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有效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各个行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电子技术人才主要服务于电子产品制造业,辐射相关电子类企业,应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电子产品装配与焊接、调试与返修的能力;具备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操作与维护、维修与整改的能力;具备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中专生的理论基础水平较为薄弱,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和难记的公式,往往会缺乏学习的热情,要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的策略。再者,中专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一般都是基本技能操作工作,这就需要学生在学校就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强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及实用意义,让学生产生新颖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压电传感器中的压电效应,也就是说: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我们用多媒体软件制作动画效果,将整个过程通过仿真方法完成,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学生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实际的岗位需求为起点设计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方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电子技术人才直接参与到相关工作岗位,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要保持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并驾齐驱,彼此相辅相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让电子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
根据电子技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为前提,以电子技术应用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设计各方向所必需的课程项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可按企业相应技术岗位划分出几个专业方向,即计算机辅助方向、电子设备维修方向。为确保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的符合、课程体系设计与培养目标的符合,采用理论课程以系统、基础知识为内核,以专业方向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普通教育课程为外核,以适应市场需求。
三、让教学回归生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陶行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应当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其专业辐射力强,技术应用面广,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着主要支持作用。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如果坚持从生活化教学视角,更多地贯彻“知识——技能——工程应用技术”的课程实施方案,“关注学生体验”“回归生活”,就能更好地践行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和实践。
电子技术应用是很具体、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想真正地提高能力,还必须将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电子技术应用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社会、生活,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通过研究、分析电气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解析其相关联的电子技术应用方向,选取专业技能关联度高、岗位针对性强、行业特色显著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内容上增加与生产实践相近的案例与技能训练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课堂学习,有利于个体体验。如在数字电子技术部分的安排上可选取典型案例将课程内容串接在一起,在教学中针对所要完成的任务,遵循“教学做”的工作逻辑主线,更好地实践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四、正确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测量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教学行为、活动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检测、诊断、判定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固然有效率高的特点,但是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的弊端也为不少师生所诟病。好的评价方法可以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
教学中必须创新学生评价方法,发挥学生评价中的鼓励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尝试用“奖分制”来对学生评价。对学生的奖励标准可以是能够积极回答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能够解决小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是能够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好的电路图上标好电流流向和电压高低。每当学生答对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加分。实践表明,只要不出题太难,能够照顾到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同学们大都能表现出很高的参与兴趣,学习自信和学习欲望高涨。
作者:刘俊鹤 来源:教育界·下旬 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