器实现,即所谓的3-tier结构。
    B/S结构简化了客户端的电脑负荷,降低了网络系统的升级、维护等成本,并具有管理软件易于操作,便捷高效的优点。
1.3  C/S 结构与 B/S结构的比较
    作为当今网络框架的主流技术,C/S 与 B/S结构都占据着稳定的客户群及市场份额。从软件方面看,当客户计算机需要对数据进行操作时,C/S架构的系统将自动寻找服务器程序且作出请求,并在得到应答后送回,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其数据的存储管理功能也较为透明,但也具有升级维护成本高,软件版本复杂等缺点。而 B/S结构的升级方式相对简单,维护方便,且具有更高效的应用软件,选择也比较多。但B/S结构框架也存在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载荷较重的缺点,且在安全性、交互性等方面均不如C/S结构稳定,处理速度也不及C/S结构。
1.4  C/S 结构与 B/S结构的应用
  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C/S 与 B/S结构的优点,将之共同运用在网络体系的架构设计中。 采用B/S 与C/S结构的混合模式,对需要进行频繁的数据操作的用户,可使用C/S客户端,避免了B/S结构在响应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其他用户可使用C/S客户端,降低服务器的负荷。信息发布采用B/S结构,用户软件可统一采用WWW浏览器;而数据库只涉及到系统维护、数据更新,可以使用C/S结构,并通过ODBC/JDBC连接,并可在浏览器中嵌入ActiveX控件以实现在浏览器中不能实现或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的功能。总之,实际应用中应首先结合用户的需求特点组织网络框架形式,发挥不同形式的优势,在充分保障用户利益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操作的复杂性和升级、维护的成本。
2 网络架构中的管理系统建设及安全维护
2.1 管理系统的建设
  网络管理系统一般由被管理的网络设备、网管工作站、网管软件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被管理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和类型直接决定着网络系统管理的范围和规模。这些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支持SNMP协议的网络设备,甚至还包括桌面PC机等具有IP地址的网络节点。通常,使用相应厂商提供的设备管理软件,更便于对网络设备进行深入而高效的管理。通过设备管理软件的拓扑结构图,可以迅速了解证个网络的运行情况,并以此判断网络的连通性故障;通过监控SNMP协议的网络设备的端口流量,来判断网络性能方面的故障。
2.2 网络安全问题
    当前,网络安全性问题,特别是B/S框架网络的安全性问题正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注意。网络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于:(1)PSTN公共网的安全性低,造成拨号用户潜在的安全威胁;(2)内部局域网用户的非法访问;(3)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攻击者。
    基于此,开发者应设立良好的安全措施,降低潜在的网络风险。可采取的对策性措施有:改变Datagram的工作方式;明确区分公网设施与专网设施(包括用户终端和用户网络);以网络对用户的客观识别来代替或加强用户的认证与接入控制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面向服务的网络系统架构因其广泛而便捷的应用在信息资源需求空前的今天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网络工作者应结合用户的实际需要,优选框架模式、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并通过完善的系统管理和安全设置组建高效、便捷、实用的网络体系,满足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2, (10) .

上一篇:3G与WLAN在无线互联网的互补性研究

下一篇:浅谈基于HTTP的长连接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