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CTP技术在出版社的选择性应用
摘 要:在传统制版技术和CTP技术共生的时代,选择性应用确保出版社的利益,同时也跟上技术的进步。通过数据展现我国CTP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从出版企业的视角,分析CTP技术应用的优劣势,用精确的成本核算数据指出技术应用与生产的产品选择性顺序,提出长期规划、分步启动的措施,以促进CTP技术在出版企业的更广泛运用。
关键词:CTP; 出版社; 选择性; 应用
1 从数据看我国CTP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
(1)根据2010年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印刷器材分会的最新统计,2009年国内CTP制版机增加了近600台,保有量为2 200台。按照这种发展速度,2010年底我国CTP制版机保有量或可达到3 000台以上,CTP应用高速发展[1]。(2)2010年我国胶印版材实际总销售量为3.34亿m2,比2009年增长16.00%,其中传统PS版销售量为2.16亿m2,比2009年仅增长1.56%;CTP版销售量为1.17亿m2,比2009年增长57.00%;CTP版使用量占比达35.03%。考虑到其中的出口因素,我国CTP版使用量在胶印版材使用总量中约占22.00%。(3)我国胶片进口量占总量达80.00%,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没有改观,但印刷技术的变革使制版软片的消费量越来越少。按印刷器材分会的最新统计,2010年软片进口9 784万m2,比2009年减少4.00%;进口金额53 511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13.00%;进口量减少而进口金额却大幅增加,可见进口胶片价格上升幅度达18.00%,到2011年已经远超该水平了。(4)至2009年9月,国内装机的商业型CTP设备总量超过1 500台,占了CTP设备保有量的近3/4。现在,强调速度的报刊印刷基本普及CTP,强调质量的商业印刷使用CTP非常积极,而书刊印刷则在商业印刷的带动下快步追赶,装机量迅速增加[2]。
2 CTP技术应用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
(1)节省出书时间,提高图书生产效率。(2)增加图书生产的柔性。(3)提高图书质量。(4)降低印刷直接成本:①胶片输出费用直接减少。②核片的人工成本下降,拼版费用直接节省。③节省胶片管理和邮寄费用
(5) 提升生产管理水平:①促进生产实现印前信息化管理。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是建立在信息数字化基础上的,CTP技术是印刷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数字化工作流程及管理成为CTP技术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CTP技术的应用,将逐步实现数字原稿、数字打样、可移植文件格式(PDF)输出、色彩管理、数字工序管理、网络传输,最终实现全程数字化。②规范出版社数字文档,推动数字出版。CTP技术带来了数字化的管理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出版社对图书制作的电子文件存档存在着诸多不规范,如存档版本情况、修改的部分内容与整体内容文件分离、制作软件版本不规范等,这些都制约了出版社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趋势。CTP设备与配套工序之间要求企业对印刷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同时也要求出版社的排版、设计和印制人员必须适应数字化的管理要求。(6)有利于环保。CTP技术不需要输出胶片,省去胶片曝光冲洗、修版、晒版等工艺环节,可避免或减少大量化学药液的使用和排放。虽然某些CTP版材还需要化学药品的处理,但免后处理印版已经逐步开始使用。当前,低碳概念风行全球,绿色印刷在中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CTP技术的逐步完善,印刷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必将逐渐减少,真正实现绿色印刷[3]。
2.2 劣势
(1)CTP系统要求印刷企业建立起印前系统和数字化的工艺流程,在提升印刷企业软硬件同时对上游的出版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建立比较顺畅的数字化流程,出版社需要投入不小的资金更新自身软硬件环境。(2)由于省去了核片的流程,电子文件在重印输出时出错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基于这种担忧,重印图书的质量把关完全在印刷厂,如果出版社介入则将增大编辑或者校对的工作量。(3)由于工艺有其特殊的延续性和依赖性,目前引进CTP系统的企业仍然是各方面实力较强的企业,他们在印刷行业的话语权比较强,短期内大范围应用将自动减少出版企业对印刷供应商的选择,这样容易丧失出版社自身的工价定价权[4]。
3 CTP技术的选择性应用
3.1 从重印角度考虑,出版社最适合CTP技术的图书,按顺序依次有
(1)期刊杂志。以正文单色3.50印张、印数2 000册的杂志为例,节省出片打样费用620.000元,折合单印张成本降低0.089元,占印制成本15.30%。(2)零散印刷活件,如书目、宣传资料、一次性使用的资料。以正文彩色3.50印张,印数8 000册的书目为例,节省出片打样费用3 000.000元,折合单印张成本降低0.107元,占印制成本13.50%。(3) 重印率极低的图书,包括印量相对较少的图书。以一本普通的20个印张、印数2000的图书为例,节省出片打样费用1 032.000元,折合单印张成本降低0.026元,占定价的1.30%(按2.00元/印张定价)。(4)改版速度快的图书[5]。
3.2 从周期角度考
我们认为最适合CTP技术的图书,当然是急稿,在传统制版方式下,从书稿核红到出书至少一周时间,若使用CTP技术出书,由于省去了出片、核片、胶片来回流转、手工拼版、晒版、修脏,再加上机械晒版使试机时间缩短,整体出书周期能缩短3 d,这是传统制版工艺不可想象的。
3.3 从图书同时印刷角度考虑
对教材出版单位,由于各地分印,多地同时供应胶片、且工艺需求不一致的情况下,分印的教材更合适CTP技术,特别是彩色版教材。以10.00印张、印10 000册的彩色教材来测算,节省出片打样费用8 400.000元,折合单印张成本降低0.084元,占定价的5.20%;以5.25印张、印10 000册的黑白教材来测算,节省出片打样费用1 030.000元,折合单印张成本降低0.020元,占定价的2.80%。
应该说,所谓的适宜也只是短期的最佳契合而已,随着CTP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我们对产品适宜性的考虑会逐步减少。
4 长期规划、分步启动,促进CTP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第一步,杂志、内部资料和急稿,我们直接安排CTP生产。杂志和内部资料质量要求不高,重印的可能性很小(即使重印但改版的可能性很大),这种产品保留胶片的意义不大。急件直接迎合了CTP流程的要求,从核红到胶片下厂能节省2~3 d的时间,突破了传统图书生产的极限,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很容易接受。
第二步,重印率较低或者印张较多的图书,我们积极推荐CTP生产。重印率较低是考虑了传统胶片的保存价值,印张多则完全考虑了成本节约的最大化,因为印张多节省的胶片输出和打样费用更大,从而最大限度的拉低整本图书单
印张价格。
第三步,分印教材大批应用。因为教材分印地多,发片时间紧,彩色版本多,这三个特点正迎合赶工期、最大限度降低输出费用、电子化的CTP技术。由于各地分印厂商实力差距较大,可以有选择的在部分实力强的工厂大胆应用,促使其他印厂积极改善和提高自身设备水平,提升合作印厂档次。
第四步,质量要求高的精品图书和重点图书。CTP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传统拼晒版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了网点还原效果,同时使得印前和印刷环节紧密结合,确保高质量的印刷效果。真正达到工艺改善品质的目的,这也是我们的最终的追求。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