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简论加强高校学生个人计算机管理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5-03-20 15:10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已普遍走进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个人计算机使用状况,并提出了加强学生个人计算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计算机管理;网络成瘾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走进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目前50%以上的大学生配有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诸多的方便,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同时,计算机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部分大学生因为沉迷计算机网络或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而面临退学。另外,大量计算机(特别是笔记本电脑)也引发部分失窃事件,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给和谐校园建设增加了不安定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学生个人计算机管理,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者面临的紧迫而又非常重要的新课题。
 
  一、学生个人计算机使用现状调查
 
  1.计算机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 
  高校学生个人计算机使用率很高,但是,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据统计,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占使用计算机时间的30%左右,其它70%的时间主要用于上网。 
  2.上网次数较频繁,上网时间较长 
  在大学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上网的超过20%;每次上网时间2~3小时的占59%;从不控制上网时间的占19.4%。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的占4%,平均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的占32.7%。有5.1%的学生表示经常通宵上网,42.1%的学生有时通宵上网。 
  3.网上活动内容娱乐休闲化 
  据笔者调查,大学生网上活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聊天”、“看碟听音乐”、“上网下载资源”,比例分别是22.7%、22.1%、20.6%。而表示“经常玩网络游戏”的占10.7%,“有时玩网络游戏”的占38.1%,两者相加为48.9%,有近20%的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聊天和玩网络互动游戏”,基本不做其它的事。可见,大学生主要把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当作一种娱乐和休闲方式。 
  4.计算机网络游戏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游戏和聊天是大学生比较热衷的活动,从积极意义来说,游戏和聊天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情绪。从负面意义来说,沉溺于计算机网络游戏和聊天,发展成网络成瘾综合症,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他们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用网上的交往满足自己社交的需要而不去发展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网络游戏导致大量的同学荒废学业,甚至被退学。根据young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为9.8%,高年级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级,农村学生明显高于城市学生。另据统计,当前因学习差而退学的同学中,超过80%的是因为沉迷计算机网络或游戏。
 
  二、加强学生个人计算机管理和引导的措施建议
 
  面对因大量学生个人计算机进入校园而带来的教育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部分高校采取禁止学生将计算机带入宿舍等措施。笔者认为,学生购买计算机虽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不能因噎废食,简单地采取“堵”的办法。更好的思路应该是“疏”,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和特点,从加强教育引导和制度管理入手,采取“以疏为主、堵疏结合”的办法,使学生个人计算机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1.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个人计算机的管理 
  (1)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从笔者调研情况来看,高校对学生个人计算机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分散管理”,即学生个人计算机分散放置在各自的宿舍内。这种模式不需要学校另行提供场所,不增加管理上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是:不利于统一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用电、失盗等),学生自主性强,自控力弱的学生容易沉迷于计算机网络和游戏。高校可通过改造供电线路和网络布线,分时段关闭电源和网络,进行统一管理,例如有的高校在晚上23:00统一关闭电源和网络,提醒学生按时入寝。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关好门窗,要求学生使用合格的接线板并按照规定接电源线,学校要加强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部分高校尝试实施“集中管理”,学校在每栋宿舍楼或每个宿舍区域安排若干个房间作为学生个人计算机集中放置场所,学生个人计算机不能摆放在自己宿舍。这种模式有利于统一管理,可统一加强安全管理和计算机使用控制,效果很好,但同时也增加了高校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增强计算机管理的法律意识。随着学生个人计算机的普及,高校应该尽快科学制定学生个人计算机管理办法,实行计算机进宿舍申请、审批和登记制度,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并存,明确违纪责任。院系与已经配有个人计算机的学生签订自律协议,增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自律性。
2.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增强管理的效果 
  学生沉迷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曾于2006年就“高校网患调查”做过专题节目,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做好学生个人计算机的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互动局面。 
  (1)学校要在学生中实施目标导学和生涯规划,指导他们确定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教育他们将计算机充分使用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广泛开展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增强大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的自主意识。 
  (2)学生个人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合理使用计算机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使用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平台将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反之,则弊大于利,甚至能断送学生的学业和青春。同时,要在学生中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制,积极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带头合理使用计算机,对其他同学经常提醒和监督。对已沉迷或有沉迷计算机倾向的同学开展“一帮一”活动,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帮助这部分同学尽快醒悟。 
  (3)学校要通过与家长联系制度,在同意学生将计算机带进宿舍之前,要向家长讲清利弊,在工作上取得家长的支持。计算机进宿舍后,在发现学生有上网成瘾倾向时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家长和老师齐抓共管,加强引导和教育。 
  (4)网络游戏成瘾是一个社会问题。网络游戏开发商、运营商、广告商要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发、销售网络游戏产品时,充分考虑防沉溺功能,在内容设计上进行合理优化,增加提醒功能,比如可增加网游在线时长达到一定时间后自动退出功能等。另外,落实网络游戏经营公司的社会责任,还须加强行政立法,把这种社会责任转化为现实的法律责任。 
  3.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 
  学生不合理使用计算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电脑对促进学生课后完成学习任务的作用不明显。学校要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深化教学改革,一是增加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的课后作业;二是建立课后作业网上提交系统;三是丰富校园网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网上进行学习的环节,从完成学习任务的角度促进学生合理使用计算机,减少学生将计算机用于游戏的时间。 
  4.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原因主要有:兴趣爱好缺乏,学习生活中缺失成就感,受到挫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感觉校园生活单调,而网络的互动性、挑战性与实时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前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玩伴少,渴望交友、寻求感情支持。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征表现为: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缺乏动机、害怕被拒绝、渴求认可。 
  所以,高校应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娱乐、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实际参与、操作中耳濡目染,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增强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获得归属感,逐步摆脱对计算机网络的单一依赖。 
  5.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增强教育引导效果 
  对网络成瘾学生,不能简单地给予指责、管制,而是要针对其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给予满足。因此高校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学校要将网瘾干预工作前移,从新生进校开始就要及时开展教育干预工作,通过反面典型事例的剖析及相关的培训,加强健康、文明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教育,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计算机及网络在专业学习和素质塑造中的积极作用。 
  学校尤其是学生工作者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开展专题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帮教方法。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逐渐减少他们非正常上网的机会,尽可能减弱其对上网操作的条件反射,不断弱化、破坏对网络的心理期待和依赖。

上一篇:试论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实行建筑工程质量动态监

下一篇:医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