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完美访谈论

发布时间:2015-10-16 09:25

摘 要:特火的名人访谈类栏目,无一例外不是穷尽所有追求完美。完美,就是高瞻远瞩,实现被访者、主持人及受众三方满意,塑造其文化价值;完美,就是优化结构,实现提问•倾听•回应•追问的深度交融,在知音般互识共赏中圆润推进。从文化传播的高度审视,从系统论的角度深度解构,对于正在思考如何掌控访谈的主持人们大有裨益。

关键词:提问; 倾听; 回应; 完美

按:访谈类节目因着面对面的对话及名人效应而经久不衰,从中央到地方、从广播电视到新媒体纷纷效法并在风起云涌中各领风骚。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红雨音乐时间》(周播)创办四年,其子栏目《红雨访谈》广受好评。访谈对象为中国民族歌曲的词曲作者以及演唱者,已有国内近百位艺术家接受了访谈。广播不是新媒体,省级台不是中央台,周播不是日播,究其成功并非有什么秘诀,唯在其接近于完美。换言之,《红雨访谈》已经具备了同类优秀栏目的共同特质——而这也正是本文讨论的核心。
1 完美访谈的要义
“完美”经常是和“无缺”联系在一起出现的,指完备美好,没有缺陷。完美严格说来是心里遐想的世界,现实中并不存在;是人们渴望得到并追求的一种理念和动力,是存在于思想中的。我们以“完美”一词来修饰访谈,意指优秀的访谈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无限接近于完美。
笔者认为,完美访谈应该具备诸多条件和要求,只有满足了这多重内在的逻辑要求和外在的审美要求,方可称其为完美。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完美的访谈必须实现三方满意,即被访问者,受众和主持人均满意。被访问者满意,这是访谈成功的根本和栏目延续的基础;受众满意,这是访谈成功的外现和收听的基石;主持人满意,这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向前迈进的动力。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访谈栏目都能够成功突围并且长盛不衰。如果只是被访者和主持人满意,就会曲高和寡,失去听众,进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如果主持人和听众满意而被访者不满,那么,就会难以寻找下一个访谈对象,也会伤及栏目的生育。如果被访者和听众满意,而主持人不满意,那么也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消减节目的原创性主动性。完美的访谈,展现的是一种能力与境界:这是一场头脑风暴,是一种高强度的信息交换,是沟通的艺术表达,这是智慧的大众共享。访谈结束之际,理应是对话双方成为知音、留下佳话之时。
从文化的角度看,完美访谈具有审美价值、史料价值。访谈对话的是名人,这些艺术界名流,皆为业内能力水平高超而备受大众瞩目和景仰的人物。通过访谈,闻其声,晓其情,明其义,是对人生智慧人生阅历与成功捷径等的直接汲取,是对自身能力与修养的最好提升。美是生活,分享他们的经验就是与崇高同行与创新同行与成功同行,也即与美同行。访谈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其栏目本身会带来经济效益,其衍生品会带来市场收益。而完美访谈本身就是品牌,品牌自然具有收藏价值,完美的名人访谈具有不可复制性,尤其是对那些年逾古稀的名人访谈,更是对即将逝去的文化一种及时的抢救与珍藏。中国古人将“相知”分为三重境界:恩德相结,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谓之知心;同气相求,乃谓之知音。明代冯梦龙先生曾作《高山流水》:“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言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能够在那样的激情时刻与名家对话,并且能够比肩地与名家对话,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经历。留下的,都将成为文献档案。完美访谈,也必将借此而不朽。
2 完美访谈的结构
“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中,一个路牌上标识着“科技”与“人文”两条街的交汇口。乔布斯着重阐述了其人生的一个理念:“苹果之所以能够创造出iPad这样的产品,是因为我们一直努力融合科技和人文艺术。”这是《史蒂夫•乔布斯传》中记载当年iPad亮相的一幕。众所周知,乔布斯是当代完美主义的代表。而人物访谈在如何追求“单一产品”的尽善尽美上,与“苹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访谈中的“提问”与“回应”,同样类似于两条河的交汇处,一面是被访者的历史长河,一面是主持人及其所代表受众的欲望长河;而两者的融合推进,更有赖于主持人的倾听与引导。除了提问与回应,访谈还涉及“倾听”,这三个基本环节并非孤立的断面与简单的反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过递进、反复与交融,共同构成了线性传播的基本结构,基于这一结构优化的生产线,才能制造出听众挚爱的完美产品—品牌栏目。
2.1 提问
访谈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个提问。第一个提问是否巧妙是否贴切是否得体,关系着访谈的气氛,话题的走向,彰显着主持人功课的深浅,甚至决定着访谈的成败。在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个提问无疑是撬动地球的支点。
完美访谈向来重视第一个问题的提出,并且都是深思熟虑的样本。我们来看看《红雨访谈》关于第一个问题的设计。“马老师您好!刚才我一进您的书房,看见一面墙都是《长征组歌》的碟子,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把我震撼了。有人说您是为《长征组歌》而生的,这么多年来,您参加了上千场的演出,而且把所有《长征组歌》的资料收集得这么全,我觉得您太了不起了!”这是访问长征组歌合唱队员——男低音歌唱家马子跃先生的第一个提问。我们看到,主持人用一连串的赞叹引发老人的谈话兴致。“一面墙”、“震憾了”、“为《长征组歌》而生的”等一系列的细节明确无误地传达给老先生的信息是,来访者的观察是仔细的,态度是真诚的,赞美是由衷的,因而一下子就会引发心灵的共鸣,访谈也就得以顺理成章地进行。假如主持人对文化人的书房陈设、座右铭等视而不见只顾一味生硬地提问,那该是多么大煞风景。主持人现场组织语言表达情感引发话题的急智是必不可少的。再如,对话因一曲《太阳岛上》而成名的歌唱家、很少接受外界采访的郑绪岚时,第一个提问极其轻巧:“郑老师,一直觉得您很神秘,多年以来我们都觉得您是哈尔滨人?”,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你首唱的歌曲火了自己也火了太阳岛,全国人都以为你是哈尔滨人了。而回忆成名时刻总是幸福的,出生在北京的郑绪岚的对话兴致马上就被点燃了,她紧接着兴奋地说:“好多人都以为我是哈尔滨人,不过我是哈尔滨的荣誉市民”。在通过电话直播访问现居北京的吉林籍著名词曲作家孟庆华时,主持人的第一句话是:“孟老师,虽然此刻你身在北京,我相信你的心已经在 归乡的路上了。”自然而然就勾起作曲家对故乡和往事的回忆,进而谈起大学生活和当年工作的记忆,也使听众了解到这是从家乡走出去的作曲家,自豪感油然而生。
由此可推断第一个提问的最佳路径应该包括:寻找对话者人生的闪光点,光环引入;寻找对话者的人生的转折点,坎坷引入;寻找对话者爱好的切入点,兴趣引入;寻找相关信息的串联点,节点引入,等等。总之,第一个提问要引发兴趣,激发情绪,散发思维,明确无误地告知对话者,我们号过你的脉,我们懂你,我们是对话的对手。
2.2 倾听
访谈的确是个不断提问的过程。恰当的提问,有可能会首次披露被访者鲜为人知的故事,挖掘他们或者坎坷或者可亲可爱的人生故事,将其对生命的领悟与受众完整分享。但访谈绝不是简单的提纲式的线性推进,不是提问再提问一问到底,如果真的完全按采访提纲,按既定思路,那么访谈就不是思想的碰撞,而是循规蹈矩般的标准的无趣的你问我答。“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访谈的高级境界,是要从他们身上找出一些未经披露的或者不曾了解观察到的东西,主持人必须同步进入对话者的思想世界、思考方式,并且有能力复述、还原其感受、思想和意愿,引发共鸣与谈话的愿望。这个过程就是短暂的倾听过程。
倾听对主持人意味着什么?倾听是思考的根基,考验着展现着主持人的分析能力,亲和力与知识修养。只有认真倾听,我们才能分辨出对话者的共性与个性,精神与思想,继承与创新,才能探寻出对话者打动人心的遗传基因,才能避免对话的碎片化模糊化。主持人必须做到边倾听边思考,随时准备追问下一个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并适时作出机智的回应,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一点。
2.3 回应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这样一句话:“有境界者,则自有名句,自成高格。”对访谈栏目的主持人来说,对话名家大师,对话那些有创作体会、理论造诣自成体系的人士,必须站在同一境界与其对话。如果说,提问能事先设计的话,那么回应就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的预测写到提纲里。现场访谈,总要有意想不到的话题话语闪现,总要有思想的碰撞产生火花,这都需要主持人及时作出回应。这也是前面强调的倾听之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回应,而回应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进一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粘连发问,通过新的有冲击力的提问,丰富对话的内容与含金量。
回应对主持人意味着什么?回应是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解读,是代表听众对智慧人生的科学赞赏。回应能否直达对话者人生与心灵的深处,能否由访谈对象成为朋友,成为知音,取决于主持人的功力、阅历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当主持人的回应不断博得对话者的由衷赞赏,这种和谐的对话持续达到一定时间及一定信息量,双方在心态上就因信息交流产生的了解度的累积而产生熟悉的情绪,主持人就会以深度认知打动对话者。
比如在对话歌唱家柳石明时谈到柳老师演唱的民歌时主持人灵机一动,说出自己的感受:您演唱的虽然都是民歌,但每首歌却唱出不同的风格风味,这是非常难得的。柳老师立刻兴奋起来:“你说的太对了,这就是我想要讲的行腔的问题”。
与“开花调皇后”——山西左权歌唱家刘改鱼交流时,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说出自己的忧虑:“现在音乐学院的年轻学生每天都在找声音的位置。”主持人联想到刘改鱼不舍左权那块沃土,扎根民间,马上回应:“要想找到声音的位置,必须先找到脚下的位置。”刘改鱼说:“哎!太对了!”
对主持人刮目相看的嘉宾,就会激发谈话的欲望,进而对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历历在目的细节进行完美的回忆,从而再度引发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对创新等进行多维度思考。

                        

上一篇:论电视固定画面的作用

下一篇:论广电BOSS系统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