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ASP.NET的三层架构模式的分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5-11-18 10:13

摘 要: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不断涌现,目前应用三层架构开发是业界最关注的主题。本文论述了三层架构设计模式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实例,阐述了用.NET平台开发的三层架构模式应用系统的方法。

关键词:软件开发 三层架构

0 引言
     在各行各业中计算机管理系统被广泛的应用,设计功能强大、易于维护的web管理系统是网站开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当前基于三层架构体系的开发方法是管理系统开发的流行模式,也是设计开发优秀管理系统的有效途径。

1 三层架构概述
     三层架构自底向上依次分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即界面层WebUI)。三者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三层架构的关系图
    数据访问层(DAL):也称为是持久层,其功能主要是负责数据库的访问,可以访问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档或是XML文档。大多数情况下,系统使用中的数据访问对象实现数据的查询和数据的增、删、改等操作。典型的操作方式包括使用Connection对象和Command对象结合DataReader对象进行数据访问,或者使用Connection对象和CommandBuilder对象结合DataSet对象进行数据访问。
    业务逻辑层(BLL):主要实现各种业务规则,它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按照业务需求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各方法。它是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之间的数据桥梁。业务逻辑层在体系架构中处在关键位置,它处于数据访问层与表示层中间,起到了数据交换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通常该层是类库的形式来实现的。
    表示层(UI),即界面层是为用户提供用于交互的操作界面,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也是用来呈现业务罗基层中的数据。在用开发的网站中,通常使用扩展名为.aspx的web页面来实现的。
    
2 .net平台概述
    Microsoft .NET是微软推出的一套开发平台。该平台可以看成是操作系统提供给开发人员的面向对象的API开发工具包,它由Web服务应用程序和Windows桌面应用程序的软件组件构成,包括.NET框架(Framework)、.NET开发工具和网站开发技术。
是一种建立在公共语言运行库((CLR))上的程序构架,可用于Web服务器创建功能强大的Web应用程序。与传统的Web开发技术相比较,提供许了更多的Web开发模式和手段。可以使用.NET平台快速方便的部署三层架构。在网页中使用基于事件的处理,可以指定处理的后台代码文件,可以使用C#、VB和J#作为后台代码的语言。显示层放在ASPX页面中,数据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可以用.NET的类库来进行封装和实现,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实现了三层架构,.net平台下三层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net平台下三层架构的关系图

3 三层架构应用
  下面的解决方案EXP采用的就是三层架构模式(如图3所示),该方案中表示层是网站系统WebUI,业务逻辑层是Business,数据访问层是DataAccess,下面对这个例子进行介绍。

图3 EXP解决方案三层架构示意图
  DataAccess层从网站数据库中获取网页需要的数据;从架构中可以看出实现的访问代码放在SQLServer文件夹下,访问的是SQL Server数据库。如果访问的是其他类型的数据库,那么访问代码可以放在对应的文件夹下面。Business层从DataAccess层获取数据后,按照业务流程和规则进行数据处理,因此可以把应用系统的规则定义写在业务层中;WebUI是表示层,即是aspx页面的集合网站系统,该层从业务逻辑层Business中获取数据。
  下面以访问页面为例展示三层的数据流过程,一个URL请求,引擎会分析这个URL要使用哪个层,这样首先访问表示层中的页面。然后表示层中的访问业务逻辑层中的的业务规则处理代码,最后访问数据访问层中的、和处理程序,并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同时把处理的结果一层一层返回,这样请求的页面在浏览器中显示出来。


4 结束语
  综合上述,三层架构是系统开发非常有效的开发模式,采用该架构开发的系统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随着软件系统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三层架构开发模式的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 2.0全程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01) .
[2]孙继红.基于.net三层架构的网上商城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与通信, 2009,(09) .
[3]饶云波, 张应辉.基于的电子商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6,(05) .

上一篇: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机制探索

下一篇:南京软件产业服务外包发展现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