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与私密的交叠:台湾学术网路空间结构的理
发布时间:2015-07-09 11:26
摘要
本文拟以空间的角度,对于网路空间(Cyberspace)的公共性与私密性做理论性的探讨,论述层次有三:(一)介面端(interface): 从新媒介革命的角度思考,电讯传播科技让人在客厅、卧室等私密处得以接触公共讯息,并以互动方式进行公共参与,模糊了公共与私密空间的感知和界线。(二)网路空间的空间结构:网路被无数的讨论区、站台分割成成千上万的区隔空间,而网路的机制又促进的同质性高的社群在各自的讨论领域中进行私密的对话,而这些各自区隔的空间其实是极容易让其他群体窥视和进入的,在这样的「公私兼具」或「公私交叠」结构下,空间的公私之间如何区分?(三)区位生态紧张:网路空间以松散的方式区隔各个讨论区,威胁了个别讨论区的私密性,也让网路公共与私密的空间因着不同的族群空间认知而呈现更紧张的状态。因此,空间属性不仅影响到网路使用者对网路和特定讨论区的参与方式,也是网路管理人员用以维持规范、建立讨论氛围的机制。而网管人员与使用者的互动,正是形成网路文化的要素。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想像着我们使用电脑的情境...
通常,我们把电脑置放在电脑室、办公室、家中书房或者宿舍中,使用时往往是一个人单独的面对着萤幕,透过键盘或滑鼠从事工作或休闲,由于操作上的设计,电脑成为一种「个人化」的使用工具,透过电脑从事何种活动,都具有相当的私密性。事实上,八○年代由 IBM 提出的 Personal Computer(PC),虽然是作为一种商品的标示,但同时也说明了电脑作为一种个人化的「计算工具」,在人与机器的互动上(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使用电脑基本上是一种个人私密的经验。
再想像置身网路上的情境...
「连线」之后,网路将一部部孤立的「终端机」串连成能够进行沟通互动的体系,也串连起一个在萤幕面前的灵魂。在 IRC、BBS、WWW 的网路活动中,一个 ID 就代表一个坐在萤幕前活动的「人」,一部大型主机中,可能是成千上万的人在其间穿梭。看不见的空间中,到处布满着符码砖墙和数位泥灰所砌成的资讯大楼,里头纵横交错的路径通往一间间的档案室;虚拟广场里,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穿流不息,他们各据一方、自成一圈地彼此交谈、争论...一起想像那个站在 BBS 肥皂箱上拿着键盘麦克风的人...。
在台湾的网路空间中,电子布告栏(BBS)是最具社群性的项目,参与 BBS 让使用者觉得加入一种网路上的人群组合(community),一群在网路上的人透信件、张贴文章、对话等方式来参与和讨论这群人关心的事情,这些参与不论在发言量或是言说内容上,都具有相当的「公共性」,发言者也很清楚自己是在对「公众」说话。然而,吊诡的是,所有的线上活动的参与者,其实都是在各自私密的场所进行这种所谓的「公共参与」。
以 BBS 为例,我们似乎具体而微地在这种使用情境中看到「双元的空间结构」:一个是电脑网路虚拟出来「公共空间」、一个是使用者私密操作情境,而使用者在网路上活动时,其实是置身在两种不同情境的复合当中,也就是既私密又公开。这种双元的空间特性在「匿名」或「多重身份」的机制下更进一步的强化,往往造成在「幽暗处公开喊话」的诡异现象。即便发言者在网路上以真实身份示人,遵守「真实世界」中的言行规范,在网路空间的情境上,仍然存在这种双元的空间结构。
然而,一连上网路就意味着这进入「公共空间」了吗?只要连上网际网路(Internet),我们马上会发现网路上充斥着各种主机(host),包含着公用的、私人的,以及各种网路服务,像是电子布告栏(BBS)、全球资讯网(WWW)、网路新闻讨论区(News)}叺炔悴愕耐芳芄梗酝蚣频耐沸挛盘致矍╪ewsgroup)以及数量难以估计的主机,将网路切割成相互串连却也相隔的形式。在台湾的学术网路TANet上,各式的电子布告栏系统交错在其间,有相互转信连线的大站,如台大椰林风情站、中正寂寞芳心BBS站;也有不转信强调专业或地方特色的站,如「山抹微云文艺站」、「女性主义站」。不同的BBS站由于属性、定位的差异,自然会吸引不同的使用者,而各个BBS站里,又再细分成各种讨论区,不同的讨论区在板主及参与者的互动下,营造出不同的讨论风气,一个网路上的使用者除了根据喜好择取自己要看的板之外,也会从该板呈现的讨论气氛,决定自己的发言与否,或参与的型态。于是,我们看到有些讨论区,像是一个校园的广场,让各种意见在其间对话;有些讨论区像是一个交谊厅或沙龙,成为某个社群交流的圈子、而有些更小众或特定议题的讨论区,不仅参与者在其间培养了亲密的关系,整个讨论区的气氛,也像是一个私密的房间或社团的留言簿。
然而,参与在网路上的人,未必个人都有着相同的认知,而网路上的不同讨论区的区隔方式也多半不设限。因而不同的族群、性别、性格、意识型态的网路使用者很容易「越界」到另一个讨论区观看。这时,这种私密的小团体的对话,成了「他者」(others)窥探的对象,更进一步如果以异议或挑战的姿态进入讨论,也会冲击原先讨论区中培养的私密对话。八十五年十月间女性主义板的同性恋讨论区(「酷儿」Queer)1,便有某网友一再在同性恋板中发表攻击同性恋者的言词,引发平日在该板网友的不快,板主除砍信之外,也以网路上的舆论驱离该网友。当我们认为网路所提供的空间能够让弱势团体争取团结和发言空间的时候,这种空间的开放性也成为一种吊诡的两难,一方面,网路的精神即在于开放「近用」(access)的空间,发挥替代性媒体(alternative media)的公共论坛功能,而这种网路的「开放性」,是同时对大众和弱势开放的。于是,这种开放性也让不同的网路社群很容易在网路空间中遭逢。在人数众多的连线讨论区,这本是网路大众化的呈现,反映着实际的网路生态,但如果在小众或弱势所聚合的板上也遭受这种网路上的强势/多数意见不断的入侵,那么网路作为一种公共论坛,如何提供网路的弱势族群一个自在的互动空间?网路所具有的「公共性」为何?网路「公共」与「私密」领域的切割方式又该如何划定?
网路所建构起来的虚拟空间,包含了复杂的硬体设备,从个人的电脑、私人的储存设备、线缆设施、到中介的伺服器(server)、甚至代理主机(proxy server),往往一个网路上的互动,穿越了分属不同所有权的硬体设施,例如:目前许多BBS站的硬体设施是私人的,但是进出BBS站的管道,乃至于BBS架设的网路区域(domain),是属于公共的。而网路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使用者想像的延伸,一种「交感的幻觉」(consensual hallucination)2,个使用者主观地想像出来的「公共空间」可能有极大的差异,在这样复杂的结构下,如何去□清网路的公私界线成为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
本文尝试要探讨的问题即在于,网路空间中有没有「公共空间」存在的条件?如果有,网路空间的形式和特质是什么?较之于物理性的社会空间,网路空间的公空性如何界分,特别是对比于私人的空间,网路空间的公私之间如何划定?本文希望透过理论的探讨,除了对比社会空间和网路空间的差异之外,进一步□清网路中空间的公/私的区别。同时提出一种参与网路社群公共空间的实践方式。
本文拟以空间的角度,对于网路空间(Cyberspace)的公共性与私密性做理论性的探讨,论述层次有三:(一)介面端(interface): 从新媒介革命的角度思考,电讯传播科技让人在客厅、卧室等私密处得以接触公共讯息,并以互动方式进行公共参与,模糊了公共与私密空间的感知和界线。(二)网路空间的空间结构:网路被无数的讨论区、站台分割成成千上万的区隔空间,而网路的机制又促进的同质性高的社群在各自的讨论领域中进行私密的对话,而这些各自区隔的空间其实是极容易让其他群体窥视和进入的,在这样的「公私兼具」或「公私交叠」结构下,空间的公私之间如何区分?(三)区位生态紧张:网路空间以松散的方式区隔各个讨论区,威胁了个别讨论区的私密性,也让网路公共与私密的空间因着不同的族群空间认知而呈现更紧张的状态。因此,空间属性不仅影响到网路使用者对网路和特定讨论区的参与方式,也是网路管理人员用以维持规范、建立讨论氛围的机制。而网管人员与使用者的互动,正是形成网路文化的要素。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想像着我们使用电脑的情境...
通常,我们把电脑置放在电脑室、办公室、家中书房或者宿舍中,使用时往往是一个人单独的面对着萤幕,透过键盘或滑鼠从事工作或休闲,由于操作上的设计,电脑成为一种「个人化」的使用工具,透过电脑从事何种活动,都具有相当的私密性。事实上,八○年代由 IBM 提出的 Personal Computer(PC),虽然是作为一种商品的标示,但同时也说明了电脑作为一种个人化的「计算工具」,在人与机器的互动上(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使用电脑基本上是一种个人私密的经验。
再想像置身网路上的情境...
「连线」之后,网路将一部部孤立的「终端机」串连成能够进行沟通互动的体系,也串连起一个在萤幕面前的灵魂。在 IRC、BBS、WWW 的网路活动中,一个 ID 就代表一个坐在萤幕前活动的「人」,一部大型主机中,可能是成千上万的人在其间穿梭。看不见的空间中,到处布满着符码砖墙和数位泥灰所砌成的资讯大楼,里头纵横交错的路径通往一间间的档案室;虚拟广场里,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穿流不息,他们各据一方、自成一圈地彼此交谈、争论...一起想像那个站在 BBS 肥皂箱上拿着键盘麦克风的人...。
在台湾的网路空间中,电子布告栏(BBS)是最具社群性的项目,参与 BBS 让使用者觉得加入一种网路上的人群组合(community),一群在网路上的人透信件、张贴文章、对话等方式来参与和讨论这群人关心的事情,这些参与不论在发言量或是言说内容上,都具有相当的「公共性」,发言者也很清楚自己是在对「公众」说话。然而,吊诡的是,所有的线上活动的参与者,其实都是在各自私密的场所进行这种所谓的「公共参与」。
以 BBS 为例,我们似乎具体而微地在这种使用情境中看到「双元的空间结构」:一个是电脑网路虚拟出来「公共空间」、一个是使用者私密操作情境,而使用者在网路上活动时,其实是置身在两种不同情境的复合当中,也就是既私密又公开。这种双元的空间特性在「匿名」或「多重身份」的机制下更进一步的强化,往往造成在「幽暗处公开喊话」的诡异现象。即便发言者在网路上以真实身份示人,遵守「真实世界」中的言行规范,在网路空间的情境上,仍然存在这种双元的空间结构。
然而,一连上网路就意味着这进入「公共空间」了吗?只要连上网际网路(Internet),我们马上会发现网路上充斥着各种主机(host),包含着公用的、私人的,以及各种网路服务,像是电子布告栏(BBS)、全球资讯网(WWW)、网路新闻讨论区(News)}叺炔悴愕耐芳芄梗酝蚣频耐沸挛盘致矍╪ewsgroup)以及数量难以估计的主机,将网路切割成相互串连却也相隔的形式。在台湾的学术网路TANet上,各式的电子布告栏系统交错在其间,有相互转信连线的大站,如台大椰林风情站、中正寂寞芳心BBS站;也有不转信强调专业或地方特色的站,如「山抹微云文艺站」、「女性主义站」。不同的BBS站由于属性、定位的差异,自然会吸引不同的使用者,而各个BBS站里,又再细分成各种讨论区,不同的讨论区在板主及参与者的互动下,营造出不同的讨论风气,一个网路上的使用者除了根据喜好择取自己要看的板之外,也会从该板呈现的讨论气氛,决定自己的发言与否,或参与的型态。于是,我们看到有些讨论区,像是一个校园的广场,让各种意见在其间对话;有些讨论区像是一个交谊厅或沙龙,成为某个社群交流的圈子、而有些更小众或特定议题的讨论区,不仅参与者在其间培养了亲密的关系,整个讨论区的气氛,也像是一个私密的房间或社团的留言簿。
然而,参与在网路上的人,未必个人都有着相同的认知,而网路上的不同讨论区的区隔方式也多半不设限。因而不同的族群、性别、性格、意识型态的网路使用者很容易「越界」到另一个讨论区观看。这时,这种私密的小团体的对话,成了「他者」(others)窥探的对象,更进一步如果以异议或挑战的姿态进入讨论,也会冲击原先讨论区中培养的私密对话。八十五年十月间女性主义板的同性恋讨论区(「酷儿」Queer)1,便有某网友一再在同性恋板中发表攻击同性恋者的言词,引发平日在该板网友的不快,板主除砍信之外,也以网路上的舆论驱离该网友。当我们认为网路所提供的空间能够让弱势团体争取团结和发言空间的时候,这种空间的开放性也成为一种吊诡的两难,一方面,网路的精神即在于开放「近用」(access)的空间,发挥替代性媒体(alternative media)的公共论坛功能,而这种网路的「开放性」,是同时对大众和弱势开放的。于是,这种开放性也让不同的网路社群很容易在网路空间中遭逢。在人数众多的连线讨论区,这本是网路大众化的呈现,反映着实际的网路生态,但如果在小众或弱势所聚合的板上也遭受这种网路上的强势/多数意见不断的入侵,那么网路作为一种公共论坛,如何提供网路的弱势族群一个自在的互动空间?网路所具有的「公共性」为何?网路「公共」与「私密」领域的切割方式又该如何划定?
网路所建构起来的虚拟空间,包含了复杂的硬体设备,从个人的电脑、私人的储存设备、线缆设施、到中介的伺服器(server)、甚至代理主机(proxy server),往往一个网路上的互动,穿越了分属不同所有权的硬体设施,例如:目前许多BBS站的硬体设施是私人的,但是进出BBS站的管道,乃至于BBS架设的网路区域(domain),是属于公共的。而网路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使用者想像的延伸,一种「交感的幻觉」(consensual hallucination)2,个使用者主观地想像出来的「公共空间」可能有极大的差异,在这样复杂的结构下,如何去□清网路的公私界线成为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
本文尝试要探讨的问题即在于,网路空间中有没有「公共空间」存在的条件?如果有,网路空间的形式和特质是什么?较之于物理性的社会空间,网路空间的公空性如何界分,特别是对比于私人的空间,网路空间的公私之间如何划定?本文希望透过理论的探讨,除了对比社会空间和网路空间的差异之外,进一步□清网路中空间的公/私的区别。同时提出一种参与网路社群公共空间的实践方式。
二、空间的社会意义
在传统的空间文化研究中,「空间」(Space)即是一个意义多重而难以简单定义的语词,绝对的空间概念视空间为一个独特的、实质的、并且是实存的和经验的。相对的空间概念中,空间只是事件或事件的面相之间的关系,并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相对的空间研究认为,方向、距离、区位及区域等,都是相对空间体系下的产物,这些既不是本体,也不具有绝对性,其本身不能作为直接研究的对象。
空间被视为社会历史意义下的产物,不能单纯的化约为几何学,而必须进一步赋予经济、社会、文化上的意义。哈维(Harvey D.)更指出,对于「什么是空间?」的问题应该代之以「不同的人类实践如何创造与使用不同的空间概念?」,亦即:空间是包含在客体之中,客体只有在他本身之中包含并且表现了与其他客体的关系时,此客体才会存在:于是,空间分析变成了社会分析。哈维认为空间的概念最初基于人类的各种感官经验,而后转变为直觉的空间观,在转变的过程中,各种直觉、意象、文化形式与科学观念均相交互作用,因而,空间概念是与文化结构结合在一起的(Harvey,1989)。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归纳空间的两层意义:首先,空间概念会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类的知觉、科学目的而有所差异,也就是所谓的「多向度的空间观」。其次,理解「空间」的意义要视不同的理论目的而有所调整,并且要将这样的理解,置放在人类施为、实践的现实,从特定空间与人的互动中,寻找空间的意义。也才能体会空间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列斐伏尔(Levebvre H.)的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在人类发展与都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从「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人类生产方式的迅速扩张,以生产过程为逻辑的空间规画遂成为解读空间意义的一个取径,在这种使用价值及经济发展的思维下的空间规画,人类的施为主导了空间的形貌,自然空间(natural space)也无可挽回的逐渐消逝,尽管它仍然是社会过程的起源,但自然已经被降贬为社会生产力在其上操弄的物质了(Lefebrve,1991)。
以空间形式的改变探讨社会变迁的意义,路克(Luke T.W.)指出了空间在人类文明中的三种样态:一、有机的空间秩序(Organic Spatial Orderings),这是最原始的空间形式。二、工程的空间秩序(Engineered Spatial Orderings),人工的规画和技术,重塑了空间的呈现。三、模控的空间秩序(Cybernetic Spatial Orderings),空间形式藉由先进的大众传播、电讯科技、网路及虚拟现实等技术,重建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在人工化的电子传播中重建了空间认同,在模拟实存的空间之外,更进一步在没有实体空间的状态下,塑造了人的空间感(Luck, 1996)。莫里(Morley D.)也从直播卫星、全球影视工业等传播媒体的发达,分析了欧洲社会空间认同的转变(Morley and Robins, 1995),说明电讯科技对人们空间感、社群意识具有塑造的功能。
自贝尔(Bell, D.)提出「后工业社会」的论述以来,研究资讯科技与社会变迁的学者不乏其人,但结合资讯社会与空间文化的研究当以柯司特(Castells M.)的「资讯城市」(The Information City)最具代表性和批判性,他观察城市中生产方式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而转变,资讯处理活动成为支配的核心,决定了生产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透过电讯网路的串连,生产单位由大规模的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转化为以网路连结的分散、弹性生产,在组织管理的空间特性上,以「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取代了「地方空间」(Space of Place),流动空间不为历史与有形的地方为形式,而是以经济组织的功能逻辑来支配,透过流动空间的形成,权力的控制和压迫的状况变得片断化而且隐伏不见。阶级的认同在全球性的传播之流中变得多重而碎裂,难以从历史或地方来辨识自己的身份。因而社会运动与社群的认同也必须策略地重新连结,以对抗流动性的宰制权力。(Castells, 1989)放在以资讯传布为核心的网路空间中,我们也必须为社群参与社会运动和公共事务提出一种新的实践策略。
三、公共与私密的区分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是哈伯玛斯在<公共领域之结构性变迁>(The Structure Transforam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一书中所提的原创性模型。一方面是对十八世纪布尔乔亚公共空间的浮现、转变与解组提供史学与社会学的解释;一方面也从这个模型延伸出他对「现代性」中「理性」信仰与理想沟通情境的建立。
他定义布尔乔亚公共领域为一个历史形构,认为是在十八世纪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发展出来的,其成员是「拥有资产的男性与受过教育的贵族」,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批判性的公共讨论被维持在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力之间,成为一种中介的制度。这个讨论空间的基础在于对成员「理性」与「平等」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理性争辩要优先于不同阶级、族群的划分,因而哈伯玛斯认为公共领域是「开放的」。
哈伯玛斯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与工业化的发展,公共领域经历结构性的转变,由于国家的干预,国家与市民社会间相互渗透,使得两者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原先的公共领域被去政治化而逐渐丧失批判的基础,虽然在教育、识字率、传播的进展下,公共领域的范围更形扩大,但当其体制与晚期资本主义接合,市场规律侵入公共领域,理性/批判遂让位为商品的消费,难以再有独立批判的性格。
哈伯玛斯理论的规范性大于他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其间流露出他对现代性/理性做为一种未完成计画的乡愁(夏铸九,1994),以及对「得而复失」的「公共性」的挽回。
(二)对「公共领域」的批判
然而,这种对个言说主体的肯定,放在现存的大众传播媒介来看,就如同布西亚(Baudrillard, Jean)所言:大众媒体同时是「传播系统」又是「不沟通系统」(system of non-communication),不管是收音机广播、电视或报纸,本质上,就像是纳粹的演讲,是单向演说的法西斯式行径。哈伯玛斯的理论,事实上是受到传播系统的局限(Poster, 1994)。
进一步评估他的理论,不论是「公共领域」的模型或是理想言说情境的建立,哈伯玛斯的理论都被批评为太过理想化,忽略社会「异质」存在的事实,在强调沟通的同时,可能导致另一种「独断」。
学者 Nancy Fraster 在其<再思考公共领域>(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一文中认为,所谓「开放性」与「理想的沟通情境」,在哈伯玛斯的公共领域架构中是难以实现的(殷宝宁,1994)。例如女性、一般大众便无法进入这个「菁英」的讨论空间,进入的障碍可能是性别、财富或是种族。由于公共领域强调成员间的「平等」,因而成员间的差异就被视而不见,亦即社会上的不平等不是消失,而是被忽略。
即使如愿进入「公共领域」参与讨论,但其间的互动仍存在许多障碍,而这正是对此一言说情境最大的挑战。例如普罗大众不知道一些「学术语汇」,便难以参与学术的对话;在强势与弱势的对话中,弱势的发言也常常被强势者所打断。在这种情况下,声称这是「公共领域」便是将弱势在公共讨论的位置更形边缘化,也进一步巩固原先的宰制结构。
进一步,Fraser 质疑「公共领域」的单一性。在哈伯玛斯的观念中,各种意见的对话是整合在单一的讨论空间中。然而这种单一性的处理方式,往往对「差异」形成压抑与教条。因而更宽广的「反公共领域」(counter-public spheres)开始被提出,以强调差异、异质的公共空间对抗同质化、普遍化的公共空间,这种多元、异质的反抗形式目的在创造社会中异质性的新关系,以符合不同社群的需要。
多样化的公共领域便存在不同的价值、认同与文化型态,基于不同文化认同而进行的沟通,更能促进平等、民主的对话。也就是说,在策略上,经由认同形成各个群体的凝聚力和独立公共空间,从中凝聚「同志」感情,培养对「我群」的认同,强化边缘、弱势族群的「社群意识」,累积颠覆、挑战的力量,再透过政治活动的参与与理论批判,加入主流言说场域,以对抗宰制性的「公共空间」。
「反公共领域」或多元异质的言说空间,正是迈向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实践策略。试图「去除中心」、强调「差异」(difference)、种族性(ethnicity),不再视文本为封闭、单向的传播系统,而是在作者、文本、读者的「流动性」与「开放性」中,寻找更多的诠释位置。而这种实践的目的,其实更指向哈伯玛斯的沟通理型,符合他对开放、尊重的期待。
在传统媒体形式的压制环境中,Enzensberger 曾提出「破」媒体的策略,强调由人民角度出发,解放媒体的使用,是个主体都具备「文化游击战」单兵作战的能力,其实践的方式是使用小众媒体、地下电台、call in 节目等,基本上,是在单向的传播中,寻求「另类」、「反向」发言的机会(Poster,1994)。
由于BBS架站的成本低廉,系统维护与增开讨论区的工作也比较简便,因此,电脑网路、BBS可以说是较容易近用的媒介。亦即不同意见、认同以及差异性的团体都比较容易在此找到抒发、沟通的舞台,藉以联络情谊、增进「同志」感情。而这可以被视为「反公共领域」理论中提倡多元、异质论述空间的体现。
(三)私密性的概念
封闭或区隔的空间,能够形成一个边界,阻止他人的入侵。阿特曼(Altman)对私密(privacy)下了定义:私密是对他人接近自我或团体进行有选择的控制(selective control of access)。所以,私密不必然意味着要把他人赶出去,它是个人用以控制与何人互动,以及何时和如何发生互动的边界控制过程(McAndrew,1993:122)
而私密的状态与需求,根据 Westin 所提可以包含四点:1. 独处(solitude):与他人隔离并摆脱其他人观看的状态;2. 亲密(intimacy):与某些特定的人(如朋友、配偶、亲人)在一起,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3. 匿名(anonymity):即使与群众接近或暴露于公开场合,仍能免于被人认出与监督的状态;4. 保留(reserve):使用心里的隔障以控制不需要的闯入,或是保留自己的消息,限制与他人的传播或宣扬(Mcandrew,1993:122-123)。
从上述四个状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网路上一些标榜区域或专业特色的BBS站或讨论区,透过一些宣示(如开板政策)、限制近用权限、竖立隔障(如砍信、发动舆论压力)等方式,维持小众或特定族群的私密对话。而网路的「匿名」环境及网管人员的管理权力,则是维持网路特定空间私密属性的重要机制。
四、网路空间的特质
(一)网路空间的界定
探讨网路空间Cyberspace,我们可以从其字首Cyber溯源,这个字头来自「模控学」cybernetics。根据韦柏司特新世界字典,它是在一九四八年由Norbert Wiener 从古希腊文「舵手」 Κυβερνητηζ转化而来,指的是研究数位系统和人类神经系统间的关系的学科。
Cyberspace这个字的出现,是在1984年美国科幻小说家吉布森(Gibson W.)在其小说Neuromancer(「神经异魔」)3。在吉布森的想像中,未来世界是一个人类神经系统和电讯网路系统完全结合的状态,科技进化到人类可以用无所不在的「网路」进行沟通,人的意志穿梭在一个个绵密的网路中,实体空间中的互动、接触完全被人工虚拟世界中的符码所取代,人与人的互动遂建构在一个由「交感的幻觉」所形成的「虚拟世界」中。小说中的神经网路当然还没有成真,但随着电脑网路世界的扩张,八○年代末期的Hacker、MUD文化已经把这个生活中的另一个「世界」类比成Cyberspace。要精确地定义Cyberspace非常的困难,一方面这是一个尚在发展的「空间」,并随着资讯科技快速的发展,不断在转化其面貌;一方面,随着电脑和网路使用人口的增加,不断变迁的网路文化也一直在重塑网路空间的特质。
根据班乃迪克(Benedikt M.)在所编着的Cyberspace:First steps书中描述:Cyberspace包含了二维(2D)到三维(3D)的「图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s, GDI)、网路科技(network)、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 VR)、多媒体(multimedia)、资料库、网际的超连接(hyperlink)} .等电脑技术和形式(Benedikt,1991)。在中文字意的掌握上,不应偏狭地定义在「电脑」或「网路」,国内尝试对Cyberspace做的翻译包括有「网路空间」、「电脑时空」、「网路虚拟空间」、「异度时空」等,甚至几乎将之等同于现在热门的「网际网路」(Internet),而概称「电脑网路」。其中,虽然「异度时空」颇能符合吉布森小说原意以及Cyberspace概念的丰富性,然而,由于本文讨论的Cyberspace焦点放在Internet架构下的「台湾学术网路」TANet的环境中,为分析其空间性格,所以在中文说明上,采用「网路空间」的翻译。
在传统的空间文化研究中,「空间」(Space)即是一个意义多重而难以简单定义的语词,绝对的空间概念视空间为一个独特的、实质的、并且是实存的和经验的。相对的空间概念中,空间只是事件或事件的面相之间的关系,并且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相对的空间研究认为,方向、距离、区位及区域等,都是相对空间体系下的产物,这些既不是本体,也不具有绝对性,其本身不能作为直接研究的对象。
空间被视为社会历史意义下的产物,不能单纯的化约为几何学,而必须进一步赋予经济、社会、文化上的意义。哈维(Harvey D.)更指出,对于「什么是空间?」的问题应该代之以「不同的人类实践如何创造与使用不同的空间概念?」,亦即:空间是包含在客体之中,客体只有在他本身之中包含并且表现了与其他客体的关系时,此客体才会存在:于是,空间分析变成了社会分析。哈维认为空间的概念最初基于人类的各种感官经验,而后转变为直觉的空间观,在转变的过程中,各种直觉、意象、文化形式与科学观念均相交互作用,因而,空间概念是与文化结构结合在一起的(Harvey,1989)。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归纳空间的两层意义:首先,空间概念会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类的知觉、科学目的而有所差异,也就是所谓的「多向度的空间观」。其次,理解「空间」的意义要视不同的理论目的而有所调整,并且要将这样的理解,置放在人类施为、实践的现实,从特定空间与人的互动中,寻找空间的意义。也才能体会空间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列斐伏尔(Levebvre H.)的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指出,在人类发展与都市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从「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人类生产方式的迅速扩张,以生产过程为逻辑的空间规画遂成为解读空间意义的一个取径,在这种使用价值及经济发展的思维下的空间规画,人类的施为主导了空间的形貌,自然空间(natural space)也无可挽回的逐渐消逝,尽管它仍然是社会过程的起源,但自然已经被降贬为社会生产力在其上操弄的物质了(Lefebrve,1991)。
以空间形式的改变探讨社会变迁的意义,路克(Luke T.W.)指出了空间在人类文明中的三种样态:一、有机的空间秩序(Organic Spatial Orderings),这是最原始的空间形式。二、工程的空间秩序(Engineered Spatial Orderings),人工的规画和技术,重塑了空间的呈现。三、模控的空间秩序(Cybernetic Spatial Orderings),空间形式藉由先进的大众传播、电讯科技、网路及虚拟现实等技术,重建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在人工化的电子传播中重建了空间认同,在模拟实存的空间之外,更进一步在没有实体空间的状态下,塑造了人的空间感(Luck, 1996)。莫里(Morley D.)也从直播卫星、全球影视工业等传播媒体的发达,分析了欧洲社会空间认同的转变(Morley and Robins, 1995),说明电讯科技对人们空间感、社群意识具有塑造的功能。
自贝尔(Bell, D.)提出「后工业社会」的论述以来,研究资讯科技与社会变迁的学者不乏其人,但结合资讯社会与空间文化的研究当以柯司特(Castells M.)的「资讯城市」(The Information City)最具代表性和批判性,他观察城市中生产方式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而转变,资讯处理活动成为支配的核心,决定了生产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透过电讯网路的串连,生产单位由大规模的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转化为以网路连结的分散、弹性生产,在组织管理的空间特性上,以「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取代了「地方空间」(Space of Place),流动空间不为历史与有形的地方为形式,而是以经济组织的功能逻辑来支配,透过流动空间的形成,权力的控制和压迫的状况变得片断化而且隐伏不见。阶级的认同在全球性的传播之流中变得多重而碎裂,难以从历史或地方来辨识自己的身份。因而社会运动与社群的认同也必须策略地重新连结,以对抗流动性的宰制权力。(Castells, 1989)放在以资讯传布为核心的网路空间中,我们也必须为社群参与社会运动和公共事务提出一种新的实践策略。
三、公共与私密的区分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是哈伯玛斯在<公共领域之结构性变迁>(The Structure Transforam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一书中所提的原创性模型。一方面是对十八世纪布尔乔亚公共空间的浮现、转变与解组提供史学与社会学的解释;一方面也从这个模型延伸出他对「现代性」中「理性」信仰与理想沟通情境的建立。
他定义布尔乔亚公共领域为一个历史形构,认为是在十八世纪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发展出来的,其成员是「拥有资产的男性与受过教育的贵族」,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种批判性的公共讨论被维持在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力之间,成为一种中介的制度。这个讨论空间的基础在于对成员「理性」与「平等」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理性争辩要优先于不同阶级、族群的划分,因而哈伯玛斯认为公共领域是「开放的」。
哈伯玛斯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与工业化的发展,公共领域经历结构性的转变,由于国家的干预,国家与市民社会间相互渗透,使得两者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原先的公共领域被去政治化而逐渐丧失批判的基础,虽然在教育、识字率、传播的进展下,公共领域的范围更形扩大,但当其体制与晚期资本主义接合,市场规律侵入公共领域,理性/批判遂让位为商品的消费,难以再有独立批判的性格。
哈伯玛斯理论的规范性大于他对社会历史的分析,其间流露出他对现代性/理性做为一种未完成计画的乡愁(夏铸九,1994),以及对「得而复失」的「公共性」的挽回。
(二)对「公共领域」的批判
然而,这种对个言说主体的肯定,放在现存的大众传播媒介来看,就如同布西亚(Baudrillard, Jean)所言:大众媒体同时是「传播系统」又是「不沟通系统」(system of non-communication),不管是收音机广播、电视或报纸,本质上,就像是纳粹的演讲,是单向演说的法西斯式行径。哈伯玛斯的理论,事实上是受到传播系统的局限(Poster, 1994)。
进一步评估他的理论,不论是「公共领域」的模型或是理想言说情境的建立,哈伯玛斯的理论都被批评为太过理想化,忽略社会「异质」存在的事实,在强调沟通的同时,可能导致另一种「独断」。
学者 Nancy Fraster 在其<再思考公共领域>(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一文中认为,所谓「开放性」与「理想的沟通情境」,在哈伯玛斯的公共领域架构中是难以实现的(殷宝宁,1994)。例如女性、一般大众便无法进入这个「菁英」的讨论空间,进入的障碍可能是性别、财富或是种族。由于公共领域强调成员间的「平等」,因而成员间的差异就被视而不见,亦即社会上的不平等不是消失,而是被忽略。
即使如愿进入「公共领域」参与讨论,但其间的互动仍存在许多障碍,而这正是对此一言说情境最大的挑战。例如普罗大众不知道一些「学术语汇」,便难以参与学术的对话;在强势与弱势的对话中,弱势的发言也常常被强势者所打断。在这种情况下,声称这是「公共领域」便是将弱势在公共讨论的位置更形边缘化,也进一步巩固原先的宰制结构。
进一步,Fraser 质疑「公共领域」的单一性。在哈伯玛斯的观念中,各种意见的对话是整合在单一的讨论空间中。然而这种单一性的处理方式,往往对「差异」形成压抑与教条。因而更宽广的「反公共领域」(counter-public spheres)开始被提出,以强调差异、异质的公共空间对抗同质化、普遍化的公共空间,这种多元、异质的反抗形式目的在创造社会中异质性的新关系,以符合不同社群的需要。
多样化的公共领域便存在不同的价值、认同与文化型态,基于不同文化认同而进行的沟通,更能促进平等、民主的对话。也就是说,在策略上,经由认同形成各个群体的凝聚力和独立公共空间,从中凝聚「同志」感情,培养对「我群」的认同,强化边缘、弱势族群的「社群意识」,累积颠覆、挑战的力量,再透过政治活动的参与与理论批判,加入主流言说场域,以对抗宰制性的「公共空间」。
「反公共领域」或多元异质的言说空间,正是迈向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的实践策略。试图「去除中心」、强调「差异」(difference)、种族性(ethnicity),不再视文本为封闭、单向的传播系统,而是在作者、文本、读者的「流动性」与「开放性」中,寻找更多的诠释位置。而这种实践的目的,其实更指向哈伯玛斯的沟通理型,符合他对开放、尊重的期待。
在传统媒体形式的压制环境中,Enzensberger 曾提出「破」媒体的策略,强调由人民角度出发,解放媒体的使用,是个主体都具备「文化游击战」单兵作战的能力,其实践的方式是使用小众媒体、地下电台、call in 节目等,基本上,是在单向的传播中,寻求「另类」、「反向」发言的机会(Poster,1994)。
由于BBS架站的成本低廉,系统维护与增开讨论区的工作也比较简便,因此,电脑网路、BBS可以说是较容易近用的媒介。亦即不同意见、认同以及差异性的团体都比较容易在此找到抒发、沟通的舞台,藉以联络情谊、增进「同志」感情。而这可以被视为「反公共领域」理论中提倡多元、异质论述空间的体现。
(三)私密性的概念
封闭或区隔的空间,能够形成一个边界,阻止他人的入侵。阿特曼(Altman)对私密(privacy)下了定义:私密是对他人接近自我或团体进行有选择的控制(selective control of access)。所以,私密不必然意味着要把他人赶出去,它是个人用以控制与何人互动,以及何时和如何发生互动的边界控制过程(McAndrew,1993:122)
而私密的状态与需求,根据 Westin 所提可以包含四点:1. 独处(solitude):与他人隔离并摆脱其他人观看的状态;2. 亲密(intimacy):与某些特定的人(如朋友、配偶、亲人)在一起,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3. 匿名(anonymity):即使与群众接近或暴露于公开场合,仍能免于被人认出与监督的状态;4. 保留(reserve):使用心里的隔障以控制不需要的闯入,或是保留自己的消息,限制与他人的传播或宣扬(Mcandrew,1993:122-123)。
从上述四个状态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网路上一些标榜区域或专业特色的BBS站或讨论区,透过一些宣示(如开板政策)、限制近用权限、竖立隔障(如砍信、发动舆论压力)等方式,维持小众或特定族群的私密对话。而网路的「匿名」环境及网管人员的管理权力,则是维持网路特定空间私密属性的重要机制。
四、网路空间的特质
(一)网路空间的界定
探讨网路空间Cyberspace,我们可以从其字首Cyber溯源,这个字头来自「模控学」cybernetics。根据韦柏司特新世界字典,它是在一九四八年由Norbert Wiener 从古希腊文「舵手」 Κυβερνητηζ转化而来,指的是研究数位系统和人类神经系统间的关系的学科。
Cyberspace这个字的出现,是在1984年美国科幻小说家吉布森(Gibson W.)在其小说Neuromancer(「神经异魔」)3。在吉布森的想像中,未来世界是一个人类神经系统和电讯网路系统完全结合的状态,科技进化到人类可以用无所不在的「网路」进行沟通,人的意志穿梭在一个个绵密的网路中,实体空间中的互动、接触完全被人工虚拟世界中的符码所取代,人与人的互动遂建构在一个由「交感的幻觉」所形成的「虚拟世界」中。小说中的神经网路当然还没有成真,但随着电脑网路世界的扩张,八○年代末期的Hacker、MUD文化已经把这个生活中的另一个「世界」类比成Cyberspace。要精确地定义Cyberspace非常的困难,一方面这是一个尚在发展的「空间」,并随着资讯科技快速的发展,不断在转化其面貌;一方面,随着电脑和网路使用人口的增加,不断变迁的网路文化也一直在重塑网路空间的特质。
根据班乃迪克(Benedikt M.)在所编着的Cyberspace:First steps书中描述:Cyberspace包含了二维(2D)到三维(3D)的「图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s, GDI)、网路科技(network)、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 VR)、多媒体(multimedia)、资料库、网际的超连接(hyperlink)} .等电脑技术和形式(Benedikt,1991)。在中文字意的掌握上,不应偏狭地定义在「电脑」或「网路」,国内尝试对Cyberspace做的翻译包括有「网路空间」、「电脑时空」、「网路虚拟空间」、「异度时空」等,甚至几乎将之等同于现在热门的「网际网路」(Internet),而概称「电脑网路」。其中,虽然「异度时空」颇能符合吉布森小说原意以及Cyberspace概念的丰富性,然而,由于本文讨论的Cyberspace焦点放在Internet架构下的「台湾学术网路」TANet的环境中,为分析其空间性格,所以在中文说明上,采用「网路空间」的翻译。
(二)网路空间的公共性
以公共领域的架构,检视电脑网路的生态,我们会发现,这个二十世纪末的「公共空间」,彷佛是十八世纪「布尔乔亚公共领域」的再现,只不过其中的成员从「资产阶级」转变成「电脑新贵」。
相对于布尔乔亚的公共领域,网路做为一个公共空间,其实是对应着特定的族群,也就是目前使用网路的主要人口(以台湾为例:国立大学、理工学院、男性、具备电脑技术…)。在网路普及化的历史过程中,我们是要将这种成员结构视为初期的现象,还是网路社群的结构特徵?
在谈面对新科技的策略之前,恐怕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电脑网路的传播,是否偏袒特定对象、特定族群?从前述的网路使用者人口特质中,我们有理由忧虑,网路传播可能充斥顺应这个族群的文化特质。这也是我们在面对这种新传播形式,首先必须解构和批判的。
因此,在讨论网路做为一种「公共领域」时,我们必须先□清两个问题层次,首先是网路做为社会中一种发言管道,对个社会成员所具备的公共性意义。其次是网路做为一种新的传播管道,对参与其中的成员而言,是否提供了更理想的言说情境。
第一个层次,也就是广义、普遍性的公共领域,涉及到网路普及的程度,由于现在台湾乃至于全世界的网路使用尚在初期应用的阶段,实际的使用族群与社会中的普及程度都还停留在特定阶层,因此,对社会而言,网路的使用,不过是提供另一种传播管道,而且是特定的使用族群,对一般人而言,更不具公共性的意义。
第二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定义而言,能够使用网路的「先行者」,在网路上的确面对一个论述的「空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网路做为一种传播工具的特徵,以及电脑中介传播的言说情境,从中评估做为一种新的「公共领域」的形式和特质,而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在虚拟空间中,人们透过萤幕上的文字、符号进行沟通,不同于「面对面」的谈话,我看看不到对方的长相,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只能根据有限的「线索」判断对方的网路位置,因此举凡肤色、年龄、国籍、种族甚至性别,在网路上几乎失去意义,也极难求证。这种沟通情境有助于消除既有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创造一个较为公平的发言形式。而这毋宁是有利于公共领域的建构的。
网路BBS上独特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任何人只要通过「注册」的手续,在几乎没有「门槛」限制的情况下,就可以自由发言,参与讨论。而意义是在符号、文字的沟通互动中逐渐协商形成的。也就是说,网路上言论的「意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者」根据先前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读者」解读之后立刻可以选择发言位置,提出不同程度的回应,不管「读者」的回应是否掌握作者的意义,原作者或相同立场的人,随时可以进行再诠释与再回应,而这种持续沟通的情境,是其他媒体不容易做到的。
在这种情境中,参与者都处于互动的诠释过程,虽然参与者都受到「传播环境」,也就是电脑网路系统的制约,但相对于其他媒体,观众或参与者却拥有相对的「主动性」去「塑造」或「再塑造」这个传播情境。从这个角度观察网路上个体与社会系统的互动,颇能体现当代德国批判社会学家Giddens的社会互动观点,也符合理想沟通情境的开放特质。
虽然电脑网路这种互动性可以以 Call in 电台的参与性为类比,但受制于频道的有限、节目时间、Call in 人数等限制,电台节目未若电脑网路的开放程度。国内资讯学者同时也是资深网管人员陈年兴就指出,电脑网路的论坛(讨论区)具有:
开放性:接近使用(access)的便利,可说是对任何来光临的人开放。
广泛性:探讨的议题,由软性到硬性、由学术到休闲、由主流到非主流,可以对不同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
即时性:透过电讯的传送,贴到BBS上的信件几乎随传随贴,可以立即传播出去。
多面性:针对相同的主题,因着讨论社群的差异,还可以在细分为不同面向的讨论,如政治板中尚有三党各自的讨论区,职棒的讨论区中,为了避免各队球迷的争执,也往往再细分为各队球迷的讨论区。
(三)网路空间的公私划分
当网路被切割成一个一个BBS站时,BBS站为了凸显自己的特色,往往会标榜专业性(如文艺站、音乐站、女性主义站)、地域性(如中山大学南风BBS站、各校或各系所架设的BBS站),从而吸引不同兴趣、特质或地域的网友加入,这些基于某些共同点的网友所聚合成的讨论区,逐渐赋予各个活动空间特定的文化。同样的,成千上万的BBS和News的讨论区,更细密的把网路社群依讨论兴趣切割成更小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对内有极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则有相当的排他性和规范限制,也就是说,各种讨论区内呈现一定程度的同质性,而整个网路空间呈现极高的异质性。此间的异质可能呈现着二元或多元的区隔,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如果简约地划分,可能有特定「文化菁英」和「普罗大众」的分别,「女性主义者」和「父权意识者」的对立、四党一派支持者的区隔4、各队职棒球迷的分野} .。也就是网路的讨论社群区隔,基本上也反映了社会中多元异质的社群聚合状况,然而,在资本主义运作的空间配置中,特别在大都会的空间中,因着居住和舒适的要求而分化,随着收入、教育和职业而区分,并象徵性的转化为社会威望。柯司特(Castells)区分了三种社会空间分化的模型:分别是:一、前工业时期各种社会阶层混居,二、工业化都市的空间分化,三、大都会的进一步区隔。特别在高度发展的工业城市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已经分占都会的不同区域,其差距进一步被强化,同时,各种社区也因着区域性的管理制度不同,而更强化了彼此间制度上的藩篱(Castells,1989)。Harvey则认为城市里各地区相连的接缝地带,乃是一切行动公开的地方,在这些过渡的边缘地带,具有相当潜在的爆发力,若是为了防止在这些地区所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封闭这些城市中的交接边缘,则各种差异将无法互动。
(四)网路空间的区位生态紧张
从这个空间区隔的观点,网路空间被使用者划分为一个一个相互区隔的站、板或谈话室(Chat room),将各种族群、使用型态的使用者区分在不同的区域中,然而这种区分没有实体空间的障碍,没有强制性的,一般而言,几乎没有进入的门槛,这固然容易让各种差异在网路上遭逢、有助不同阶层、族群间的对话。但也更容易引起不同族群间的紧张关系。
人文区位学在讨论地理区的交接时,提出了「区位生态紧张」的(ecotone)的观点,亦即:在一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生活社区之间存在着一块过渡地带,在这个交界地带各种生物族类或种族间,常会有激动或紧张的情势,在这种生态紧张的地区研究发现,可以观察最大族群的动物族群极复杂的互动关系,就像一片树林与草地的交界处,比单一树林或是草原有更多的生态互动(杨懋春,1983)。
五、网路中公共与私密的想像(代结论)
不断创新的资讯和电讯传播科技,提高了媒体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媒体使用的互动性,也打破了传统社会空间中的地域感知和界线。特别是电脑网路空间结构,让人在内外公私之间,将「场所」和「空间」的公共性混淆了。
从空间文化的论述中,我们体认空间一种被社会权力再结构的产物,公领域与私领域的区隔体现了社会权力的分布以及族群在空间上的隔离。网路空间所提供的形式,也绝非一个均质化的公共场域,而是反映了社会中多元异质的族群文化。但区位生态的紧张关系表现在网路上却呈现更高度的紧张状况:一方面网路特性赋予了弱势族群、小众文化聚合和团结的有利空间,让弱势族群得以在网路的主流文化中,联系同志情感、建立亲密的对话空间;一方面这样被塑造出来的私密空间却在网路上极容易被窥探和干扰,影响了原本私密的属性,实体社会中的「区位紧张关系」在区域隔阂形式较弱的网路讨论区,更容易发生不同网路社群间的紧张关系。
网路上的一般参与者以及各个讨论区、站台的管理人员,如何回应这样一种公私交叠的网路空间特性。这是本文希望透过进一步的网路田野调查来获知的。
从上述粗糙的思考中,本文也发现在网路空间的思考上,使用介面端的空间形式,包含个人电脑置放的场所,公共上线的地点,如「网路咖啡屋」、学校计算机中心甚至日益普及的笔记电脑、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都逐渐成为进入网路空间的「入口」,在网路空间迅速扩张,而电脑也从单纯的「计算工具」转为当代重要的「文化工具」时,对各种网路空间的「入口」进行各种空间情境上、文化上的研究甚至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本文认为将是极丰富的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在资讯社会的论述中,如何结合都市空间的规画与电讯网路的发展,以提高市民更高度的公共参与及多元文化的呈现相信是都市空间规画人员将面临的挑战。
再回到网路上,相对于主流媒体和公共空间,替代性的使用网路,可以形塑各种异质、另类的发言空间,然而当网路上的权力阶层化以另一种资本形式在累积、甚至扩大网路阶层鸿沟时,当个别的族群依其特定利益,划定网路空间范围时,除了使网路产生「网路公共领域的私有化」的隐忧之外,也将使网路再度面对发达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威胁。
以公共领域的架构,检视电脑网路的生态,我们会发现,这个二十世纪末的「公共空间」,彷佛是十八世纪「布尔乔亚公共领域」的再现,只不过其中的成员从「资产阶级」转变成「电脑新贵」。
相对于布尔乔亚的公共领域,网路做为一个公共空间,其实是对应着特定的族群,也就是目前使用网路的主要人口(以台湾为例:国立大学、理工学院、男性、具备电脑技术…)。在网路普及化的历史过程中,我们是要将这种成员结构视为初期的现象,还是网路社群的结构特徵?
在谈面对新科技的策略之前,恐怕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电脑网路的传播,是否偏袒特定对象、特定族群?从前述的网路使用者人口特质中,我们有理由忧虑,网路传播可能充斥顺应这个族群的文化特质。这也是我们在面对这种新传播形式,首先必须解构和批判的。
因此,在讨论网路做为一种「公共领域」时,我们必须先□清两个问题层次,首先是网路做为社会中一种发言管道,对个社会成员所具备的公共性意义。其次是网路做为一种新的传播管道,对参与其中的成员而言,是否提供了更理想的言说情境。
第一个层次,也就是广义、普遍性的公共领域,涉及到网路普及的程度,由于现在台湾乃至于全世界的网路使用尚在初期应用的阶段,实际的使用族群与社会中的普及程度都还停留在特定阶层,因此,对社会而言,网路的使用,不过是提供另一种传播管道,而且是特定的使用族群,对一般人而言,更不具公共性的意义。
第二个层次,也就是狭义的定义而言,能够使用网路的「先行者」,在网路上的确面对一个论述的「空间」。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网路做为一种传播工具的特徵,以及电脑中介传播的言说情境,从中评估做为一种新的「公共领域」的形式和特质,而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在虚拟空间中,人们透过萤幕上的文字、符号进行沟通,不同于「面对面」的谈话,我看看不到对方的长相,也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只能根据有限的「线索」判断对方的网路位置,因此举凡肤色、年龄、国籍、种族甚至性别,在网路上几乎失去意义,也极难求证。这种沟通情境有助于消除既有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创造一个较为公平的发言形式。而这毋宁是有利于公共领域的建构的。
网路BBS上独特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任何人只要通过「注册」的手续,在几乎没有「门槛」限制的情况下,就可以自由发言,参与讨论。而意义是在符号、文字的沟通互动中逐渐协商形成的。也就是说,网路上言论的「意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者」根据先前的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读者」解读之后立刻可以选择发言位置,提出不同程度的回应,不管「读者」的回应是否掌握作者的意义,原作者或相同立场的人,随时可以进行再诠释与再回应,而这种持续沟通的情境,是其他媒体不容易做到的。
在这种情境中,参与者都处于互动的诠释过程,虽然参与者都受到「传播环境」,也就是电脑网路系统的制约,但相对于其他媒体,观众或参与者却拥有相对的「主动性」去「塑造」或「再塑造」这个传播情境。从这个角度观察网路上个体与社会系统的互动,颇能体现当代德国批判社会学家Giddens的社会互动观点,也符合理想沟通情境的开放特质。
虽然电脑网路这种互动性可以以 Call in 电台的参与性为类比,但受制于频道的有限、节目时间、Call in 人数等限制,电台节目未若电脑网路的开放程度。国内资讯学者同时也是资深网管人员陈年兴就指出,电脑网路的论坛(讨论区)具有:
开放性:接近使用(access)的便利,可说是对任何来光临的人开放。
广泛性:探讨的议题,由软性到硬性、由学术到休闲、由主流到非主流,可以对不同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
即时性:透过电讯的传送,贴到BBS上的信件几乎随传随贴,可以立即传播出去。
多面性:针对相同的主题,因着讨论社群的差异,还可以在细分为不同面向的讨论,如政治板中尚有三党各自的讨论区,职棒的讨论区中,为了避免各队球迷的争执,也往往再细分为各队球迷的讨论区。
(三)网路空间的公私划分
当网路被切割成一个一个BBS站时,BBS站为了凸显自己的特色,往往会标榜专业性(如文艺站、音乐站、女性主义站)、地域性(如中山大学南风BBS站、各校或各系所架设的BBS站),从而吸引不同兴趣、特质或地域的网友加入,这些基于某些共同点的网友所聚合成的讨论区,逐渐赋予各个活动空间特定的文化。同样的,成千上万的BBS和News的讨论区,更细密的把网路社群依讨论兴趣切割成更小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对内有极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外则有相当的排他性和规范限制,也就是说,各种讨论区内呈现一定程度的同质性,而整个网路空间呈现极高的异质性。此间的异质可能呈现着二元或多元的区隔,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如果简约地划分,可能有特定「文化菁英」和「普罗大众」的分别,「女性主义者」和「父权意识者」的对立、四党一派支持者的区隔4、各队职棒球迷的分野} .。也就是网路的讨论社群区隔,基本上也反映了社会中多元异质的社群聚合状况,然而,在资本主义运作的空间配置中,特别在大都会的空间中,因着居住和舒适的要求而分化,随着收入、教育和职业而区分,并象徵性的转化为社会威望。柯司特(Castells)区分了三种社会空间分化的模型:分别是:一、前工业时期各种社会阶层混居,二、工业化都市的空间分化,三、大都会的进一步区隔。特别在高度发展的工业城市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已经分占都会的不同区域,其差距进一步被强化,同时,各种社区也因着区域性的管理制度不同,而更强化了彼此间制度上的藩篱(Castells,1989)。Harvey则认为城市里各地区相连的接缝地带,乃是一切行动公开的地方,在这些过渡的边缘地带,具有相当潜在的爆发力,若是为了防止在这些地区所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封闭这些城市中的交接边缘,则各种差异将无法互动。
(四)网路空间的区位生态紧张
从这个空间区隔的观点,网路空间被使用者划分为一个一个相互区隔的站、板或谈话室(Chat room),将各种族群、使用型态的使用者区分在不同的区域中,然而这种区分没有实体空间的障碍,没有强制性的,一般而言,几乎没有进入的门槛,这固然容易让各种差异在网路上遭逢、有助不同阶层、族群间的对话。但也更容易引起不同族群间的紧张关系。
人文区位学在讨论地理区的交接时,提出了「区位生态紧张」的(ecotone)的观点,亦即:在一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生活社区之间存在着一块过渡地带,在这个交界地带各种生物族类或种族间,常会有激动或紧张的情势,在这种生态紧张的地区研究发现,可以观察最大族群的动物族群极复杂的互动关系,就像一片树林与草地的交界处,比单一树林或是草原有更多的生态互动(杨懋春,1983)。
五、网路中公共与私密的想像(代结论)
不断创新的资讯和电讯传播科技,提高了媒体内容的丰富性,增加了媒体使用的互动性,也打破了传统社会空间中的地域感知和界线。特别是电脑网路空间结构,让人在内外公私之间,将「场所」和「空间」的公共性混淆了。
从空间文化的论述中,我们体认空间一种被社会权力再结构的产物,公领域与私领域的区隔体现了社会权力的分布以及族群在空间上的隔离。网路空间所提供的形式,也绝非一个均质化的公共场域,而是反映了社会中多元异质的族群文化。但区位生态的紧张关系表现在网路上却呈现更高度的紧张状况:一方面网路特性赋予了弱势族群、小众文化聚合和团结的有利空间,让弱势族群得以在网路的主流文化中,联系同志情感、建立亲密的对话空间;一方面这样被塑造出来的私密空间却在网路上极容易被窥探和干扰,影响了原本私密的属性,实体社会中的「区位紧张关系」在区域隔阂形式较弱的网路讨论区,更容易发生不同网路社群间的紧张关系。
网路上的一般参与者以及各个讨论区、站台的管理人员,如何回应这样一种公私交叠的网路空间特性。这是本文希望透过进一步的网路田野调查来获知的。
从上述粗糙的思考中,本文也发现在网路空间的思考上,使用介面端的空间形式,包含个人电脑置放的场所,公共上线的地点,如「网路咖啡屋」、学校计算机中心甚至日益普及的笔记电脑、个人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都逐渐成为进入网路空间的「入口」,在网路空间迅速扩张,而电脑也从单纯的「计算工具」转为当代重要的「文化工具」时,对各种网路空间的「入口」进行各种空间情境上、文化上的研究甚至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本文认为将是极丰富的研究领域。更进一步,在资讯社会的论述中,如何结合都市空间的规画与电讯网路的发展,以提高市民更高度的公共参与及多元文化的呈现相信是都市空间规画人员将面临的挑战。
再回到网路上,相对于主流媒体和公共空间,替代性的使用网路,可以形塑各种异质、另类的发言空间,然而当网路上的权力阶层化以另一种资本形式在累积、甚至扩大网路阶层鸿沟时,当个别的族群依其特定利益,划定网路空间范围时,除了使网路产生「网路公共领域的私有化」的隐忧之外,也将使网路再度面对发达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威胁。
注
1 同性恋讨论区「酷儿板」位在女性主义站(IP:140.114.98.108),queer板在十月间曾有一位异性恋者进入发言,另原本在该版的使用者极度不快,板主及其他使用者在屡劝不听及发言反制无效后,决定采取「砍信」的措施,但后续又引发「砍信」是否适当以及有没有进一步驱离措施(如将该注册「帐号」ID停权)。
2 小说家吉布森(Gibson)在Neuromancer「神经异魔」中描述Cyberspace:一种由遍布在个国家,数以百万的电脑使用者天所体验的「交感的幻觉」...从人类电脑系统中的资料库化约成的图像,无法想像的复杂,串连了心灵以及星罗棋布的资料在一个没有空间的场所...(Kellner, 1995)。
3 本书中文尚无翻译,国内小说家洪凌曾在其文章中提及该书,采用「神经异魔」的中文译名。
4 台湾学术网路上的政治讨论区,除了连线的政治版之外,随着国内政治生态的变迁,已经分别有民进党、******、新党、建国党、无党籍政治支持者专属的讨论区。
参考书目
王志弘 编译
1995 公共空间的私人用途、观看城市、社会运动与资讯城市,空间与社会理论翻译文选,台北。
唐维敏
1994 破媒体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思考,当代,106:28-43
夏铸九
1994a (重)建构公共空间-理论的反省,《台湾社会学研究季刊》16:21-54
夏铸九、王志弘 编译
1994 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
殷宝宁
1994 一个女性主义公共领域的出现,宣读于:「女性与新闻传播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主办,1994年。
陈弘儒
1996 私密的喧哗:公厕涂鸦之言词行动分析,嘉义:中正大学电传所硕士论文
Baym, Nancy K.
1995 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Steven G. Jones (eds) CyberSociety, , Thousand Oaks: Sage, pp. 138-163
Benedikt, M.(Ed.)
1991 Cyberspace: First step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ixth printing
Cherny, Lynn
1994 Gender Differences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y To appear in Proceedings of the Berkeley Conference on Women and Language URL ~
Csetells, Manuel.
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 Oxford: Blackwell.
Escobar, Arturo
1994 Welcome to Cyberia:Note on the Anthropology of Cyberculture,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35, No 3, June 1994:211-231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erring, Susan. C.
1993 Gender and democrac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Online}, 3. Available e-mail: listserv@rpitsvm Message: GET HERRING V3N293
Hiltz, S. R., & Turoff, M.
1993 The network n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 (Revised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Jones, Steven G.(eds)
1995 Cybersociety :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California:Sage
Kellner, D.
1995 Media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Kollock, Peter & Marc Smith.
1994 Managing the Virtual Commons: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omputer Communities U.C.L.A. [Online]
Lane,Elizabeth L.
1994 Discourse and Distor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Electronic text(elane3@)
Lefebrve, Henri.(tr. Donald Nicholson-Smith)
1991 [1974].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uck, Timothy W.
1996 Identity, Meaning and Globalization: Detraditionalization in Postmodrn Space-time Compression, in Hellas, P. ,Lash S. & Morris P.(eds) Detraditionalization, Cambridge MA:Blackwell
McAndrew, Francis T
1993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acific Grove, Galif:Brooks/Cole
Meyowitz, J.
1994 Media Theory, in D Crowley & D. Mitchell(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London:Polity, pp.50-77
Mitchell William J.
1995 City of Bits:Space, Place and the Infobahn, MIT Press: Cambridge, MA. Website at .
Morley D. & Robins K.
1995 Spaces of Identity: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ge
Negroponte, Nicolas. 齐若兰译
1995 数位革命,台北:天下
Poster, Mark
1990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Poststructuralism and Social Contex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唐维敏译第二代媒体世代-资讯高速公路的互连,当代,106:8-27
Reid, Elizabeth M.
1991 Electropolis: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On Internet Relay Chat [Online]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Robert Scholes,刘豫译
1973 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文学结构主义,台北:远流
Smith, Marc A.
1992 Voices from the WELL:The Logic of the Virtual Commons. Master‘s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C.L.A. URL ftp://pub/Publications/CuD/Papers/voices-well
Soja, Edward.
1989 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 Verso.
1 同性恋讨论区「酷儿板」位在女性主义站(IP:140.114.98.108),queer板在十月间曾有一位异性恋者进入发言,另原本在该版的使用者极度不快,板主及其他使用者在屡劝不听及发言反制无效后,决定采取「砍信」的措施,但后续又引发「砍信」是否适当以及有没有进一步驱离措施(如将该注册「帐号」ID停权)。
2 小说家吉布森(Gibson)在Neuromancer「神经异魔」中描述Cyberspace:一种由遍布在个国家,数以百万的电脑使用者天所体验的「交感的幻觉」...从人类电脑系统中的资料库化约成的图像,无法想像的复杂,串连了心灵以及星罗棋布的资料在一个没有空间的场所...(Kellner, 1995)。
3 本书中文尚无翻译,国内小说家洪凌曾在其文章中提及该书,采用「神经异魔」的中文译名。
4 台湾学术网路上的政治讨论区,除了连线的政治版之外,随着国内政治生态的变迁,已经分别有民进党、******、新党、建国党、无党籍政治支持者专属的讨论区。
参考书目
王志弘 编译
1995 公共空间的私人用途、观看城市、社会运动与资讯城市,空间与社会理论翻译文选,台北。
唐维敏
1994 破媒体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思考,当代,106:28-43
夏铸九
1994a (重)建构公共空间-理论的反省,《台湾社会学研究季刊》16:21-54
夏铸九、王志弘 编译
1994 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北:明文。
殷宝宁
1994 一个女性主义公共领域的出现,宣读于:「女性与新闻传播研讨会」,台北: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主办,1994年。
陈弘儒
1996 私密的喧哗:公厕涂鸦之言词行动分析,嘉义:中正大学电传所硕士论文
Baym, Nancy K.
1995 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Steven G. Jones (eds) CyberSociety, , Thousand Oaks: Sage, pp. 138-163
Benedikt, M.(Ed.)
1991 Cyberspace: First step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ixth printing
Cherny, Lynn
1994 Gender Differences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y To appear in Proceedings of the Berkeley Conference on Women and Language URL ~
Csetells, Manuel.
1989 The Informational City, Oxford: Blackwell.
Escobar, Arturo
1994 Welcome to Cyberia:Note on the Anthropology of Cyberculture, 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35, No 3, June 1994:211-231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Herring, Susan. C.
1993 Gender and democrac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Online}, 3. Available e-mail: listserv@rpitsvm Message: GET HERRING V3N293
Hiltz, S. R., & Turoff, M.
1993 The network nation: 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 (Revised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Jones, Steven G.(eds)
1995 Cybersociety :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California:Sage
Kellner, D.
1995 Media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Kollock, Peter & Marc Smith.
1994 Managing the Virtual Commons: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omputer Communities U.C.L.A. [Online]
Lane,Elizabeth L.
1994 Discourse and Distor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 Electronic text(elane3@)
Lefebrve, Henri.(tr. Donald Nicholson-Smith)
1991 [1974].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uck, Timothy W.
1996 Identity, Meaning and Globalization: Detraditionalization in Postmodrn Space-time Compression, in Hellas, P. ,Lash S. & Morris P.(eds) Detraditionalization, Cambridge MA:Blackwell
McAndrew, Francis T
1993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acific Grove, Galif:Brooks/Cole
Meyowitz, J.
1994 Media Theory, in D Crowley & D. Mitchell(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London:Polity, pp.50-77
Mitchell William J.
1995 City of Bits:Space, Place and the Infobahn, MIT Press: Cambridge, MA. Website at .
Morley D. & Robins K.
1995 Spaces of Identity:global media, electronic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ge
Negroponte, Nicolas. 齐若兰译
1995 数位革命,台北:天下
Poster, Mark
1990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Poststructuralism and Social Contex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唐维敏译第二代媒体世代-资讯高速公路的互连,当代,106:8-27
Reid, Elizabeth M.
1991 Electropolis: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On Internet Relay Chat [Online]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Robert Scholes,刘豫译
1973 Structuralism in 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文学结构主义,台北:远流
Smith, Marc A.
1992 Voices from the WELL:The Logic of the Virtual Commons. Master‘s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C.L.A. URL ftp://pub/Publications/CuD/Papers/voices-well
Soja, Edward.
1989 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 Verso.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的WebGIS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