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加固个人信息“安全堡垒”

发布时间:2016-07-12 17:21

  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公务员考试刚报名,卖答案的就来联系;孩子刚出生,卖奶粉的就发来信息;新房尚未交付,就有搞装潢的来电……我们一方面惊讶于对方神通广大,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隐私泄露泛滥的尴尬现实。可以说,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已是互联网时代的民生刚需。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去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遭受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的,就有大约4500万网民。不仅如此,个人信息被盗还会带来无穷麻烦和心理阴影。比如陕西一名男子,因遭人冒用身份,被吸毒长达10年,出行住店处处受限;再如,济南20多万条婴幼儿信息被泄,地址精确到小区门牌号,让家长一想到黑手可能伸向孩子就不寒而栗

 

  是谁让我们裸奔在商家与不法分子的视野里?从源头来看,许多手机APP未经授权采集用户信息,有些经营机构罔顾法律买卖用户数据,更为可怕的是内鬼,在警方查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信息安全问题涉及面之广、黑色产业链条之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加固个人信息“安全堡垒”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网络社会带给人们更多方便与快捷,但如果这个社会缺失信息安全,人们怎敢放心在电子银行存转财富?何以放心在网购时写下实名地址?安全感少一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可能就会少十分。

 

  个人信息安全,尤其是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事实上,我国也在积极迎接这场挑战。从顶层设计看,中央在2014年就成立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个人数据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出卖个人数据行为亦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从法治层面讲,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入刑,相关部委也出台了不少保护政策与法规,司法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可以说,个人信息的安全堡垒正在逐步加固。

 

  当然,与现实的安全风险、公众的满意程度比,这种加固还需要提速增效。这就包括,加快相关法律条例的研究跟进、系统配套,加强相关部门的握指成拳协调共治,进一步明确运营商、银行、电商等的权责,提高对信息泄密者的处罚成本,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展开依法维权。可以说,今天,要解决好个人信息的安全漏洞,已非简单打补丁就能堵上,亟须系统整顿、源头治理。

 

  作者:姜赟 来源:浙江人大 20165

上一篇:数据安全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下一篇: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