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12-14 14:25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为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地理论支持。本文以教学实践出发, 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更新教育观念、发挥主体能动性等方面阐述了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
  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更要具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期待创新,创新呼唤教育”,我院自建校以来一直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把公共计算机作为全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社会工具,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的工具。可见高校公共计算机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课程,该课程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并已进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的新阶段。那么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教师如何在公共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开启创新意识
  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word文字处理》课程前,先给学生展示作品,使学生有了“我也想作这样的作品”的感触,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然后引出教材内容,给同学们讲解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这个软件及其基本技能,每个同学都可以制作出这样的作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学习课堂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民主、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热爱学生,鼓励学生多开口,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情感,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开放,才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发现和探求。比如:讲解WORD课图文混排的内容时,事先找一首最近在学生中刚刚流行的“周杰伦新歌曲”,先给学生听音乐,接着让学生记录歌词,然后插入演唱者的图片、个人信息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编排,这样活跃的教学情境作用下,使学生很快达到情绪的兴奋,开启创新意识,图文混排作品也相当出色的完成了。
  二、培养想象力,挖掘创新能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国的教育多是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强调对前人知识的继承和掌握,缺乏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开发学生想象力,变“承传教育”为“创新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切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想象。
  1.图示教学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画图来帮助学生产生想象,最好是做成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例如:学习硬件知识时,学生对内存中信息是如何存储的感到难以想象。若画出一栋楼房,在其中画上一个个小房间,告诉学生每一个房间就是一个内存单元,这个房间再不能被分割了,它是最小的单位。一个小房间里住着八位的二进制数,一串8位二进制数就象一家人一样,一定要住在一个房间里,不能占两间房。从而使学生在理解内存的时候,能够通过想象化难为易。
  2.比喻教学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往往是在一些己知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若将新知识与熟悉的一些事情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并能产生进一步的想象。例如:在学习数组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对数组与简单变量有何区别难以理解。若把数组比成冰糖葫芦,数组元素就象糖葫芦上的山楂一样,它们在内存中占据着连续的存储单元。通过这些形象类比,学生们觉得计算机知识真的不难了,也培养了想象能力。
  3.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 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不断给学生创设问题,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计算机的安全问题时,关于电脑设置密码,可以提出以下一系列问题:机器密码如何设?设了又如何更改?忘记了密码怎么办?除了机器外,文件可以设密码吗?有没有轻松破解密码的高招等等。这样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悬念、困惑的方法或途径,主动研究问题,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更新观念,积极引导创新
  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说“成才是因为不理会过去的思考方法。”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颖惑,敢于怀疑权威。教师一定更新教学观念,千万不要用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学生,鼓励多动脑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例如: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时,有的学生针对外存的访问比内存慢,提出“是否我们可以设计出那样的机型,让CPU可以直接访问外存?”。尽管在现阶段这是个看似幼稚的问题,但是教师是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先不要考虑是否合理,只要能想出来就值得鼓励。
  发散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科学创新。学生掌握类比、迁移、重组、逆向、联想等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智能品质,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从多方向、多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不要预先树立是与非、对与错的绝对权威,尊重学生提出的意见和问题。比如:在学习FoxPro编程时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满足于只会一个算法,要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程序结构和语句,写出尽可能多的算法,从而养成多点、多面思维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注重主体,发挥创新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没有主动性,便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FoxPro编程后,给学生布置作业,编写一个小型的成绩管理系统。同时也给 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这时学生非常活跃,他们在参考程序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修改,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的界面作品。主体能动性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潜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再给他们下发另一个作业,编写一个更大的学生管理系统,这次不给参考程序,结果他们自己动手写说明书,画流程图,设计算法,上机调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发挥了创新能力。
  五、结语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正好是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创新教育的前提。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让学生在问题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原则,任务明确,学而有趣,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逐步成为具有创造个性、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的创造型人才。因此计算机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教育理念,尝试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激发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曾杨. 浅谈如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信息与电脑.2009(12):185
  2. 黄玉波.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 网络财富.2008(8):127-128
  3. 吴冬方,高志一.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科技信息.2008(4):238
  4. 蒋燕. 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网络财富.2008(4):150-151

上一篇:油田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下一篇:计算机联网技术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