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14 10:45

摘 要:笔者结合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结论,着力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生活的良性与不良影响,并提出相应教育对策。

关键词:贵州大学生; 手机媒体; 影响; 对策

  2011年10月,经过前期对贵州各大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情况的调研,得出了一系列数据。i这些数据反映了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情况。如证明手机是贵州大学生使用最频繁、便捷的媒体,是信息获取的重要媒介。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总体上保持在理性、适当的范畴中,思想也不像标榜的那样前卫。手机媒体正在向微型电脑终端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交流行为、思维能力乃至生活方式。
  基于前期调查的数据显示,由于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卷入程度尚低,手机媒体对生活方式的改变程度也比较有限。但数据体现出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方面的一些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手机媒体与大学生群体的互动关系,对因手机媒体而引发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良性影响和不良影响进行分类阐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良性影响
1.1 促进互动,灵活沟通   手机媒体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正是因为它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和便捷的沟通方式。对于大多数背井离乡的学子而言,拥有手机,就等于与过去的生活维持着一条沟通的红线。无论是父母家人,还是旧时的朋友。把联系方式留在手机里,只要有需要,就能及时找到人。这为身处异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安全和缓冲机制。将过去环境中的人和现在环境中的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时空的分离联系起来。使得未能及时融入新环境的学生还有退路可寻,同时也更有利于维系因分离而失散的情谊,对于构建长久有效的关系网是大有裨益的。
 手机的一对一交流模式,也使得沟通更加具有隐蔽性。在后期访谈中,有学生表示,他们会向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同学发短信,以代替传纸条。有学生表示,他们现在已经不常用大声喧哗的方式喊人,感觉“非常粗鲁”、“丢脸”,更多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知自己的位置。手机沟通使当下环境秩序得以保持。许多学生表示,在乘车、排队等 “等待期”的间隙,或者是在陌生、不想融入的环境内,他们更倾向于把脸埋向手机,一来打发时间,二来掩饰无所适从的局促感。手机成为一个弹性空间,既可以拉近距离,又可以拒人千里之外。使得大学生能够自主调动交流沟通的对象,实时在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之间转移。真正体验米兰昆德拉所谓的“生活在别处”。
  手机带来的沟通交流方式转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一些有趣的手机软件,成为学生热捧的对象。比如许多女同学喜欢“水果忍者”的游戏;用手机玩微博,以及其他社交网站,也是时尚的选择。在学生们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许多网络上流行的言论和价值观,因其生动有趣的描述,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同。这种认同甚至发展成为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身份的标识。学生们通过观察对方会不会说“行话”,理不理解他们的暗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赶得上潮流,是否属于自己这个圈子。
1.2 信息获取方式升级   所有的手机都具备随身性与便捷性,同时,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手机能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过去以电脑为终端载体的软件,逐渐向手机发展。每种软件迎合了一部分受众的需求,每种软件代表了一种沟通可能性。由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成为当今大学生紧迫需要学习的技能。基于手机显示特性,这些信息,常常以片段和枝节的形式呈现。在关键时刻,可以高效地获取想要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点关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则需要学生进行较多的思维努力。可以这样说,信息的体外化程度越高,对人的信息组织以及创新能力要求也越高。
2 不良影响
2.1 割裂学习时间   日益强大的手机功能,使得手机能够满足学生越来越多的需求。正是由于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对手机的有序合理使用,就成为考验学生自控能力的重要挑战。许多学生反应,手机揣在身上,会时不时地拿出来把玩。本意是想看一看时间,查阅未接来电、短信等,看完之后,就不自觉地开始利用手机上网,打游戏。把原本完整的时间割裂,零散化,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能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这也体现在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碎片化上:难以忍受长时间学习,需要不断变换内容刺激。对长文章、较难理解的内容,感到厌烦,不愿意下功夫。这种情况,广泛体现在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介形式上。客观的说,媒体本身并没有过错,只是丰富的功能,满意的用户体验和极低的获得成本,让使用者的需求和欲望无限扩张,从而导致类似问题发生。
2.2 媒介依赖性增强,思维主动性降低   百度、Google、wiki、搜搜,这些网站不仅起到了搜索引擎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人们的生活助手。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本意是为用户提供便捷生活服务的媒介功能,替代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许多教师都反映布置下去的作业,哪怕不是抄袭,多多少少都带有百度知道的痕迹。学生本来的文笔、思想的闪光处在作业中,已经很难体现了。更有甚者,在考试时用手机上网查阅答案,手机成为作弊工具。
  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更全面体现在思维能力的降低上。针对特定事实,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表现不自信,常常援引媒体的观点来说明问题。对媒介言论可能带有的目的性和倾向性不甚敏感,容易不自觉地成为媒介观点的附庸。唾手可得的答案,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日益下降。
2.3 感性的扩张,理性的萎缩   手机媒体的特性决定其不适于传递太多理性的信息。短信,容量限制,导致信息碎片化。电话,不具备记录功能,信息沟通效果与交流者听说能力有极大关系。除了基础功能之外,手机上网也是贵州大学生的重要应用。国内某知名网编曾说过,炒作网络事件要遵循“三情主义”原则,即“情绪”、“情感”、“情欲”。情绪原则,炒作存在明显不公,令人厌恶或激起公愤的事件。如,药家鑫事件。情感原则,炒作唤起人们心中的善意和温情的事件。如,最美妈妈吴菊萍。情欲原则,炒作勾起人类原始冲动和引起这方面联想的事件。如层出不穷的“艳照门”事件。不管是哪种“情”,总之是将感性的作用最大化,理性的作用边缘化。在群 情激奋或激昂的过程中,收视率、点击率飙升。事件背后的炒作者赢得盆满钵满,当事人和看客,都成了事件中的棋子,成为被控制的对象。
 诚然,手机媒体的特征一半是由技术决定,一半是使用者的为其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在手机媒体为受众提供的可能性和媒介环境中,大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卷入媒介的话语预设之中,进而影响自身的思维方式,造成感性的扩张和理性的萎缩。
2.4 个人信息泄露,安全性降低   许多大学生表示,他们利用手机上网,常常浏览各类贴吧、社交网站,安装各种即时通讯软件。每一次注册、每发送一次位置信息都是个人信息不同程度的泄露。尽管网站或者软件在安装时都签订各种保密协定,安全证明。但事实上,还是有大量的个人信息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被泄露出去。同时,病毒也不再是电脑的专利,手机病毒也频繁爆发,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即时通讯软件,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交平台的同时,也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会上。比如,许多使用智能机的学生反映,他们在手机上安装了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类似于网络对讲机。“摇一摇”是微信新增的功能,轻摇手机就能找到周边和你同一时刻摇晃手机的人。从交际积极层面说,手机摇一摇是移动社交的新鲜方式,它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人际关系平台;但相应的,也可能摇出不怀好意的陌生人。大学生所处环境相对单纯,这种环境能够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又使一些学生觉得缺乏新鲜感。用手机随意一摇,就能找出许多和自己一样有社交需求的人,对许多学生而言是一种低成本的交友形式。学生对陌生人的好奇心和青春期的甜蜜想象,可能会诱惑学生采取一些轻率的行为。即使学生不准备与陌生人开始线下交流,也可能因为摇动手机而将自己的地理位置等信息泄漏出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学生也存在安全困扰。尽管各大高校长期将安全工作摆在首位,但由于骗术花样翻新,加之学生思想较单纯。因电话、短信而诈骗上当的事件在学校时有耳闻。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收到过“汇款”、“中奖”等虚假短信,少部分的学生因此上当受骗。
3 对策分析
 面对手机媒体利弊参半的复杂影响,简单地采取“封堵”的形式禁止学生接触手机,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肯定是不现实的。学生的需求是导致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的根源,取缔工具,并不能使需求得到满足,反而会导致强力反弹。教育要与时俱进。新时期的教育者,不宜再以道德审判者的角度教育学生,应该利用身边的各种机会和媒体,创造和谐的沟通范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只有心悦诚服,才能标本兼治。大学生是成年人,管理方式应更趋向“无形”,“无招胜有招”。所有的管理与帮助,终将通过被管理者和被帮助者自身发挥作用。
 手机媒体的优点与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教会学生趋利避害地使用它,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服务,为学习、生活服务才是关键。
3.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作为教育者,要保持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应作为引领者启发、领导学生,而不是被动地被新变化拖着走。对媒介现状的不了解,对学生变化的不清楚,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语。尽管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媒介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表示忧心,对新媒体存在排斥心理,希望复归以书本为代表的冷媒体的统治地位。但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逆转的。要想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地使用手机媒体,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手机媒介使用情况。了解应该是设身处地,交换立场的,但同时要保持研究的独立性,不应过度卷入。
3.2 发掘多元需求满足手段   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需求的满足与否,是决定使用行为的关键。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取决于自身的需求与媒介接触成本之间的比例。手机的基础功能所需支付成本相对低廉,而基于上网流量的各种运用,特别是3G网络,则对手机终端及费用要求较高。前期调查显示,贵州大学生的手机媒体使用行为很普遍,夸示性消费意识不强,依赖程度保持在相对理性的范围内。这与贵州大学生可供支配的生活费是相关的。针对这一特点,教育者可以发掘成本相对低廉、内容更加积极,更有利于引导的多元需求满足手段。
3.3 趋利避害的使用引导   手机媒体为受众提供了多元的传播沟通方式,从人际传播,到群体传播,再到大众传播,都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得以实现。利用这一媒体,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沟通和交往,以实现不同的传播效果。对于手机媒体的积极影响,教师应积极肯定;对消极影响则应充分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合理使用手机媒体。
3.4 强调信息归纳提取能力   课堂上,承载知识的媒介仍然以书本为主,但课余时间,学生越来越多融入到电子媒介的氛围中。两种媒介形式对大学生的思维要求是不同的。以书本为代表的冷媒体运用的是线性思维模式,需要调动学生较多的发散性思维去完整信息内容;而电子媒体具有多元的信息展示形式,其中以图像为主。在接触此类信息的时候,学生易被媒体节奏控制,被其简练的话语风格,直观却是选择性呈现的内容影响。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既要强调发散性思维,更要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以形成独立的判断和价值取向。
  经调查,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力对贵州大学生生活各方面的渗透力不容小视。作为教育者应充分把握受教育对象的生活环境、思维特征与发展趋势。通过调查分析,审视当下高校教育的得与失,培养新媒体意识与素质,是当下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保持前瞻性,与时俱进,才能有效把握教育的话语权。


i 吕菁,《贵州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行为调查与分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参考文献
[1] [美]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53-57.
[2] 肖荣春,白金龙. 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体赋权,场景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实践为观察.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1):52-56.

上一篇:基于B/S模式下的学生体育成绩管理系统研发

下一篇:机器翻译系统在ESP学习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