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图书馆的省情数据库建设研究——以吉林省
摘 要:积极开发建设省情数据库,不仅能够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也有利于加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促进学科理论研究和教学科研工作。本文从建设吉林省情数据库的实践出发,对建设省情数据库的意义及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据库建设;数字资源;图书馆
1. 建设省情数据库的意义
1.1 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省情是一个省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经济文化发展规划的决策过程中,必须首先对省情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掌握经济、文化、自然民俗等方面的历史资料,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对现实状况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扬长避短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党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深度挖掘和收集整理省情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开发建设省情数据库,采用不同的载体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们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省内各项事业发展战略提供翔实的参考资料和有效的智力支持。
1.2 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党校肩负着理论研究和培养高素质党政人才的双重任务,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坚持提高干部的理论基础、党性修养,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就需要图书馆为教研人员提供针对性更强,具有个性化的深层次文献信息服务。研究省情,研究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党校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之一。积极开展省情数据库建设,收录大量研究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文化特色的理论性文献资料和研究数据, 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为教研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对党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特色资源知识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开始向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只有逐步建立起数字化图书馆,积极开发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有特色的个性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才能更好的满足教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为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党校图书馆开发建设省情数据库,将繁杂、多样、分散、无序的省情研究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合,这不仅是实现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条件需要,也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特色资源知识服务的需要。
2. 吉林省情数据库的主体框架和数据来源
吉林省情数据库的主体框架按照吉林省概况、时政要闻、吉林历史、吉林文化、经济建设、农业发展、社会发展状况、吉林省志、理论研究为内容分为九大类,将它们作为一级目录,然后再细分到二级目录和三级目录。其中,吉林省概况分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人口、民族、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资源生态、市州概况八个二级目录;吉林历史分为文物古迹、历史问题研究两个二级目录;吉林文化分为吉林省文化改革、民俗风情、科学教育、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文艺戏剧美术、文化问题研究七个二级目录;经济建设分为工业建设成就、农业建设成就、建筑业、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六个二级目录;农业发展分为吉林省农业发展战略、吉林省农业产业化、吉林省农民增收行动、吉林省粮食经济、吉林省“三农”工作五个二级目录;吉林省社会发展状况分为科技发展、教育动态、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状况、环境保护六个二级目录;理论研究分为经济问题研究、文化问题研究、社会问题研究、其他问题研究四个二级目录,其中经济问题研究分为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吉林省产业升级换代问题研究、吉林省城镇化问题研究、吉林省服务业问题研究、吉林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吉林省中小企业问题研究七个三级目录;主体页面还包括动态新闻、音频视频、图片资料等栏目。
吉林省情数据库的数据主要以电子期刊、全文图书、图片库等形式表现,其数据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1)利用图书馆现有的馆藏,包括纸质的书、刊、报和电子资源数据库;(2)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如省内有关单位自编的内部资料、吉林省志、长春市志等等;(3)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收集网络中的免费省情资源,加工整理后收录到数据库中。
3. 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建库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国内数据库建设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图书馆使用的建库软件平台也不一样,这就导致用户检索界面和检索语言都各不相同,虽然在各自的数据库里使用起来都很方便,但势必给以后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带来问题。在党校图书馆省情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描述语言和标引语言没有严格采用元数据标准,检索条件比较简单,对数字资源的检索功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今后还需要逐步修改和调整资源的元数据项,完善数据库的检索功能,提高检索效率,同时方便与其他馆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
3.2 商业数据库的选用问题
购买商业数据库是建设省情数据库的一条重要渠道。商业数据库一般内容较为全面,但信息时效性差,制作的数据库内容相对陈旧,而且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现有的商业数据库多数采用私有的数字资源格式,导致系统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和跨库检索,所以党校图书馆在选用商业数据库时着重考虑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在数据库内容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采用规范元数据标引体系的数据库,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描述数字对象,提高信息资源的检索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以后融合其他数据库的数字资源,降低信息共享成本,方便实现跨库检索,更好的为读者服务;第二,在图书馆网络带宽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购买某个数据库的访问帐户,这样既可以满足教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也可以合理减少人力、物力及经费的支出,更好地促进省情数据库建设。
3.3 数字资源的版权问题
在省情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数字资源版权问题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范围。首先,数据库的建设方式之一就是将馆藏中的特色纸质省情文献进行数字转换,经过加工整理后收录到省情库中。按照法律规定,文献数字化属于复制行为,所以,图书馆对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实施数字化行为,必须依法取得许可,否则将面临侵犯复制权的风险,同时,文献数字化后所进行的整理、加工、入库等行为,也涉及著作权人的修改权、汇编权等权利,同样面临着侵权的风险。其
次,开发利用免费的网络资源是省情数据库建设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虽然网络上有大量丰富的免费资源可以随意使用,但是对网络资源的下载、加工、整合等行为都可能会涉及著作权人的复制权、改编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等,对以后省情数据库的传播和使用都将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解决省情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数字资源版权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3.4 信息数据的不断扩充和共享问题
省情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动态工程,基本框架确定以后,要不断地进行数据填充,以及信息的更新和完善等工作。目前,由于受到馆藏和人力、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省情数据库收录的内容有限,而且多为文本资料,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源较少,今后需要不断收集有价值的资料,丰富和更新省情数据库的内容。数字化建设需要集合多方面的人力、物力、技术力量,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因此应该走共建共享的道路。党校图书馆的省情数据库目前还仅限于局域网内自建自用,今后要争取与其他部门共建共享,合理分工协调,避免重复建设,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孙玉艳,图书馆自建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实践研究——以“三坊七巷特色数据库”为例 图书馆学研究 2011.12
[2]刘葵波,特色数据库多元化版权策略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2009.11
[3]甘亚非,浅谈图书馆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情报 2006.9
[4]张伟云,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 2007.6
[5]蔡学申,省级图书馆应进行省情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 图书馆学刊 1999.2
下一篇:对计算机故障维修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