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的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中,往往只注重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第一课堂,而忽略了第二课堂的重要意义。根据计算机类专业职业素养要求以及目前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提出了职业素养融入第二课堂的实施路径。并对职业素养融入第二课堂的评价方案进行分析设计。通过拓展第二课堂新形式,融合第一课堂,实现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
0 引言
近年来,职业素养教育在高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更是把职业素养教育不断提升到新的高度。IT行业发展迅猛,瞬息万变,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肩负重任,在注重第一课堂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开辟新途径,构建完善的第二课堂培养体系。
1 计算机类专业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高比例就业于IT行业,IT行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1.1 明确目标,定期规划
IT行业,技术更新快,如果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设定目标、制定长远规划是IT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个前提下,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可能随时调整部门。IT企业往往是作为提供服务的乙方,每个项目都有严格的工期,项目组的项目计划、目标必须完善。作为IT企业员工,必须有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和规划,更需要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飞速发展的行业所淘汰。
1.2 勤于钻研,敢于创新
勤于钻研,敢于创新是IT从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IT从业者对自己从事的技术要有足够的韧劲,无论是调试程序、技术开发、界面设计,还是故障排除,在技术上需执着的追求。IT行业涉及的知识面广,技术更新快,是一个灵活多变的行业,需要创新思维,在技术方面,不墨守成规,不被经验所束缚,才能够激发出新的灵感,创造出新的东西。
1.3 保守机密,产权意识
一个IT企业的支柱往往就是一个新的技术框架,一项新的创造发明,一个新的经营模式,一个新的算法研究。所以在IT行业中,一定要有强烈的产权意识,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保守企业机密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要素。同时应当做到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IT从业人员经常会接触到较为机密的信息、事物或个人隐私等数据,所以学会保守机密很重要,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IT人员的素养。
1.4 团队协作,善于沟通
在IT行业,团队协作非常重要,项目完成的好坏,关键在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很多项目往往是因为意见不统一,继而发生纠纷和矛盾,导致工期延长,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处理好团队中的矛盾是维持团队协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沟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只有做到及时与客户沟通交流,才能做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团队之间及时沟通,项目各阶段衔接顺利,才能少走弯路,产品才能更符合用户需求。
1.5 终身学习,勤于交流
IT从业人员必须有较强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跟上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IT技术更新快,新知识在书本上学不到,必须学会通过互联网学习,学会阅读中外文献。勤于交流也是IT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及时交流最新技术,吸收他人研究成果,迅速更新自己的知识。
2 第二课堂开展情况调研分析
高职院校中,周课时一般设置在22至26课时之间,学生除了课堂时间,至少有两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再加上晚上的时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第二课堂的建设情况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关键。
调研发现,很多职业院校只注重第一课堂的建设,第二课堂则放在一个无足轻重的位置。致使第二课堂存在定位不准确、形式单一化、学生利用率低、管理人员不专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2.1 第二课堂规划不合理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活动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少,有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有社团和学习自发组织的兴趣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过于频繁,经常出现重复及撞车现象。致使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虽然广泛,但定位不准,规划不合理[1]。
2.2 第二课堂重娱乐轻专业
第二课堂往往以辅导员为主导,从学生的业余爱好出发,以休闲娱乐为主。专业教师参与甚少,故活动基本与教学目标无关。致使第二课堂成为学生结交朋友,发展兴趣的场所。如何将第二课堂与专业联系起来,将专业技能实践、职业素养培养放在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变成第一课堂的实践基地,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2.3 第二课堂管理不规范
重教学,轻学工是高职院校的通病,而第二课堂以学工为主,专业及学校各主要职能部门没有参与到第二课堂的建设与管理中。而活动以学生或学生会自发组织为主,随意性大,没有约束,更谈不上管理制度。由于第二课堂没有统筹规划,与教学脱节,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第二课堂成为一种奢望。
2.4 参与第二课堂学生的比例小
第二课堂往往是活跃分子或班级干部活动的场所,对于全校性的形式化的讲座、会议,很多学生持抵触心理。由于第二课堂与专业脱节,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导致部分喜欢专业,性格内敛的学生不喜欢参与第二课堂,或参与积极性不高。
2.5 职业素养融入的认识不足
职业素养教育是近几年才引起重视的,很多院校也积极开展实践,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堂。但这些实践大多专注于第一课堂,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的认识还很欠缺,这与很多院校第二课堂重娱乐轻专业密切相关。
3 职业素养融入第二课堂的实施方法
3.1 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第二课堂
制度、规范是第二课堂有序开展的保障机制,学校需要健全、完善第二课堂管理体制。首先,第二课堂不仅仅是学工部门的工作,完善的第二课堂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各职能部门自上而下的贯彻执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其次,第二课堂与专业紧密结合,专业教师必须参与到第二课堂的建设中,建设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再次,将第二课堂的管理纳入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由学工部门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管理[2]。
3.2 鼓励人文、娱乐等传统社团,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原有形式的人文、娱乐社团应继续保留,并且还要不断充实完善,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有效性[3]。
3.3 拓展新形式,融合第一课堂,培养职业素养
3.3.1 规范生涯规划教育,合理配备师资[4]
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通过职业指导与职业素质培训,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落实职业指导全程化建设,从最初入校阶段就派专人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内容进行指导,开展专业导学、职业认知教育,加深学生的专业情感与认知。将职业指导课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一年级明确职业定位,二年级强化职业技能,三年级了解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创业教育。
3.3.2 创办或参与各级各类竞赛[5]
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代学,赛学结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用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创造性。创建竞赛备战社团、兴趣小组[6]等与竞赛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
3.3.3 创办和规范与专业相关的团体
与课堂教学相衔接,成立各类兴趣小组、理论探索小组、专业实验小组、专业调研小组等学生团体,引导学生培养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兴趣和爱好,既使课内指导在课外得到巩固,又使课外实践促进课内教学,达到增强其专业学习和应用能力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3.3.4 Seminar模式
Seminar即研究讨论会[7],是充分挖掘参与者学习潜能,最大限度进行多层次与多角度互动的活动。专业设置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通过组队和选题,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结合实践调研或研究进行专题报告。专业教师及时观察学生动态,并在出错时进行适当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学术研讨,并进行点评总结,促进学生学术成果的后续发展与提高。
3.3.5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计算机类专业课程适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针对计算机类课程的网络视频丰富,电子资源广泛,专业教师也可以自己组织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在课内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3.6 申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鼓励学生针对竞赛成果或研发项目,申请软件著作权或专利,培养学生知识产权意识。
4 职业素养融入第二课堂的评价方案
4.1 第二课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必须学分
把第二课堂建设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管理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形成制度合力,把活动运作模式与内部管理融合起来,建设以实践为主、以更好的就业为目标、以提升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活动机制,从而找到与第一课堂的结合点,规划每阶段第二课堂的活动主题并制定相关的活动策划和实施方案。
设置第二课堂必修学分,可分两类:一类是人文类,另一类是专业相关。
4.2 制定第二课堂评价方案,保障第二课堂有效实施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第二课堂活动项目及相关学分,考核评价是第二课堂实施有效性的保障。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考核评价方案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所体现,但第二课堂学习内容与第一课堂相比,存在相对不稳定性,尤其是IT行业,技术更新快,第二课堂更适合追逐新技术。所以,对于计算机类专业而言,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会根据行业、企业现状,或新技术更新,随时调整第二课堂学习内容,所以,完整的考核方案不能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将考核要点或考核方法进行描述。
⑴ 人文、娱乐类:考核要点为出勤情况、总结报告、演出、比赛等。
⑵ 职业生涯规划:考核要点为有无学期计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是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等。
⑶ 竞赛专利类:考核要点为竞赛获奖、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获取情况,可以置换选修课学分。
⑷ 专业社团:考核要点为出勤情况、过程监控、阶段评审。
⑸ Seminar研究会:考核要点为出勤情况、过程监控、创新情况、期末评审。
⑹ 翻转课堂:任课教师根据课内考核情况,作为课程的平时分或职业素养考核分。
5 结束语
职业素养教育只有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分析专业职业素养需求,结合专业特点,拓展第二课堂新形式,融入职业素养教育,是对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弥补第一课堂职业素养教育的局限性,是落实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有效手段。职业素养融入第二课堂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从管理制度、专业特点、师资配置、考核方案等全方位考虑。
作者:高永梅 沈海娟 来源:计算机时代 2016年10期
上一篇:刍议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