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规律
发布时间:2015-07-04 09:14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不等于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并不就是现代远程教育。本文通过对上海电视大学近年来远程教育实践的回顾和剖析,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规律和需求相融合的必要性、渐进性和实用方案。
关键字:现代远程教育,新型教学模式,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时代的新型教育方式,近年来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和长足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远程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成人教育培训的教学手段,而且正在进入各种教育领域:校园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等,与这一教育模式一起到来的将是一系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变革。然而,在这样一个现代信息技术大显身手的特定领域,技术如何与教育融合,为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变革,筑建起现代远程教育的架构,还有大量的难题和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
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以开放式学历教育为主的教学中全面展开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以寻求适用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满足日益扩大的开放教育的需求。总结和分析两年的实践,并与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上海电视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背景
u 教育需求
上海电视大学创办于1960年,1966年因“文革”停办,1978年复办。自创办以来,主要面向上海地区的成人学历教育,以大专层次为主。至1999年,共计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7万余人。图1显示了历年毕业人数的变化趋势,其中2000至2002年的数据是根据目前在校人数和统计毕业率计算的预测数据。继恢复高考后形成的80年代学习高峰后,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第二次学习潮已经初见端倪。
每当社会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时候,必将促进新的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80年代的教育需求促进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并催生了自学视听、自学考试等新的教育模式,得以将需求高峰实现为教育高峰。然而,基于当时的经济及技术环境,80年代的远程教学手段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在世纪之交的教育热潮中应运而生的成人本科教育、注册视听、开放式招生等新型办学模式,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才能适应目前经济、技术环境下的教育需求。
基于对上海地区人才状况和需求的分析预测,上海电视大学于1998年秋季起在上海地区开设开放办学的“专升本”金融专业,第一年即招生2000余人。第二年起开设开放办学的专科专业,入学人数大幅度增长,招生专业逐年增加。应社会需求,自98年开办起每年春、秋两季招生,目前在校的开放办学学生20000余人。
u 地区信息化环境
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的经济和技术环境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并将迎来信息技术及建设的更大飞跃,城市信息港的建设已被列为2000年上海重大建设工程的一号工程,便是明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条件无疑已经具备。
但是,上海信息化环境尚处于“厚积”过程中,这也是无疑的。因此,认真分析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构建一个实用、有效的本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框架的前提。
地区内通信条件:目前的上海城域网基本是窄带的(小于1m带宽),地区内各网络的互连尚未完全整合。家庭上网则通过isdn或普通电话线路拨号接入,带宽在33.6~64k之间。isdn通信已在包括郊区在内的范围中全面推广,宽带城域网正在建设中。光纤化工程、“三网合一”工程及其他整合措施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上海地区较快地进入宽带时代;adsl、有线电视电缆双向化将成为家庭用户宽带入网的主要途径。
internet建设进程:近年来上海的icp在量和质上都有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知名度较大的网站,随之而来的是“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公众对internet的进一步了解。但是企业上网尚未普及,电子商务刚刚起步,网上实用的和及时的信息不多,使得internet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中尚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点:第一,首先接受internet的群体与远程教育对象有一定的重合度。第二,it企业充分意识到现代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是信息道路拓宽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开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在观念和策略上有较大的突破。第三,金融、证券等少数行业的内部网络化和信息化得到率先发展,办公自动化在大多数管理部门已经推广,但总体处于单机阶段。
it普及教育的开展:上海地区自1994年以来由市政府倡导、组织的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普及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地区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至1999年底,累计231万人次参加了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其中134万人次获各级证书。随着上海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这一学习热潮逐渐发展为全方位的it普及教育,新项目不断推出,各行业纷纷制定行业it培训目标。it普及教育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促进了家庭上网的增长。
u 前期探索和技术准备
上海电视大学自创办以来,特别是1978年复办以来,逐渐建成了一个覆盖上海城郊、渗入各骨干行业的教学网络。这个网络包括36个教学点,行政独立,但在专业设置、招生规划、教学计划及实施过程、考核评估等教育工作上受市电大的统一领导。二十多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远教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支比较成熟的远教管理队伍。
目前上海电视大学在常规招生的本、专科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自学+电视教学+面授辅导,由于电视教学资源的易于滞后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以及对学生的自学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有向面授为主方向发展的趋势。时间空间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对教师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上述教学模式的支撑,其要点为: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核;集中教学研究,分散教学辅导。由此可见教学网络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上海电视大学自1996年底起进行电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97年3月建成市电大校园网,在校内逐步推行办公网络化,逐步完成了电大系统内教学管理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并开始通过web网站向学生提供教学管理信息服务。97年5月,引入视频会议技术,在试点教学点之间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交互教学试验。同时,以较大的投入建设了cd-rom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系统,研制了若干课程的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使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现有技术和教育相融的程度,及需要改造之处。
上海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技术准备,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首届招生的开放办学金融专业(专升本)的教学中全面尝试一种新型的远程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学网络基础上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所接受,达到现行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并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共享优秀教师资源、更适合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u 探
索新型教学模式
基于地区信息化环境、现行的教学模式、现有的远教资源、师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试行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多种媒体发挥各自优势的综合使用。以四种不同媒体的教材,支持学生的自学;通过六种交互手段,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仍然使用传统的各种教学手段,但应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根据现代远程教学的特点和组合使用其它媒体的需要,进行改造。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在分析媒体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组合,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各自优势,而且发挥了综合优势。 精心编写适合远程学习的印刷教材。远程教育中使用的印刷教材应不同于校园式教育使用的教材,应更注重对学习的引导效果、更适合于独立学习,这些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体现。
让学生共享精彩的课堂教学。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应是该领域的专家,并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将主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过程摄录下来,通过电大系统远程教学专用宽带网络及internet,向学生提供视频点播服务。学生不受任何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接入internet,就能按需选择学习内容,接受该课程领域中的优秀教师的授课。上海电视大学于99年10月起采用这一方式,目前向学生提供的vod资源达350多小时,除了开放办学的专业课程外,也用于大量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课程。 发挥web快速响应的优势。web上的导学资源不应该是印刷教材或cd-rom课件的网络版,web的优势在于它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的课程,或对传统课程补充新的内容。好教师每一次讲课都是不同的,每个好教师的讲课也都是不同的。那么,web就是教师的网上课堂,学生到这个课堂来,每次都想接受一堂最新内容的、个性化的授课,而不是在教材和课件中也能得到的不变的内容。因此,上海电视大学的网上课堂设计为与教学进度同步的动态发布模式,要求教师按进度陆续发布导学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学生状态及时地调整后继的学习指导。
以cd-rom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由于在目前的信息化条件下,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学生的上网学习能力也有差异,cd-rom除了用于部分课程的多媒体辅助学习课件外,更多地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发挥作用。新生入学时,每人得到一张“远程学习入门光盘”,内容包含:远程学习方式的介绍、上网操作教学视频录象、上网操作辅助学习课件、上网学习所需软件、第1至4周的网上导学内容。这张光盘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远程学习方式的适应过程。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每学期进入复习考试阶段时,将得到一张“远程学习辅助光盘”,内容包含:本学期全部课程的网上导学内容、复习课视频录象、专业领域最新参考资料。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c d-rom发挥了很大作用。
个别交互和群体交互并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方式,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电话、语音信箱、电子邮件,都能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个别交互;而bbs和网上聊天室则提供小组式的讨论,实现群体交互。上海电视大学为开放办学学生设立专用电子邮件服务器,每个学生有独立的电子邮件帐号。组织好网上小组讨论,则是对主持教师的一个挑战。
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并重。语音信箱、电子邮件及bbs实现的是非实时的交流,电话和聊天室实现了实时的交流,而最真实的远程交互是双向视频交互,即将视频会议技术引入远程教育,可以进行两点或多点之间的实时视频、音频、数据的交互。各种交互手段互补,是远程教育各个不同环节的需要。鉴于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尚未采取讨论式教学,交互的需求主要产生在学生消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因此主要提供各种非实时的交互方式,学生随时可用,并在一定的期限内得到教师的回答。每门课程在一个学期内安排3至4次的实时交互,利用网上聊天室进行。双向视频交互则用于期末的复习答疑,学生能直接得到课程主持教师的指导,解疑答惑。u 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在上述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分散进行远程学习,一方面就近选择教学点接受面授辅导和双向视频远程辅导。为了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教学点还必须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的环境。上海电大系统以较大的投入建设各教学点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统一规划,并作为开展开放办学的必要条件。
多功能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进行个别化远程学习的各种手段,每周开放30小时以上。要求配置10台以上可以独立接入internet或市电大校园网的远程学习终端,具有声音输出,可以使用cd-rom,安装流式视频播放软件和电子教案播放软件。对新入学的学生,教学点的远程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掌握远程学习方法的机会。
多功能远程教学教室。要求配置大屏幕投影仪、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学生发言系统、多媒体教学电脑。双向视频远程辅导课及面授辅导课均在这里进行,视频会议采用 isdn拨号通信,多点广播式。有两种规格的远程教室:教学中心的教室和教学点的教室。教学中心的远程教学教室要求更完备的教学演示设备,如实物投影仪、智能化电子白板等,并配有摄像录像系统和视频压缩编码服务器,以便将课堂教学课程制作成视频点播资源。
建设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随着远程教学中的视频传输需求的出现,对电大教学网络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99年下半年,上海电视大学在上海电信系统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建设电大系统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部分教学点就近接入电信atm光纤网络,构成远程教学虚拟专用网。宽带远教专用网投入运行以来,大大改善了电大教学点之间的网络通信环境,改善了宽带教学点学生的远程学习效果,也为进一步采用新的视频远教技术创造了条件。
远程教育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两年多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这些收获对今后的进一步探索将有什么指导意义?
u 现代远程教育需要什么?
进一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现代经济发展造就的生活工作节奏要求学校教育,特别是成人学校教育,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大开放办学学生数量大,分布广,同一专业同时入学的学生最多达2000余人;90%为在职人员,遍布全市城郊,就职于各个行业各类企业,工作时间差异大、变化大。
在传统的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后,交互困难、反馈缓慢,成为阻碍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交互,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并且使交互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多种交互模式:一对一型、一对多型、多对多型,等等。
教育是一个过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准分离”状态是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世界正在进入移动时代,它给教育带来的又一个新的挑战是学生不但是远距离的,还可能是移动的,即他们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过去,学生的工作变化往往不得不造成学习的中断,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当然,推动世界进入移动时代的网络和通信技术,同时也使
学校有能力来满足远距离移动的学生。
共享最优秀的教师资源。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使世界变小了,人们可以突破种种限制,共享更多的资源。这对于地域宽广、发展不平衡、尚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有更积极的意义。在上海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作为城市发展中的近期目标,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新专业新课程的不断涌现对教师资源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远程教育,能够使优秀教师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从而得以在大规模的教学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在实现大规模教育的同时发展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只有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环境里,才能将“个别化学习”、“集体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实现。当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基础、智商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时,远程教育把学生个体从群体中分离出来,采取多种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个别化。因此,远程教育作为最个人化的教育形式,更适合在日益个人化的社会中实现终身学习。
应该让学生有多种选择。所以,现代远程教育的魅力不仅在于现代化,还在于其丰富性、多样性,在于其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用。
u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渐进的
信息化环境对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影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现代远程教育不必等待条件成熟之后再上马,它是可以与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特别是前期,无疑需要较大的投入。教育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与it企业联合建设,是一种实际、有效的发展模式。199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组织下,上海电视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小学信息中心等教育机构与上海电信系统改变过去线路租用的关系,采取联合建设、联合办学的形式,走出了发展上海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可喜的一步。这一发展模式需要通过教育机构及it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探索,逐步走向成熟,推广到整个教育领域和it行业。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选择,不断取代落后了的方法,做到原来做不到的事情。逐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原则是实用,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成熟的技术,不断更新。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进程与学生有关。远程教育的学生构成比较复杂,年龄、职业、专业背景、学历背景、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数庞大,差异就更大。教学模式的变化要为整个学生群体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大量的引导,也需要等候外部条件的成熟。u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由教师来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教育专家、it专家的研究,需要各类管理、技术人员的参与,但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一任务要由教师来完成。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要加强教育意识。优秀的教师和领域专家并不是同样的概念,优秀的远程教育教师也比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多了许多含义。他/她并不是it专家或教育学专家,但是他/她必须具备必要的it能力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识,才能同时驾御好实际课堂和虚拟课堂,并设计好多种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使用。现在在教师,即使是远程教育教师,中推行现代远程教育,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这与一贯以来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意识较强、教育意识较弱有关。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和教育技术意识。
需要两栖型人才来推动现代远程教育。it/教育两栖型人才的任务是:探索和研究适用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创造使用这种模式进行实际教学的成功范例,指导本地区或本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和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
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教学范例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充分体现教学模式设计思想的成功范例,设计就是空想,它永远不会为教师接受并变成教学行为。设计者自己去创造应用范例,然后进行推广,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设计者只有在完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得到实用有效的方案。设计若与实践分为不同的人来进行,只会延长探索的过程。
论文网在线
关键字:现代远程教育,新型教学模式,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时代的新型教育方式,近年来得到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和长足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现代远程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成人教育培训的教学手段,而且正在进入各种教育领域:校园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等,与这一教育模式一起到来的将是一系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变革。然而,在这样一个现代信息技术大显身手的特定领域,技术如何与教育融合,为教育服务,推动教育的变革,筑建起现代远程教育的架构,还有大量的难题和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
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以开放式学历教育为主的教学中全面展开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以寻求适用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满足日益扩大的开放教育的需求。总结和分析两年的实践,并与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实现我们的目标。
上海电视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背景
u 教育需求
上海电视大学创办于1960年,1966年因“文革”停办,1978年复办。自创办以来,主要面向上海地区的成人学历教育,以大专层次为主。至1999年,共计培养大专以上毕业生7万余人。图1显示了历年毕业人数的变化趋势,其中2000至2002年的数据是根据目前在校人数和统计毕业率计算的预测数据。继恢复高考后形成的80年代学习高峰后,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第二次学习潮已经初见端倪。
每当社会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时候,必将促进新的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80年代的教育需求促进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并催生了自学视听、自学考试等新的教育模式,得以将需求高峰实现为教育高峰。然而,基于当时的经济及技术环境,80年代的远程教学手段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在世纪之交的教育热潮中应运而生的成人本科教育、注册视听、开放式招生等新型办学模式,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才能适应目前经济、技术环境下的教育需求。
基于对上海地区人才状况和需求的分析预测,上海电视大学于1998年秋季起在上海地区开设开放办学的“专升本”金融专业,第一年即招生2000余人。第二年起开设开放办学的专科专业,入学人数大幅度增长,招生专业逐年增加。应社会需求,自98年开办起每年春、秋两季招生,目前在校的开放办学学生20000余人。
u 地区信息化环境
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的经济和技术环境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并将迎来信息技术及建设的更大飞跃,城市信息港的建设已被列为2000年上海重大建设工程的一号工程,便是明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条件无疑已经具备。
但是,上海信息化环境尚处于“厚积”过程中,这也是无疑的。因此,认真分析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构建一个实用、有效的本地区现代远程教育框架的前提。
地区内通信条件:目前的上海城域网基本是窄带的(小于1m带宽),地区内各网络的互连尚未完全整合。家庭上网则通过isdn或普通电话线路拨号接入,带宽在33.6~64k之间。isdn通信已在包括郊区在内的范围中全面推广,宽带城域网正在建设中。光纤化工程、“三网合一”工程及其他整合措施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上海地区较快地进入宽带时代;adsl、有线电视电缆双向化将成为家庭用户宽带入网的主要途径。
internet建设进程:近年来上海的icp在量和质上都有显著提高,涌现出一批知名度较大的网站,随之而来的是“网民”数量的增加和公众对internet的进一步了解。但是企业上网尚未普及,电子商务刚刚起步,网上实用的和及时的信息不多,使得internet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中尚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三点:第一,首先接受internet的群体与远程教育对象有一定的重合度。第二,it企业充分意识到现代远程教育是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是信息道路拓宽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开始积极参与远程教育,在观念和策略上有较大的突破。第三,金融、证券等少数行业的内部网络化和信息化得到率先发展,办公自动化在大多数管理部门已经推广,但总体处于单机阶段。
it普及教育的开展:上海地区自1994年以来由市政府倡导、组织的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普及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地区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基础。至1999年底,累计231万人次参加了市民计算机应用能力统一考试,其中134万人次获各级证书。随着上海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这一学习热潮逐渐发展为全方位的it普及教育,新项目不断推出,各行业纷纷制定行业it培训目标。it普及教育推动了个人电脑的普及,促进了家庭上网的增长。
u 前期探索和技术准备
上海电视大学自创办以来,特别是1978年复办以来,逐渐建成了一个覆盖上海城郊、渗入各骨干行业的教学网络。这个网络包括36个教学点,行政独立,但在专业设置、招生规划、教学计划及实施过程、考核评估等教育工作上受市电大的统一领导。二十多年的运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远教管理体制,造就了一支比较成熟的远教管理队伍。
目前上海电视大学在常规招生的本、专科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自学+电视教学+面授辅导,由于电视教学资源的易于滞后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以及对学生的自学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有向面授为主方向发展的趋势。时间空间限制的矛盾日益突出,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对教师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上述教学模式的支撑,其要点为: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核;集中教学研究,分散教学辅导。由此可见教学网络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上海电视大学自1996年底起进行电大系统的信息化建设。97年3月建成市电大校园网,在校内逐步推行办公网络化,逐步完成了电大系统内教学管理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并开始通过web网站向学生提供教学管理信息服务。97年5月,引入视频会议技术,在试点教学点之间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交互教学试验。同时,以较大的投入建设了cd-rom多媒体课件开发、制作系统,研制了若干课程的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使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现有技术和教育相融的程度,及需要改造之处。
上海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技术准备,上海电视大学自98年秋季起,在首届招生的开放办学金融专业(专升本)的教学中全面尝试一种新型的远程教学模式,在现有的教学网络基础上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我们的目标是:为学生所接受,达到现行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并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共享优秀教师资源、更适合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u 探
基于地区信息化环境、现行的教学模式、现有的远教资源、师生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我们试行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多种媒体发挥各自优势的综合使用。以四种不同媒体的教材,支持学生的自学;通过六种交互手段,为学生提供教学辅导。仍然使用传统的各种教学手段,但应在当前技术环境下,根据现代远程教学的特点和组合使用其它媒体的需要,进行改造。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在分析媒体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组合,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各自优势,而且发挥了综合优势。 精心编写适合远程学习的印刷教材。远程教育中使用的印刷教材应不同于校园式教育使用的教材,应更注重对学习的引导效果、更适合于独立学习,这些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体现。
让学生共享精彩的课堂教学。每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应是该领域的专家,并有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将主讲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过程摄录下来,通过电大系统远程教学专用宽带网络及internet,向学生提供视频点播服务。学生不受任何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接入internet,就能按需选择学习内容,接受该课程领域中的优秀教师的授课。上海电视大学于99年10月起采用这一方式,目前向学生提供的vod资源达350多小时,除了开放办学的专业课程外,也用于大量面向社会的继续教育课程。 发挥web快速响应的优势。web上的导学资源不应该是印刷教材或cd-rom课件的网络版,web的优势在于它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的课程,或对传统课程补充新的内容。好教师每一次讲课都是不同的,每个好教师的讲课也都是不同的。那么,web就是教师的网上课堂,学生到这个课堂来,每次都想接受一堂最新内容的、个性化的授课,而不是在教材和课件中也能得到的不变的内容。因此,上海电视大学的网上课堂设计为与教学进度同步的动态发布模式,要求教师按进度陆续发布导学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掌握的学生状态及时地调整后继的学习指导。
以cd-rom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由于在目前的信息化条件下,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学生的上网学习能力也有差异,cd-rom除了用于部分课程的多媒体辅助学习课件外,更多地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发挥作用。新生入学时,每人得到一张“远程学习入门光盘”,内容包含:远程学习方式的介绍、上网操作教学视频录象、上网操作辅助学习课件、上网学习所需软件、第1至4周的网上导学内容。这张光盘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远程学习方式的适应过程。在整个学习期间,学生每学期进入复习考试阶段时,将得到一张“远程学习辅助光盘”,内容包含:本学期全部课程的网上导学内容、复习课视频录象、专业领域最新参考资料。作为网上学习的后备方式和辅助手段,c d-rom发挥了很大作用。
个别交互和群体交互并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方式,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电话、语音信箱、电子邮件,都能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个别交互;而bbs和网上聊天室则提供小组式的讨论,实现群体交互。上海电视大学为开放办学学生设立专用电子邮件服务器,每个学生有独立的电子邮件帐号。组织好网上小组讨论,则是对主持教师的一个挑战。
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并重。语音信箱、电子邮件及bbs实现的是非实时的交流,电话和聊天室实现了实时的交流,而最真实的远程交互是双向视频交互,即将视频会议技术引入远程教育,可以进行两点或多点之间的实时视频、音频、数据的交互。各种交互手段互补,是远程教育各个不同环节的需要。鉴于目前大多数课堂教学尚未采取讨论式教学,交互的需求主要产生在学生消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因此主要提供各种非实时的交互方式,学生随时可用,并在一定的期限内得到教师的回答。每门课程在一个学期内安排3至4次的实时交互,利用网上聊天室进行。双向视频交互则用于期末的复习答疑,学生能直接得到课程主持教师的指导,解疑答惑。u 建设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在上述教学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分散进行远程学习,一方面就近选择教学点接受面授辅导和双向视频远程辅导。为了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上网学习机会,教学点还必须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的环境。上海电大系统以较大的投入建设各教学点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统一规划,并作为开展开放办学的必要条件。
多功能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进行个别化远程学习的各种手段,每周开放30小时以上。要求配置10台以上可以独立接入internet或市电大校园网的远程学习终端,具有声音输出,可以使用cd-rom,安装流式视频播放软件和电子教案播放软件。对新入学的学生,教学点的远程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掌握远程学习方法的机会。
多功能远程教学教室。要求配置大屏幕投影仪、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学生发言系统、多媒体教学电脑。双向视频远程辅导课及面授辅导课均在这里进行,视频会议采用 isdn拨号通信,多点广播式。有两种规格的远程教室:教学中心的教室和教学点的教室。教学中心的远程教学教室要求更完备的教学演示设备,如实物投影仪、智能化电子白板等,并配有摄像录像系统和视频压缩编码服务器,以便将课堂教学课程制作成视频点播资源。
建设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随着远程教学中的视频传输需求的出现,对电大教学网络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99年下半年,上海电视大学在上海电信系统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建设电大系统宽带教学专用网络。部分教学点就近接入电信atm光纤网络,构成远程教学虚拟专用网。宽带远教专用网投入运行以来,大大改善了电大教学点之间的网络通信环境,改善了宽带教学点学生的远程学习效果,也为进一步采用新的视频远教技术创造了条件。
远程教育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两年多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这些收获对今后的进一步探索将有什么指导意义?
u 现代远程教育需要什么?
进一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现代经济发展造就的生活工作节奏要求学校教育,特别是成人学校教育,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大开放办学学生数量大,分布广,同一专业同时入学的学生最多达2000余人;90%为在职人员,遍布全市城郊,就职于各个行业各类企业,工作时间差异大、变化大。
在传统的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后,交互困难、反馈缓慢,成为阻碍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与学生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进行交互,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准分离”状态。并且使交互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多种交互模式:一对一型、一对多型、多对多型,等等。
教育是一个过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准分离”状态是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世界正在进入移动时代,它给教育带来的又一个新的挑战是学生不但是远距离的,还可能是移动的,即他们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过去,学生的工作变化往往不得不造成学习的中断,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当然,推动世界进入移动时代的网络和通信技术,同时也使
共享最优秀的教师资源。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使世界变小了,人们可以突破种种限制,共享更多的资源。这对于地域宽广、发展不平衡、尚未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有更积极的意义。在上海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作为城市发展中的近期目标,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新专业新课程的不断涌现对教师资源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远程教育,能够使优秀教师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从而得以在大规模的教学中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在实现大规模教育的同时发展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教育。只有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环境里,才能将“个别化学习”、“集体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时实现。当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基础、智商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时,远程教育把学生个体从群体中分离出来,采取多种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个别化。因此,远程教育作为最个人化的教育形式,更适合在日益个人化的社会中实现终身学习。
应该让学生有多种选择。所以,现代远程教育的魅力不仅在于现代化,还在于其丰富性、多样性,在于其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用。
u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渐进的
信息化环境对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影响。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现代远程教育不必等待条件成熟之后再上马,它是可以与本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特别是前期,无疑需要较大的投入。教育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与it企业联合建设,是一种实际、有效的发展模式。1999年,在上海市教委的组织下,上海电视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小学信息中心等教育机构与上海电信系统改变过去线路租用的关系,采取联合建设、联合办学的形式,走出了发展上海地区现代远程教育的可喜的一步。这一发展模式需要通过教育机构及it企业的共同努力和探索,逐步走向成熟,推广到整个教育领域和it行业。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为现代远程教育提供越来越多的技术选择,不断取代落后了的方法,做到原来做不到的事情。逐步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原则是实用,根据教育的需要选择成熟的技术,不断更新。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进程与学生有关。远程教育的学生构成比较复杂,年龄、职业、专业背景、学历背景、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人数庞大,差异就更大。教学模式的变化要为整个学生群体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大量的引导,也需要等候外部条件的成熟。u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由教师来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教育专家、it专家的研究,需要各类管理、技术人员的参与,但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最终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这一任务要由教师来完成。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要加强教育意识。优秀的教师和领域专家并不是同样的概念,优秀的远程教育教师也比传统意义上的优秀教师多了许多含义。他/她并不是it专家或教育学专家,但是他/她必须具备必要的it能力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识,才能同时驾御好实际课堂和虚拟课堂,并设计好多种教学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使用。现在在教师,即使是远程教育教师,中推行现代远程教育,仍然有一定的困难,这与一贯以来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意识较强、教育意识较弱有关。首先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和教育技术意识。
需要两栖型人才来推动现代远程教育。it/教育两栖型人才的任务是:探索和研究适用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创造使用这种模式进行实际教学的成功范例,指导本地区或本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和培训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工作。
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教学范例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充分体现教学模式设计思想的成功范例,设计就是空想,它永远不会为教师接受并变成教学行为。设计者自己去创造应用范例,然后进行推广,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设计者只有在完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得到实用有效的方案。设计若与实践分为不同的人来进行,只会延长探索的过程。
论文网在线
上一篇:网络信息资源的集成化与标准化
下一篇:论述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