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研究
摘 要:笔者通过对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定义、发展现状以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传播策略和传播质量提出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际建议。
关键词: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 对策
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定义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随着市场需求的转变以及媒介之间的竞争加深而产生的。我国新闻媒体界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并未达成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定义有:(1)徐占昆认为:“深度报道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宏观思维和全面剖析,提供广阔、丰富的新闻背景,采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深入事物本质的一种报道方式。” (见《新闻界》2000年第3期);(2)朱菁在其《广播电视新闻学》一书中解释道:“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3)甘惜分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一书中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界定为:“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归纳总结目前有关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可以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定义为: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通过电视这一传播媒介,传播社会重大事件和民众关心的社会热点,并着重挖掘事件和热点问题的本质,以期揭示人的生存状态和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2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观察与思考》被广泛认为是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起步的标志。改革开放后,受国际先进的新闻理论和报道方式的影响,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获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步取代纸质媒介,成为我国新闻传播的主流形式之一。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这段时间是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初生阶段。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了一个全新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这是我国第一个新闻评述性的节目。因为该节目注重新闻的思想性、时效性,且首创国内“记者出图”的播报形式,这些特征决定了《观察与思考》是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节目。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限制,《观察与思考》终究只能随大局,仍然属于国家政策宣传的工具之一,无法真正达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应该具备的独立性、广泛性和实效性。
这一时期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所使用的新闻采集形式和节目传播理念都带有启蒙性质,借用著名记者张建伟曾经说过的话:“无论是分析研究性的深度报道,还是充分信息化了的深度报道,由于他们的时代性,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启蒙的特征。尤其是80年代中期对新体制的呼唤,对新观念的钟情,都使这些报道带有很强烈的启蒙性。”第二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初,这一阶段属于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全方位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节目是由中央电视台创办的1993年开播的《焦点访谈》。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开播,该栏目下的《焦点访谈》因其内容着重社会时事和民生热点,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焦点访谈》将新闻事实和解说员的评论相结合,一方面真实的传播了新闻事件,另一方面又将媒体的舆论监督纳入相关事件中。这个阶段我国处在全方位的改革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更多的关注的是普通大众的生活,各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类型的节目逐渐以社会守望者的角色来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第三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这个阶段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仅在局限于就事论事,而是站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分析和挖掘,以期实现预警的效果。所以说,这一阶段,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开始从新闻监督角色转向社会预警角色。总的来说,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主观化倾向比较严重;理想思辨不足,感性表现过度;人文关怀不够等等。
3 关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新闻传播形式以及自身实践经验,文章给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针对于主观化倾向严重的问题。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一定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新闻传播不可动摇的真理。坚持客观性原则关键在于报道者要坚持自身立场和态度的独立性、客观性和理性。因此,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媒体人应该努力做到既能深入新闻事实中,以保证客观性原则;同时又能够及时从新闻事实中抽离出来,以保持自身的中立性,创造性的表达新闻事实。第二,针对理想思辨不足,感性表现过度的问题。在实际报道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的将理性思辨和感性表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具备理性思考的精神,面对新闻事实,能够以自己的思辨来深化和展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主题。其次,新闻工作者要树立“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观念,同时在播报时,要关注事件的生动细节,以再现事件情境。而不是一味的凭空揣测事实。第三,针对人文关怀不够的问题。我国新闻深度报道往往强调播报的力度而导致人文关怀不足。要解决这类型问题,应该建立新闻播报力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互动关系,始终坚持新闻深度报道应该站在平民的角度来关注民生,承担起电视传媒应有的社会责任。
由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立足整体,具备全方位的播报、分析以及预测功能,同时,它着重于探索事件的本质,揭示事件背后的内涵,为人民提供更高层次的分析和帮助。基于这些优势,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值得各位媒体人进一步研究,以促进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国源. 深度报道:理念与操作.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8).
[2] 任晓润. 从“深度报道”到“新闻超市”—论电视新闻栏目主体意识的擅变. 视听界,2005(l). [3] 任湘怡. 理解的悖论—关于电视深度报道事件与叙述的矛盾. 新闻大学,2003(9).
[4] 杨清. 电视深度报道的勃兴对报纸的冲击与对策. 传媒学术网,2002(6).
上一篇:浅谈小型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论电视图像编辑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