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实践研究(四)

发布时间:2015-07-06 10:48

  综合问卷中教师提的建议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关于学习评价方面的资料、工具和理论较少,应充分提供,以便教师自己开展研究评价;

  2、站内各个相关栏目之间缺少直接链接,读者必须多次分层进入或退出才能找到相关材料,影响了网站的效度;

  3、信息应该及时更新,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得到最新实用的信息资源;

  4、提供更丰富的专家讲座。

  从以上调查评测结果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对网站的评价比较一致,对网站使用效果评价较高。这反映出网站的整体水平较高,网站的内容、功能等的设计与开发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但是,网站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学习评价资料和工具的提供、信息的更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学生问卷发放186份,收回178份,问卷调查的情况如表3所示:

项目指标

单项

得分

项目

总分

技术性

(30分)

版面设计(10分)

简洁,美观,能激发学习兴趣

9.4

26.8

导航操作(10分)

导航清晰明了,易于操作

9.8

交互性

(10分)

有合理多样的交互方式,反馈及时,有利于师生、生生的交互。

7.6

资源性

(30分)

学习内容

(10分)

内容组织结构合理、准确,深度、广度适中

9.1

26.3

素材资源

(10分)

素材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典型,具有代表性

8.3

课题选取

(10分)

题材丰富,涵盖面广,与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8.9

学习性

(40分)

模块划分(10分)

模块划分合理,功能齐全

9.2

32.5

协作学习

(10分)

提供的协作学习平台易于操作,便于分组协作。

7.8

学习评价

(10分)

提供适当有效的评价方式,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6.6

学习效果(10分)

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8.9



表3 学习评价统计结果

  分析统计得出:“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技术性得分为26.8,资源性得分为26.3,学习性得分为32.5,总得分为85.6。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站评价的各项目得分都比较高,大部分都超过8分达到了良好。这些数据证明:网站各部分设计都比较合理,能令学习者感到满意。但是在学习内容的提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应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学习者,特别是在学习评价方面,需要提供更多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便于学习者自评和他评。

  从以上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统计情况来看,“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被切实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4.2专题学习网站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一、建成了“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实现共享

  “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已经建成,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更新、完善。作为一个专门的网站,共享于互联网上,便于校与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共享交流。

图五 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首页

图六 一级栏目


  二、确立了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主要模式

  对“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过程进行反思研究,确立了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主要环节和模块。

  1、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基本原则(见2.3专题学习网站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基本环节(见2.4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1)专网学习网站选题的基本原则

  (2)前期调查与分析

  (3)内容版块的设计

  (4)系统的设计

  3、专题学习网站开发的技术与工具的确定(见2.5专题学习网站开发的技术与工具)


  4.3专题学习网站应用所取得的成效

  专题学习网站应用所取得的成效可以从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的模式确定、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所实现的转变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4.3.1专题学习网站应用教学的模式、途径

  一、信息技术环境的创设

  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能给学生创设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独立学习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1、充分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信息获取的训练,使学生能大量、快速地获取文字信息,综合提取重要信息,迅速做出正确的概括。

  2、运用专题学习网站资源库中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有利于学生多径途学习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软件既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也改了学生学的方式。学生学习的工具不仅是笔、纸、课本,而且是现代化的信息平台——网络。

  3、运用专题学习网站所提供的及时反馈、交互学习的功能,实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学习。

  二、教学应用的模式

  通过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的实践研究,得出了教学应用的模式:

  1.课堂内

  在课堂内专题学习网站的应用,主要针对教学中某一个专题或知识点的学习,以专题学习网站作为资源平台实现知识的传授与自主学习研究发现相结合。

  从本文第3.1节的两个研究案例中,可以总结出课堂内应用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模式:

  (1) 任务的设置,该任务应该是一个针对学科专题真实操作性强的任务。

  (2) 专题学习网站上相关资料的查询,完成自主学习过程

  (3) 将自主学习的成果制作成电子作品,并上传至专题学习网站

  (4) 运用网站所提供的交互功能,实现师生、生生的及时交互。

  (5) 教师组织学生对上传的成果进行自评和他评

  (6) 总结修改,并将学习成果保存在网站上。

  2.课堂内外

  课堂内外结合将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协作性学习。常常用于组织学生对学科中某一专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究,形成值得推广的研究成果。

  从本文第3.2节的教学案例中,可以总结出课堂内外结合应用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模式:

  (1)课题相关知识的介绍,课题的引入。课题的选择应当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入应当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题相关知识的介绍放在专题学习网站上,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2)分组,制定研究方案,将修正后的方案交教师审核。

  (3)分组实施方案,方案的实施有多种途径,可以实地考察、采访、专家咨询、化验分析、数据统计、资料查询等。

  (4)分级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电子文稿,并上传至专题学习网站。

  (5)对各组的报告进行评析,经修改后将具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报告发布在专题学习网站上,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同评价。

  3、课堂外

  在网站的协作学习版块中,提供了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研究性学习、主题协作学习、课外主题活动的平台。学生通过登录“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可以在网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报名参与各科的研究性课题,可以设立论坛,也可以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见解。


  4.3.2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实现的转变

  专题学习网站应用于教学,实现了多方面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 专题学习网站引入的教学

教师的主导 学生的自主探索

学生的被动参与 全员主动参与

单向的传授型 师生、生生的交互型

结论的单一性 结论的多样性

循规蹈矩 勇于求异求新

思维的聚合性 思维的发散与聚合并重

独立学科的固定教学模块 带真实任务的多学科渗透教学模块

显性知识的传授 缄默知识的显性化

个体作业 协作式作业,独立与合作并存

知识的传授 思想方法的掌握

评价方式和标准的单一性 评价方式多样性和标准的全面性

偏重于智育 德智并重,施予人文关怀


  4.3.3专题学习网站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一、为创新教育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搭建了平台

  “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为创新教育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有效地推动教师实践教学改革。由于课题所设计的网站具有可持继发展性、涉及学科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使所有学科的教学向创新教学方向发生了质的转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滋润和发展,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二、为推广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搭建了平台

  各学科都应用网站进行创新教学的研究,将网站作为研究方式多样化、研究成果共享化的平台。老师们通过网站可以进行创新教育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从而达到推广应用已有研究成果的目的。进行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研究成果的发布与共享。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转变。

  三、为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及探究性学习搭建了平台

  学生将网站作为学习途径多样化的平台。在网站上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性学习,可以报名参与各科的研究性课题,可以设立论坛,也可以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见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

  四、为教师之间的交互学习搭建了平台

  教师们通过网站进行教师与教师的交互活动、研究成果的发布与共享,设立论坛进行自由地主题性交流,从而实现教师之间方便、快捷的交互学习。

  五、为师生之间的交互学习搭建了平台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站向教师提问,教师作答,还可从网站上了解到教师的研究成果,并可从学习者的角度对教师的研究进行评价,甚至提出质疑或建设性的意见。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各种信息,便于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互学习。

  六、为学生家长了解创新教育搭建了学习的平台

  创新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需要社会、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学生家长通过专题学习网站了解到创新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到教师和学生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对于家长学习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非常有利。

  第五章 结束语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较好地实现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一种重要模式。在本文中所提出的观念都是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炼的,不仅适用于“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也普遍地适用于其它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但对于不同的专题,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专题学习网站的发展动态,逐步完善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李克东. 专题学习网站的性质与结构. 广东省电教馆“十五”课题开题资料. 深圳

[3]柯清超. 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与设计. 中央电教馆“专题学习网站”研讨培训资. 深圳

[3]谢幼如. 余红. 尹睿. 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试验研究

[4]谢幼如. 马秀芳. 余红. “网络教学设计”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中国电化教育. 2003.5

[5]谢幼如 .尹睿. 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 电化教育研究. 2003.1

[6]李克东. 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电化教育研究 . 2001.8、9

[7]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 改善学习.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8

[8]余胜泉. 何克抗.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 中国电化教育. 1998.4.

[9]俞国良. 创造力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10.

[10]朱智贤. 林学佳. 思维发展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4

[11]温寒江. 全面深入改革传统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学刊. 1999.1

[12]叶澜.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7

[13]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电化教育研究. 1997.3

[14]张红. 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现》. 教育技术改革.  2002.5

[15]祝希庭.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6]beverly abbey 主编.丁兴富等译. 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17]李克东.谢幼如主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8]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物理室编著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物理 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

[19]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地理室编著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地理 高一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

[20]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 组编 普通高级中学教材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

[21]重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科技和创新的论述

上一篇:GPON技术和应用探讨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