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交际的本质及其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5-07-06 10:43
论文关键词:网络交际休闲务虚超真实语言游戏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是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并已成为“大众化”的最重要的休闲方式,这种交际是一种“务虚”,是一种纯精神的活动。人们通过网络交际意图在这种“超真实”的社会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讲,网络交际是现代人的一种“语言游戏”。
网络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语言是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一种新的语体,网络交际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交际。中国的网民已经构成一个范围极宽的言语社区(speechcommunity),社区成员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将近20小时。这一现象是由科技发展引起的传播媒介的改变造成的,本文将探讨网络交际的本质并对这一现象进行哲学层面的阐释。
一、媒介变化使网络交际成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
网络媒介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其与传统媒介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在人类传播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次演进——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每次演进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并对人们的交际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传播的展开,又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口语交际、书面语交际的特殊交际方式——网络交际。
网络交际以网络为传播媒介,通过网络传播,以文字形式作用于视觉,交际是即时的,网络交际主要是“笔谈”——在发出端以键盘输入文字,在终端以显示器输出。
网络交际可以分为两种,一是irc(internetrelaychat)式,交际行为具有即时性,话轮转接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irc交际又分为运用聊天软件(如msn、腾讯qq等)和在聊天室里交际两种;二是bbs,即论坛交流,交际以发表帖子及回复的形式进行,交际过程具有延迟性,同一主题往往要讨论若干天。本文的网络交际指irc交际。
二、现代社会的状况使网络交际成为一种最方便的休闲活动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正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貌。“综观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与传统社会相比较,我国今天的社会已经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并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管理法制化、文化思潮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更新频繁化、信息膨胀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竞争激烈化、关系复杂化。”[1]同时,现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社会变迁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知识大幅增值,社会对个人期望增加,大众传播发达。[2]
人们在生活中所直接感受到的是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剧增,在学习工作中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工作之余也要处理其它的社会关系(如家庭成员,邻里之间,朋友等),社会的变化导致了人们焦虑、烦躁、抑郁、没有安全感、压力增大等,处于一种典型的亚健康状态。“技术拜物教是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青年人乐于去玩一些电子宠物,有的人沉溺于网上的虚拟世界,但就是对直接感性的自然和他人缺乏兴趣,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中介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人的现实的感性联系,丧失了对事物的亲切的发现感和直接面对自然、他人的亲身体验。”[3]这就滋生了一种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逃避或发泄不满。人们需要摆脱这种状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调节自己的生存状态,如利用节假日外出旅行、朋友聚会、家庭聚餐、观看文化演出等,一些新兴行业也是为了调节人们的这种精神状态,如陪聊,声讯台等。目前兴起了一门休闲学,正是学者们看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对“闲”的时间做出充分的利用。休闲学理论认为,争取有闲是生产的根本目的之一,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相对减少了人们的不自由的劳动时间。虽然工作是首要的和必需的,然而“就劳动者的个人进步来说,休闲本身虽然是轻松的,但是各种休闲活动对于个人知识的长进、素质的提高也起着积极作用。……休闲得好,生活得到调剂,工作起来效率可以提高”[4]。休闲是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逃避和摆脱,也是社会内部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从这两方面讲,休闲活动是必要的。
互联网的兴起,马上成为诸多休闲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网络克服了其它休闲方式在资金、时间与内容上的不足,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行性强,是一种简单和充满吸引力的休闲方式。旅游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可是旅游一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二是要有足够的金钱。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两项难以兼得。一些平常的休闲方式,如聚餐或者看电影,形式相对单调,而且不宜经常举行,否则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利用网络休闲则简单易行,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任意驰骋,尤其是专线上网业务开展以来,不但节约了费用,而且提高了速度。再者,人们可以二十四小时在网上冲浪,网络中每分钟都有新鲜的内容,可以浏览新闻,可以查询信息,可以收发邮件,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与人一对一的交流,等等。网络休闲最重要的方式便是网络交际。
三、网络交际的本质是一种务虚
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交际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现代社会的状况为人们提供了交际的精神动力。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过于“现实”,人们才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网络交际是一种务虚,务虚即是在现实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下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紧张的生活节奏,沉重的生活压力,甚至作为人的精神的最后堡垒的家庭中也充满了现实的因素,人们的心灵在现实中受到了巨大的束缚而又难以逃避,人们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失去了自我的存在。网络世界首先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找回失去的自我。通过网络的折射,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心理需求,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同时可以得到精神上全面放松,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网络为人们的精神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将人们的心灵从异化的身体中剥离出来,在网络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通过语言的运用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感知。
网络交际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放松心情、调节生活节奏的活动。网络交际具有非现场性,是匿名进行的,虚拟性是网络的特色,神秘性是网络交际的最大魅力所在。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交际中每个人都充分享受到平等的话语权,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和处理问题,按照自己的意志说话。交际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被认同,在网络中却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完全可以在网络交际时重建自己的形象,这正是网络交际的角色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现实的困扰,使自己的心灵在网络空间里自由驰骋。
人们需要有一种精神追求,虽然这种追求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空间的虚拟特性,并不意味着虚幻和容易破灭。网络虚拟空间虽然是由纯粹的数字、数据、图表或各种表征现实世界的信息组成的,不存在有形的物质实体和有生命的个人,但由于它同样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因此网络空间中的所有构成要素又都是真实的,是一种虚拟的真实。”[5]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真实,在这种暂时的真实中,人们终于得到了解脱。网络交际对自己的一种重塑,既是反异化也是反社会化的。
网络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务虚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网络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欲望得到了变相的满足,愤懑得到了发泄,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压力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放松了精神,生活得到了调剂。
四、网络交际的哲学阐释
后现代哲学家杰姆逊(fredricjameson)强调,当代社会是个真实感丧失了的社会,“所谓真实感的丧失,是指高技术社会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整个链条破碎了,丧失了所谓真实感。”[6]
网络交际给交际者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真实的感受,人们认同这种交际方式的真实性,在这种交际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这种复制的真实已将人们融入其中,无力反抗,只能享受。这种超真实的感受是由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造成的是一个拷贝世界(copingworld)。我们认为,网络交际是一种语言游戏(languagegame)。很多语言哲学家和文化语言学者都认为,语言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选择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选择网络交际就是在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萨丕尔曾指出,人类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中,在更大的程度上,人类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中,因为语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表达媒介。”[8]
语言哲学和文化语言学诸如此类论述很多,在此,我们引进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概念,“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纺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若把语言视做一个大领域,有一个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边缘地带,这个边缘地带就是语言游戏”,游戏要遵守规则,“但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游戏不是一些遵循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9]我们曾在上文指出,网络交际本身是一种务虚活动,交际者的身份是隐匿的,在交际时能见到的只有语言,他们用语言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交际者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又必定会受到其现实社会角色的影响。网络交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造成某种影响(如诽谤,网恋等)。网络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把网络交际看作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看作是一种语言游戏。语言游戏需要遵守的唯一规则就是避开现实,在这个规则下,可以率性而为。重塑自己,构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从中得到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语言游戏是在哲学层面探讨语言的本质问题,从而揭示了网络交际产生的深层原因——语言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对现实世界做出的反应,互联网的出现只是为这种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五、余论
网络交际的盛行是人们对大众传媒瓶颈效应的反抗:一方面,人们的言论可以突破大众传播的瓶颈,另一方面,网络交际是人们摆脱异化的一种方式。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以后,人们的终极追求必然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精神追求才是人类形而上的终极目标,网络交际恰恰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与科技的进步必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肖汉仕等.试论现代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05,(4):6-10.
[2]马会梅.现代社会与人的心理健康[j].教育探索,2005,(6):108-109.
[3]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30-434.
[4]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9.
[5]陈文江,黄少华.互联网与社会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9-11.
[6]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24.
[7]贝斯特和凯尔纳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54.
[8]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8.
[9]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4-185.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是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并已成为“大众化”的最重要的休闲方式,这种交际是一种“务虚”,是一种纯精神的活动。人们通过网络交际意图在这种“超真实”的社会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讲,网络交际是现代人的一种“语言游戏”。
网络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语言是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一种新的语体,网络交际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交际。中国的网民已经构成一个范围极宽的言语社区(speechcommunity),社区成员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将近20小时。这一现象是由科技发展引起的传播媒介的改变造成的,本文将探讨网络交际的本质并对这一现象进行哲学层面的阐释。
一、媒介变化使网络交际成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
网络媒介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其与传统媒介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在人类传播史上,传播媒介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次演进——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每次演进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并对人们的交际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传播的展开,又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口语交际、书面语交际的特殊交际方式——网络交际。
网络交际以网络为传播媒介,通过网络传播,以文字形式作用于视觉,交际是即时的,网络交际主要是“笔谈”——在发出端以键盘输入文字,在终端以显示器输出。
网络交际可以分为两种,一是irc(internetrelaychat)式,交际行为具有即时性,话轮转接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irc交际又分为运用聊天软件(如msn、腾讯qq等)和在聊天室里交际两种;二是bbs,即论坛交流,交际以发表帖子及回复的形式进行,交际过程具有延迟性,同一主题往往要讨论若干天。本文的网络交际指irc交际。
二、现代社会的状况使网络交际成为一种最方便的休闲活动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正改变着整个社会的面貌。“综观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与传统社会相比较,我国今天的社会已经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并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管理法制化、文化思潮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选择自由化、更新频繁化、信息膨胀化、生活节奏快速化、竞争激烈化、关系复杂化。”[1]同时,现代社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社会变迁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知识大幅增值,社会对个人期望增加,大众传播发达。[2]
人们在生活中所直接感受到的是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剧增,在学习工作中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工作之余也要处理其它的社会关系(如家庭成员,邻里之间,朋友等),社会的变化导致了人们焦虑、烦躁、抑郁、没有安全感、压力增大等,处于一种典型的亚健康状态。“技术拜物教是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青年人乐于去玩一些电子宠物,有的人沉溺于网上的虚拟世界,但就是对直接感性的自然和他人缺乏兴趣,技术作为一个强大的中介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人的现实的感性联系,丧失了对事物的亲切的发现感和直接面对自然、他人的亲身体验。”[3]这就滋生了一种对待社会生活的态度:逃避或发泄不满。人们需要摆脱这种状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调节自己的生存状态,如利用节假日外出旅行、朋友聚会、家庭聚餐、观看文化演出等,一些新兴行业也是为了调节人们的这种精神状态,如陪聊,声讯台等。目前兴起了一门休闲学,正是学者们看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对“闲”的时间做出充分的利用。休闲学理论认为,争取有闲是生产的根本目的之一,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相对减少了人们的不自由的劳动时间。虽然工作是首要的和必需的,然而“就劳动者的个人进步来说,休闲本身虽然是轻松的,但是各种休闲活动对于个人知识的长进、素质的提高也起着积极作用。……休闲得好,生活得到调剂,工作起来效率可以提高”[4]。休闲是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逃避和摆脱,也是社会内部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从这两方面讲,休闲活动是必要的。
互联网的兴起,马上成为诸多休闲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网络克服了其它休闲方式在资金、时间与内容上的不足,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行性强,是一种简单和充满吸引力的休闲方式。旅游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可是旅游一是要有足够的时间,二是要有足够的金钱。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两项难以兼得。一些平常的休闲方式,如聚餐或者看电影,形式相对单调,而且不宜经常举行,否则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利用网络休闲则简单易行,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任意驰骋,尤其是专线上网业务开展以来,不但节约了费用,而且提高了速度。再者,人们可以二十四小时在网上冲浪,网络中每分钟都有新鲜的内容,可以浏览新闻,可以查询信息,可以收发邮件,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与人一对一的交流,等等。网络休闲最重要的方式便是网络交际。
三、网络交际的本质是一种务虚
技术的发展为网络交际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现代社会的状况为人们提供了交际的精神动力。正是由于现实生活中过于“现实”,人们才要在思想上有所突破。网络交际是一种务虚,务虚即是在现实的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下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紧张的生活节奏,沉重的生活压力,甚至作为人的精神的最后堡垒的家庭中也充满了现实的因素,人们的心灵在现实中受到了巨大的束缚而又难以逃避,人们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失去了自我的存在。网络世界首先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找回失去的自我。通过网络的折射,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心理需求,认识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同时可以得到精神上全面放松,可以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网络为人们的精神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将人们的心灵从异化的身体中剥离出来,在网络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通过语言的运用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感知。
网络交际建立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放松心情、调节生活节奏的活动。网络交际具有非现场性,是匿名进行的,虚拟性是网络的特色,神秘性是网络交际的最大魅力所在。网络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交际中每个人都充分享受到平等的话语权,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和处理问题,按照自己的意志说话。交际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被认同,在网络中却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完全可以在网络交际时重建自己的形象,这正是网络交际的角色虚拟性。网络世界是一个纯精神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可以避开现实的困扰,使自己的心灵在网络空间里自由驰骋。
人们需要有一种精神追求,虽然这种追求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空间的虚拟特性,并不意味着虚幻和容易破灭。网络虚拟空间虽然是由纯粹的数字、数据、图表或各种表征现实世界的信息组成的,不存在有形的物质实体和有生命的个人,但由于它同样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因此网络空间中的所有构成要素又都是真实的,是一种虚拟的真实。”[5]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真实,在这种暂时的真实中,人们终于得到了解脱。网络交际对自己的一种重塑,既是反异化也是反社会化的。
网络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务虚的精神家园。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网络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欲望得到了变相的满足,愤懑得到了发泄,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压力中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放松了精神,生活得到了调剂。
四、网络交际的哲学阐释
后现代哲学家杰姆逊(fredricjameson)强调,当代社会是个真实感丧失了的社会,“所谓真实感的丧失,是指高技术社会中的人与物、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整个链条破碎了,丧失了所谓真实感。”[6]
网络交际这种特殊的媒介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际方式,“使维系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本真状态的真实感丧失了。”博德里亚(jeanbaudrillard)更加激进地认为,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的这些技术带来的并不是真实感的丧失,而是一种“超真实”的感受。博德里亚认为,我们目前处于一个类象(simulacrum)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模型和符码构造着经验结构,并销蚀了模型与真实之间的差别。他借用麦克卢汉的内爆(implosion)概念,宣称在后现代社会中,形象或类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已经内爆,与此相伴随,人们从前对“真实”的那种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也宣告消失。他提出了“超真实”(hypo-reality)的概念,认为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区分已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了,他选择了“超”这个词语,是为了表明它比真实还要真实,是一种按照模型产生出来的真实。此时真实不再是一些现成之物,而是人为地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真实,它不是变得不真实或荒诞了,而是变得比真实更真实了,成了一种在“幻镜式的(自我)相似”中被精心雕琢过的真实。[7]
网络交际给交际者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真实的感受,人们认同这种交际方式的真实性,在这种交际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这种复制的真实已将人们融入其中,无力反抗,只能享受。这种超真实的感受是由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造成的是一个拷贝世界(copingworld)。我们认为,网络交际是一种语言游戏(languagegame)。很多语言哲学家和文化语言学者都认为,语言本身就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选择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选择网络交际就是在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萨丕尔曾指出,人类不仅仅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中,在更大的程度上,人类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中,因为语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表达媒介。”[8]
语言哲学和文化语言学诸如此类论述很多,在此,我们引进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概念,“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纺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若把语言视做一个大领域,有一个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边缘地带,这个边缘地带就是语言游戏”,游戏要遵守规则,“但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游戏不是一些遵循规则进行的机械活动,游戏首先是乐趣、情趣、旨趣,这些东西比规则更重要。”[9]我们曾在上文指出,网络交际本身是一种务虚活动,交际者的身份是隐匿的,在交际时能见到的只有语言,他们用语言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交际者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又必定会受到其现实社会角色的影响。网络交际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造成某种影响(如诽谤,网恋等)。网络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把网络交际看作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看作是一种语言游戏。语言游戏需要遵守的唯一规则就是避开现实,在这个规则下,可以率性而为。重塑自己,构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从中得到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语言游戏是在哲学层面探讨语言的本质问题,从而揭示了网络交际产生的深层原因——语言本身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对现实世界做出的反应,互联网的出现只是为这种反应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五、余论
网络交际的盛行是人们对大众传媒瓶颈效应的反抗:一方面,人们的言论可以突破大众传播的瓶颈,另一方面,网络交际是人们摆脱异化的一种方式。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以后,人们的终极追求必然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精神追求才是人类形而上的终极目标,网络交际恰恰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与科技的进步必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肖汉仕等.试论现代社会变化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05,(4):6-10.
[2]马会梅.现代社会与人的心理健康[j].教育探索,2005,(6):108-109.
[3]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30-434.
[4]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9.
[5]陈文江,黄少华.互联网与社会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9-11.
[6]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324.
[7]贝斯特和凯尔纳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54.
[8]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8.
[9]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4-185.
上一篇:网络交际话语浅析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办公网的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