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比较与展望
让计算机参与到人类翻译过程的想法在60多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利用机器翻译及计算机辅助翻译成为了一种必然。同时,机器翻译及计算机辅助翻译也成为科技飞跃发展的标志。
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从一种自然语言文本到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文本的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是指利用人机交互来共同完成翻译任务的一种方式。需要明确的是,虽然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二者并非同一概念,在工作原理,核心技术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本文将对MT与CAT进行对比说明,并讨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机器翻译(MT)计算机辅助翻译(CAT)介绍
机器翻译的概念在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之初就最早由瓦伦·韦弗(Warren Weaver)及安德鲁·唐纳德·布思(Andrew Donald Booth)提出。由于当时结构主义语言学盛行,语言学家们纷纷认为他们为翻译找到了理论依据,使翻译活动具有科学色彩。加之计算机的问世,研究者们对利用计算机进行自然语言翻译产生了极大兴趣,MT研究步入高潮期。然而,经过十年努力,第一代MT系统的粗糙设计,低劣的翻译质量让人们逐渐丧失信心。196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了自动语言处理咨询委员会(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 Committee,简称ALPAC)。两年后,该组织发表了极具影响力的ALPAC报告,报告中否定了MT的译文质量,不建议对MT进行更多投资,由此MT也就进入了漫长的萧条期。但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仍然对MT研究饱有热情,并极大地改善了MT系统,使MT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总体说来,MT系统的工作原理有:(1)基于规则(包括直接法、转换法、中间语言法);(2)基于统计,东北大学研发的国内首套汉文民族文双向翻译系统就是基于统计的方法;(3)基于实例。
但是,MT的进步远远不及人类的预想,CAT的想法则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MT的探索进行反思的过程中。John Hutchins等人提出,“机器翻译”给人们带来了误解,认为机器可以像人一样,在内容、风格等各方面完成翻译。由此,出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但是许多人认为CAT的出现极大辅助了人工翻译,免去译员的重复工作量,能够将精力集中于新文本的处理,提高翻译效率。因此,CAT的核心技术就是翻译记忆(TM)。译员在系统中进行人工翻译的同时,系统会在后台建立翻译记忆库。翻译过程在,如果出现了相同文本或相近文本时,系统会提示译员采用记忆库中的翻译,并标注出不能对应的部分,待译员改进。由于专业领域涉及的翻译资料数量巨大,范围却相对狭窄,集中于某几个专业,如法律、机械、新闻、科技、医学等。据统计,上述文本重复率高达20%至70%不等。足以见得重复劳动之多。对于新文本的翻译以及译员对旧有翻译的更改等,系统会自动将其归入翻译记忆库。
二、MT与CAT的对比与讨论
1、MT的优缺点讨论
MT是集合了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一系列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希望利用计算机劳动的想法。随着现今全球一体化的加快,国际交流频繁,迅速、低成本地打破交流障碍成为了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机器翻译正是满足了这种需要。因为许多情况下,交流双方并不需要严谨的翻译才能进行沟通,只需粗糙翻译就可以达到双方的交流目的。虽然人工翻译更加精准,但机器翻译的速率之高、成本较低、无需担忧其承载的工作量等方面则是人工翻译所不能比拟的。虽然MT发展至今,其产出的部分译文还广为人类所诟病,但不得不承认,在不浏览源语文本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大致了解其所要传达的内容。另外,冯志伟归纳了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的四大差异性也成功解释了机器翻译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还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原因:“(1)自然语言中充满着歧义,而人工语言中的歧义则是可以控制的;(2)自然语言的结构复杂多样,而人工语言的结构则相对简单;(3)自然语言的语义表达千变万化,迄今还没有一种简单而通用的途径来描述它,而人工语言的语义则可以由人来直接定义;(4)自然语言的结构和语义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一般不存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自然语言的复杂性,要看到机器翻译已经为我们做了什么。在教学方面,CAT还可以辅助教学,让学生先了解CAT技术,再进行术语库、翻译记忆库的建立,以及利用CAT组织有序地完成翻译任务。
2、CAT的优缺点讨论
CAT是一种人机交互的工作模式。CAT不会进行自动翻译,只能够免去重复的翻译文本。其效果的优良取决于待译文本与翻译记忆库的重合度。也就是说,记忆库内容越多,存储的文本类型与待译文本类型一致度越高,其效果就越好。反而言之,就独立译者而言,由于其自身工作量有限,且受到翻译主观性及自身能力水平限制,如果不能保证较高的翻译质量,无法构建足够量的记忆库,则CAT的作用便微乎其微。因此,CAT更加适用于翻译公司及本地化公司。另外,由于CAT工具的标准不同,翻译记忆交换标准、术语库交换标准、断句规则交换标准、本地化交换文档格式标准等并不统一,工具之间可互换及复用的程度降低。为此,一些组织推出了多种标准用于规范标准用于提高互换及复用。现在,云翻译服务平台也建立起来,译马网做到翻译银行等许多翻译企业均加入到云翻译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极大提高了CAT的应用价值。
三、展望
在短期的将来,MT还无法取代人工翻译,MT或者CAT都需要进行人工的译后编辑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译文。但这种人机交互的翻译模式加速了翻译进度,有效提高了翻译质量。虽然完全依赖计算机进行文学翻译(如诗词)似乎难以实现,但随着计算机科学、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自然语言处理等各领域的飞速发展,相信MT及CAT会得到更好的提高。
作者:李春颖 来源: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更多论文请到千里马论文发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