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提高编辑素养 面对时代挑战

发布时间:2015-07-06 10:44
【摘 要】现今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日常工作、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面对时代挑战,做一个优秀的现代刊物编辑,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所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编辑 信息时代
  
  一、信息时代对人们的影响
  
  1.思维方式的改变
  电脑网络是信息网络时代全新观念的基石和出发点。当网络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改变,是社会的一场重大革命。这场革命首先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因特网的出现使得每一个人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当网络逐渐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我们才发觉网络已经改变了自己业已习惯的生活。在思维上、行动上、在现实中的人与人交住上,一切穿上数字化的外衣。数字是技术的堆砌,当它作用于人们的思维时,人的大脑里就多了分“数字”思维,而少了分“感情”思维。人们的思维方式将从传统的线性思维逐渐向非线性网络思维转变。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自由空间,人们的思维在网络的世界里可以自由飞扬,随意遐想,人们的想象力将得到极大的发挥。当然,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不真实感。
  2.交流方式的改变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生活在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天生需要交流,因为孤立的个体总是软弱的,会受到自然的阻碍和社会的阻碍。网络的出现,为人们增加了新的交流方式。
  网络是书信、电话等交流方式在技术上的自然延伸和发展。它增加了人们交流的广度、频度和深度,满足了人们对交流的渴望,拓展了人际交往的广度,使人们的交往的频度更高,使熟识的人之间表达感情不受时空限制,不仅打破了原有人际交往上时空的藩篱,而且也打破了人们以往在交往上社会身份的藩篱,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
  
  二、新的信息时代对刊物编辑工作的影响
  
  1.组稿方式的改变
  我们可以发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那种传统的写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的方式去约稿或组稿,因为其效率低下等弊端已经不合时宜了,取而代之的是用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留言板、论坛发布等方式。这样,我们再不用去查某某作者的邮政编码、地址,也不用去找邮局发信,更不用等上好些天才能收到回信,如果要修改那就要等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组稿这个过程了。而是能够迅速地将约稿意图传递给作者,作者完成后也能迅速地将稿件发送给编辑,期间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也能较快地完成沟通。环节简化了,效率提高了,准确度也提高了,工作效果自然更容易令人满意。
  2.审稿、校对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编辑流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审要“三审”,校要“三校”,一来二去,严重影响了杂志的出版周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纸质来稿的比例将大大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电子文档。于是,审稿这个流程就可以这样操作了:责任编辑对作者发送过来的电子文档进行初审,审完之后通过内部局域网或互联网发送到编辑部主任处复审,编辑部主任复审完后,再发送给总编终审。校对的过程已经与审稿过程溶合了,即在审稿的同时也在进行校对。而且校对的重点不用再放在录入错误、标点符号、字词句等方面,采取专业的校对软件,如“黑马校对”,就可以使准确率达到99%以上,编辑因此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腾出来,把审、校的重点放在政治性错误、知识性错误、科学性错误等方面,从而提高刊物的质量。
  3.工作方式的改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使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我们不用再匆匆忙忙地从采访地赶回来发稿了,也不用“剪刀+浆糊”又剪又贴了。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我们就可以实现与世界的互联,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我们的工作任务。打破了地域等诸多的限制,实现传统工作方式向现代工作方式的改变。
  
  三、提高编辑信息素养,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做一个优秀的现代期刊编辑,提高编辑自身素养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编辑的信息素养就是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养是传统素养的延续和拓展,是人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一种技能,是一种识别何时需要信息以及查找、评估、有效利用和传播不同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同时,信息素养还是一种多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个体(人)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估、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给出了这样的定义:“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期刊编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对期刊编辑捉出了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首先就必须培养和树立起较强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第一体现在“想不想”,即你是否想得到在编辑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如果没有这一点,后面的一切都是空谈。
  信息意识还体现在“敢不敢”。虽然有些期刊编辑想使用信息技术,但由于年龄、知识、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他们想用却不敢用。
  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期刊编辑,应该时时刻刻把信息技术“记”在心头,在编辑过程中,始终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信息技术。
  2.信息知识
  如果说信息意识是“内驱力”的话,那么,信息知识就是信息素养的“基础”,它涉及的是“知不知”的问题。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对培养信息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知识包括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相关的常用术语等。作为期刊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能够比较顺利地与人交流。
  3.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的核心就是信息能力。不管你的信息意识有多强,信息知识有多么丰富,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能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那就是空中楼阁。信息素养高不高,关键落到一个“用”字上。
  第一,最基本的信息能力是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方法、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等。
  第二,是信息采集的能力。信息社会具有“海量”信息,如何从“大海”中寻找自己需要的那“一滴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要学会使用相应的搜索引擎,从互联网或者内部局域网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是信息的敏感能力。即对信息敏感的程度,指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信息、通过何种方式获取信息的问题。信息敏感能力强的人,对信息资料具有特殊的敏锐和感受力,善于从别人看来已是司空见惯、微不足道的现象中去捕捉最新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反之,就会对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会主动地、灵敏地捕捉信息,更不会认真地分析、准确判断、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第四,是信息的筛选、重组能力。通过使用搜索工具获取的信息,不一定全部是你所需要的信息,还需要进行筛选重组。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哪些信息是你正在寻找的信息,这些信息中哪些部分又是你最最需要的。然后再把经过筛选后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形成适合自己的信息源。
  第五,是信息的生成创新能力。这是信息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判断信息素养的高低,主要还是看你的信息生成创新能力,看你最后能够拿出什么样的“作品”。这件“信息作品”,应该是根据你的目标,充分运用了各种信息工具,调用了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资源,改进了编辑工作,提高了出版工作的质量。

  四、如何培养和提高编辑素养
  
  1.自学
  学校教育是为今后的自学打基础,成功的学校教育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人一生所需的知识大部分是在工作、生活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的。期刊编辑可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不断自学,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丰富自己的信息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不断完善自我。
  2.听取讲座,参加交流
  期刊编辑应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积极听取关于信息专业的各种新技术、新进展、新动态报告和专题讲座,参加相关的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扩大视野,把握整个信息学科和信息业发展的脉搏,而不把目光局限在编辑专业内部,这将更有利于期刊编辑信息素养的提高。
  3.短期培训
  为提高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期刊社亦可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中培训。如对国家信息政策、法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培训,对计算机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技能的培训等。
  4.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培养和提高
  (1)组稿环节
  传统的组稿手段,一般来说首先要确定组稿对象,然后再与组稿对象书信或电话联系,征得其同意后再将稿约寄或传真,作者收到稿约后再进行写作,写作完成后再将稿件寄回给编辑,编辑再进行加工,最后刊发。如此反复,环节繁琐,时效性差,而且互动性尤其差。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稿不但方便快捷,而且交互性强,编辑和作者之间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组稿计划得到顺利、高效的落实。如:假如你有某个组稿计划,通过网上浏览,先查找到合适的作者,找到其email或者qq,给他发封电子邮件或发条信息,很快就能得到反馈。运用网络的即时性交流功能,编辑与作者能进行非常好的沟通,从而保证了组稿要求得到迅速贯彻,组稿计划得到及时落实。作者写好的稿件,也能通过网络快速地发送给编辑;如果编辑对稿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也能通过网络立刻传递给作者,作者就能按照编辑的要求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修改,使稿件越来越符合编辑的要求。这些,都是传统的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2)审稿环节
  审稿是编辑流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审稿流程,一般是责任编辑先在原稿上进行初审,编辑部主任在初审的基础上进行二审,总编在二审的基础上进行终审。经过这“三审”后,如果是从内容、形式到载体均过得去的稿件还好,要是内容不太符合要求须进行反复修改,形式结构较乱须进行多处调整,稿件又是用乱七八糟的纸写的,那越到后面就越够呛,甚至会到无法下手的地步。
  然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后,这些麻烦都不复存在。来稿基本上是电子文档,责任编辑在原稿上进行编辑,并用绿色标注出来;责任编辑完成初审后,将改好的电子文档发送给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对初审的稿件进行二审,并将改动的地方用黄色标注出来,对于审查不过关的稿件,发回给责任编辑重改或选择其他稿件重编。编辑部主任完成二审后,将改好的电子文档发送给总编,总编在二审的电子文档上进行终审,也将改动的地方用红色标注出来。对于审查不过关的稿件,发回给编辑部主任重审或责任编辑重新
  (3)校对环节
  传统的校对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而也是特别受到重视的环节。早期用铅字印刷时,你要时时处处留意排版工人有没有捡错字。运用电脑排版后,你又要留意打字员有没有打错字;用拼音的有没有同音错别字,用五笔的有没有重码错别字。因为有时错一个字,也许就意思相反或面目全非。
  其实,在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后,这个环节的侧重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少了重新录入环节,一般来说不会产生新的录入错误。其次,所有的审稿环节都是通过电子文档来传输,不存在字迹潦草或看不清等情况,也不会产生新的错误。所以,在现代出版的校对环节,首先要把好原稿关,保证作者没有讹误,其次是把准三审过程中修改过的地方,看是不是与作者的原意相一致。换个角度说,我认为现代出版的审稿与校对环节几乎重合了,因为在审稿过程中,其实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校对工作。
  5.利用自办网站培养编辑信息素养
  我们还可以利用期刊社自办网站,一方面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编辑人员的信息素养,可以利用网站进行编读互动。
  我们可以将网站办成一个编辑与读者、作者进行交流的互动平台。通过网站,读者可以了解到期刊的动态,阅读到精品文章。作者可以了解到期刊的发稿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网上投稿。作者可以将自己撰写的某个栏目的稿件,直接发送到具体负责这个栏目的责任编辑的信箱中,从而大大提高了投稿的时效性。
  网站建立后,必须要求全体编辑人员充分利用网站,加强和改进编辑工作。如,要求每个编辑都用真实姓名注册,每天都必须用真名登录期刊社网站,并用计数器记录每人的访问次数。要求每个编辑每天都必须收电子邮件,并及时给作者相关反馈。允许编辑通过网站发布相关的信息。编辑在网站上的活动全部记录在案,并通过积分来表明其活跃度和活动量,积分高的给予通报表扬或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编辑注重网站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工作,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就在这些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和提高了。

上一篇:一种基于网络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网络游戏市场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