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及其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6-03-08 11:06

  一、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内涵

 

  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活动的密切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对应关联中,即特定形态、水平的科学技术与特定形态、水平的生产力、生产方式是相互对应的。工业生产的发展史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工业革命以来所实现的三次产业革命(工业文明范畴内的产业革命)就是与三次科技革命相对应的。在现代生产中,尤其是在生产的未来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因素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力量。因此我们在讨论社会生产活动的未来发展时必须把探讨未来生产活动中的科技因素放在首位切实弄清支撑未来生产的科技因素是什么。事实表明,目前工业化生产正在向新工业化生产转变。那么,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中就必定有其特定的新科技因素在发挥支撑作甩否则根本不会出现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另外在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决不是零零星星的科技因素而是一个丰富的完整的新科技群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具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我们把这个与新工业化密切关联的新科技群就叫作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新工业化科技体系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特点

 

  人类文明是循着由浅入深地认识与改造自然物质层次而向前演进的。采猎时代是采集渔猎天然生物(采集植物、渔猎动物)的时代,农业时代是人工生产生物(种植植物、养殖动物)的时代,工业时代是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原料与能源)的时代,新工业时代则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从微观层次人工生产化学新材料并加工制造新的宏观物品、深层次循环利用化学资源)的时代。不同的文明和时代实质上是不同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新工业化具有不同于并且高于工业化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弄清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特点是我们进而认识和把握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特点的前提。

 

  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有四个。

 

  第一,新工业化生产是从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的生产是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新工业化生产既可以把各种生产生活废弃物用于再生产而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还可以人工设计、生产出自然界所不能提供的无比丰富的化学物质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出日益复杂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其性能、规模都是工业化生产所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创造出人们今天尚不敢想象和难以想象的各种奇迹也只有在这种科技和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才能最终实现人造生命。

 

  第二新工业化生产是深层次循环式生产。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智能化的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形成了可以把一切小分子原子物质资源当作劳动对象的生产力,这就为建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奠定了基^^所以当人类遇到了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存困境时智能化微制造科技及其产业化就被运用于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方式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品都可以作为资源进入再生产,从而把工业化生产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转变成资源一产品一废物一再生产资源一再生产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所以只有新工业化生产才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是真正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化生产。

 

  第三,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从物质群体结构角度上讲新工业化生产又是走出作为生物圈和高级化学物质圈的地球而把太空大尺度低级物质群体(月球、行星、太阳系乃至更大天体)作为劳动对象的生产,亦即太空化的生产。这就是说在新工业化时代人类的生产活动不再局限在地球上将在大尺度的太空中展开。

 

  第四,新工业化生产是高度智能化的生产。不论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中的生产,都不再是简单的直接的人工生产,而必须是依赖高智能化手段进行的生产,包括高智能化的工具和高智能化的控制方式所以,在新工业时代信息化将发展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即智能化阶段。

 

  新工业化生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基本特点,这是因为,只有具备相对应的科技支撑体系才会形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从新工业化生产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如下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新工业化科技是一个科技群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在工业化生产发展中,每次产业革命与之对应的科技革命都发生在较小的特定领域。然而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形成是一场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大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质变,生成了一种崭新的完整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就不能再单单依靠某一个领域的科技革命,而需要众多领域的一系列新科技革命,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科技体系。

 

  第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凸显技术作用的新科技体系因而也是一个与产业化十分密切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在其总体上主要是一个高新技术体系正是它的高新技术特点决定了它在新工业革命中的关键作甩即它可以直接产业化而形成新兴产业并生成新工业化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科技政策和科技实践应把侧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的研发及其推动它们的产业化上同时也表明基础科学的研宄要相对稳定一些重点在技术开拓上。

 

  第三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突出各学科渗透尤其是各种技术集成的新科技体系。新工业化生产,不论是微观层次的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不论是深层循环式生产还是高智能化生产,都不是某一种单项技术所能完成的都需要各种高新技术的有效集成因而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第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是一个以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为关键科技要素的新科技体系。工业化生产也需要相对应的科学技术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在宏观层次上认识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使人们能够采掘天然化学资源并进而加工制造各种工业产P品包括从宏观层次上对生命物质的认识与利用。新工业化生产要能实现人工创造化学物质,这就需要新科技体系中的关键科技和主导科技应是在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上进行微观生产的科技或科技集成它将影响乃至决定其他相关科技的作甩并渗透到相关科技中发挥作用。

 

  二、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结构,包括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组成要素

 

  现代科技有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体系科技分支门类众多,它们与新工业化生产的关系有远有近只有那些直接关涉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门类才是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新科技体系,必须包含以下七个主要科技分支。

 

  1、信息智能科技。信息科技在工业化高级阶段己作为支撑科技出现,从而实现了工业信息化。在新工业化中,信息科技进一步发展到智能化的更高水平从而成为微观化生产、深层循环式生产、太空化生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支撑从本质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生产,没有智能科技是不可想象的。智能科技包括作为硬件的智能机器研宄、作为软件的智能程序研宄以及信息通讯方式的研宄都需要有一个质的突破性发展才能真正支撑起新工化生产。

 

  2、纳米科技。纳米科技本质上是微制造科技是从小分子、原子层次上操纵物质生产的科技。纳米科技既可以制造各种信息化智能化的微型机器又可以制造性能优异的新材料以进一步加工制造各种宏观新产品。由于纳米科技直接形成微观制造生产力,在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纳米科技及其产业化己经突破了工业化生产的范畴它不再停留在对天然化学物质(矿藏原料、能源)的采掘加工上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了人工创造化学新物质,这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根本标志。

 

  3、生物科技。生物科技的发展很迅猛但生物科技从物质层次上讲可划归到纳米科技即微观生产科技因为现代生物科技主要也是从分子乃至原子层次入手进行研宄和生产的。这表明,人造生命和改造生命最终要从细胞层次、生物大分子层次走向小分子、原子乃至更深的物质层次这己经属于化学物质的改造与生产的层次,因而本质上属于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而不再属于工业生产力或农业生产力。同时这也表明新工业化生产必须仰仗生物科技传统的医药产业、食品产业等都需要生物科技去推动和深化使之升级为新工业化产业部门生物科技还可以催生出新的生物产业部门而不断扩大新工业化的范围和深度。

 

  4、新能源科技。能源具有时代性,不同水平的文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使用的能源是不一样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主导能源是化学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最终出现了化学能源危机。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必定要开发新的主导能源即使化学能源不匮乏它也不会再以化学能源为主导能源^按照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断深化的发展规律看新工业化的主导能源应是物理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但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新能源科技主要就是对核能、太阳能等物理能源的研发科技。

 

  5新材料科技。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是自然矿藏即天然化学物质,新工业化生产的劳动对象深入到小分子、原子乃至亚原子层次但人类生活不可能直接依赖于这些微观小粒子,所以,新工业化生产必须把微观小粒子人工合成各种化学新材料,并进而加工制造成各种宏观生产生活用品。人工创造的各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新性能用它们加工制造的各种物品也会生成新的日益复杂的功能^新材料科技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在新工业化发展中,新材料科技将获得巨大的飞跃和发挥巨大的作用。

 

  6、生态科技。生态科技不像上述科技分支那样专门化它主要是对各种科技的集成运用。新工业化生产所依赖的生态科技,主要是深层循环式生产所运用的各种科技。只有使物质生产资源在小分子、原子层次上循环利甩才会有效克服资源匮乏、废弃物污染环境等生态危机问题没有深层循环式生产就形不成完整的新工业化生产体系也不能克服生态危机所以,深层循环式生产科技是最重要的生态科技。其次还包括各种环保科技、生态建设科技而这些科技在本质上都是参与形成比工业化更深层次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科技。

 

  7、太空科技。微观生产科技、深层循环生产科

 

  技,都是从物质个体角度来确定的人工化学生产科技,即从小分子、原子、亚原子层次入手的生产科技。若从物质群体角度看化学物质的群体是由亚原子、原子、分子物质组成的各种宏观天体如卫星、行星乃至恒星。新工业化作为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它必然把劳动对象从作为生物圈和高化学圈的地球拓展到更大的低化学物质群体即地球之外的天体上首先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再就是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包括更深的太空。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工业化生产是太空化生产,太空科技也就必然成为新工业化的科技支撑。信息智能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和太空科技它们自身又都是一个亚科技体系,拥有众多更小分支。这七大科技门类形成了统一的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还有许多科技门类与新工业化也有不可割裂的关系,但相对而言要间接和远一些可不列为新工业化科技支撑体系的主要分支。

 

中国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及其发展战略


  ()新工业化科技分支的相互关系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七个主要科技分支具有不同的对象、内容和作甩在形成新工业化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中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总的讲它们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共同支撑着新工业化生产。它们不是分散要素的机械组合而是有机统一的,从其绝对意义上讲是缺一不可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信息智能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前提工业化是从机械化生产开始的信息化使工业化达到了顶峰,但仅凭信息化不可能使工业化生产转变为新工业化生产,原因在于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环节上而不是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上然而,信息化及其高级形态的智能化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的控制与生产,这才使微观化生产和太空化生产这些非直接的人工生产活动成为可能所以信息智能科技不仅把工业化推进到了顶峰也为开拓新工业化提供了科技前提条件。

 

  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主导。它们作为微制造科技在直接的物质作用和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甩把工业化的宏观生产推进到微观的小分子、原子层次从而形成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新工业化生产。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它们对于其他科技分支的高渗透作甩不论是信息智能科技还是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都广泛包含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等微制造科技的作用。

 

  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不论信息智能科技还是纳米科技、生物科技,都离不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作为基^础它们还都要参与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而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新能源新材料一方面是新工业化生产的对象另方面又是新工业化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

 

  生态科技、太空科技是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生态科技是一门集成科技,它要建立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各个科技分支都必须参与其中。要自觉地参与这种组合有意识地建构深层循环式生产,否贝|丄各个科技分支不会自动地生成深层循环式生产。然而只有建立起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人类才会跳出单向生产过程造成的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科技及其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体现着新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另外,太空科技及太空化生产生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各个科技分支都要参与太空科技的集成都要参与太空开发建设新工业化的太空社会。

 

  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各个科技分支的作用不同表明它们在新工业化生产中的作用实质上是相互补充的集成作用。只有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它们才能形成完整的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甩推动着新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发展的战略对策

 

  目前,工业生产方式己陷于严重危机新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尤其是新工业化范畴的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人类文明的主流将在21世纪转向新工业文明。中国的发展必须走向新工业化必须争取在21世纪内基本实现新工业化。为了实现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必须把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放在首位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新科技革命来推动新产业革命,并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在这里我们就我国新工业化科技的发展提出如下九项初步对策建议

 

  ()21世纪科技发展的宏观展望与对策

 

  在过去的20世纪里物理学是拉动整个科学技术体系的火车头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刷新了整个科学技术的面目。此外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也很突出,尤其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结合从亚原子、原子、分子层次上深入揭示了物质结构以及生命的秘密。从总体上讲20世纪的科技推动工业化发展达到了顶峰,并开拓出新工业化的崭新路径。

 

  在21世纪,物理学基础理论仍是科学的最前沿,尤其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研宄将会有关键性的突破,形成更深入更统一的新理论能够对能量、引力、时空、宇宙结构与演化等根本问题做出更深入更统一的揭示。这将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与改造进入更深的层次。但总的讲来,在21世纪的相当长时期里作为科技大厦基础的仍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将更深入地揭示物质在亚原子、原子、分子、生物大分子层次上的运动规律并把对这些规律的认识运用到技术上去形成一系列新工业化范畴的新技术把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完全推进到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以及人工创造生命的新时代形成深层循环与太空开发相统一的人工化学生产体系和经济体系。

 

  所以,在21世纪里中国科技战略的总体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在基础研宄的层面上要广泛关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应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持久地进行物质结构和宇宙理论的研宄力争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推进研宄中作出突破性贡献第二,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化的层面上要大力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1)21世纪前20年重点开拓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关键领域并形成新科技产业在重点领域居于世界前列;2)2021年到2050年建立起完整的新工业化科技体系并大力推进新科技产业化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3)21世纪后50年继续推进新工业化科技体系的发展关注新一轮科技革命,领导世界科技发展新潮流全面推进新工业化建设并基本实现新工业化。

 

  ()信息智能科技发展战略

 

  信息科技在工业化后期获得飞速发展并形成了领头产业信息科技在新工业化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不论微观化生产还是太空化生产都不可能由人直接控制因此信息科技成为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必然会有更大发展。信息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是:(1)信息化向智能化发展形成智能科技的新阶段;(2)由于相关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显示技术将有巨大突破(3)数学、脑与认知科学的进展将可能引发计算机结构、网络通信模式以及信息表达与处理方式的新飞跃人机将实现直接耦合;(4)智能工具将向人的智能挑战在诸多生产生活领域代替人而发挥更能动的作甩社会活动高度智能工具化。

 

  中国发展信息智能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21世纪的宏观发展中应始终坚持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广泛普及和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设高度智能化社会;(2)大力推进信息智能科技的研宄与开:发尤其要重视信息智能工具的硬件与软件的新突破要使我国的信息智能科技尽快居于世界前列;3)高度重视信息智能科技与其他科技分支的相互联系和集成作甩努力发挥信息智能科技在中国新工业化进程中的强大推动作用。

 

  ()纳米科技发展战略

 

  从总体上看纳米科技正处于大突破时期在大规模产业化上还需一定时间。但是纳米科技的实质在于可以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物质生产,这使它成为建构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生产方式的关键科技支撑因此,它的崛起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预计21世纪上半叶它将逐步成为主导性的科技力量。

 

  我国发展纳米科技的战略措施是:(1)充分认识纳米科技的重要战略地位,准确定位纳米科技在新工业化科技体系中的主导作甩以纳米科技为核心展开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走纳米科技强国之5;2)把发展纳米科技与建构人工化学生产方式和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的组合与分解实现劳动对象的深层化、生产过程的循环化,拓展生产资源和克服环境污染以纳米科技大力推进新工业化(3)把纳米科技与信息智能科技相结合努力开拓信息化与微制造相结合、信息流与物质流相统一的新型社会交流模式努力实现以信息方式传输物质这个21世纪的最重要科技集成创新;(4)在推进纳米科技发展中,我们不要左顾右盼不要动摇要抓紧时机从现在开始就要把纳米科技作为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点突破环节,争取在2020年前成为纳米科技强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奠定我国在新工业化进程中的能动局画(5)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如何抓住纳米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新产业革命这一环节因4此我们必须加大财力、人力投入以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合力全力推进纳米科技的发展。

 

  ()生物科技发展战略

 

  生物科技的发展己成为人们充分关注的热点。生物科技的发展有两大趋势:(1)研宄层面的趋向从原子、分子层次揭示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运动并进而把握生命的秘密;(2)应用层面的趋向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医药事业、农业生产、生态保护,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化。这些趋势表明生物科技本质上也属于微观制造科技它也是从原子、分子层次上控制物质组合与分解的科技。在21世纪生物科技在纳米科技、信息智能科技等科技的帮助下,将实现人造生命的理想。这也是新工业化物质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在生物科技发展中的战略措施是:(1)认清生物科技发展的实质与方向争取在最终实现人造生命的目标中做出较大贡献;2)推动生物科技产业化,尤其在食品、医药、环保产业中要大力发挥生物科技的作甩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3)同时要认识到生物科技在产业化和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局限性,它自身不可能形成一场产业革命它将与纳米科技等一起发挥作用,实现从原子、分子层次入手进行的化学物质和生命物质的人工创造与生产,所以应把生物科技与纳米科技密切结合起来共同推向产业化。

 

  ()新能源科技发展战略

 

  目前,人类仍处于矿物能源为主导的时代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学能源它们有两大缺陷一是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二是污染环境。21世纪的能源大趋势是:(1)化学能源逐步失去主导地位(2)在化学能源失去主导地位之后有一个过渡阶段能源出现多元化状态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处于齐头并进状态(3)最终物理能源将占居主导地位主要是核能和太阳能最佳的核能利用不是核裂变能而是核聚变能更有可能的是清洁、高效的D—3He受控热核聚变能21世纪人类将建成月球能源基地,以月球的太阳能发电和D-3He热核聚变发电来满足地球社会的能源需要。这将是新工业化能源科技及其产业化的最理想目标。

 

  中国的新能源科技战略应该是:(1)努力探索能源多元化开发煤的清洁利用技术和氢气燃料技术大力提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率;2)充分认识开发太阳能、核能在提高文明水平实现新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甩积极提高太阳能、核能利用技术和利用率使其逐步成为主导能源决不可停留在化学能源为主导的水平上(3)要重视月球能源开:发要充分认识在月球上建立新能源基地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中国21世纪的新能源最高战略目标也是建立月球能源基地这事关中国的新工业化进程与国际地位。

 

  ()新材料科技发展战略

 

  材料属于劳动对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面对的劳动对象或材料是不相同的。新工业化的新材料首先是指原材料它是比工业化生产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对新工业化生产而言原子和分子层次的物质成为生产原材料,因而各种废弃物质也都可从原子或分子层次上作为原材料而进入再生产。其次新工业化生产的新材料还包括各种人工生产的多级新材料,这些新材料不是大自然形成的甚至是大自然永远都不可能形成的新材料它们经由人工设计而被生产出来这些新材料种类很多,具有优异或特殊的性能能够进一步加工制造成功能复杂的生产生活用品。不论是更深层次的物质对象还是人工生产的新材料,都离不开新的工艺和技术它们都属新材料科技的产物。从新材料科技的发展趋势看原材料深层化、人工材料多级合成化以及材料使用循环化是三个主要趋势它们都体现了材料科技的新水平。

 

  我国的新材料科技发展应本着以下原则进行:

 

  (1)资源深层循环利甩这需要能够研发从原子、分子层次上循环利用资源的新工艺新技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满足社会对资源的需要;(2)深层加工合成新材料尤其要重视大力发展纳米材料科技以拉动整个新材料科技的发展不断开发生产出性會巨优异和特殊的多种多样的新材料;3)对传统材料的再开:发使其在性能上获得重大突破。

 

  ()生态科技发展战略

 

  从根本上讲生态科技不应是一种被动的专门用于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科技它是一种积极的生产模式生态效益是其必然的结果。这种生产模式就是新工业化的深层循环式生产体系和循环经济体系而深层循环式生产中运用的各种科技都是具有生态效益的科技其顶端表现应是能把一切废弃物质都可作为资源投入再生产的各种科技。中国的生态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要努力发展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把各种废弃物质纳入再生产;

 

  (2)要大力发展生态建设科技,把自然环境保护和建设好;3)也要积极发展预防、降低和治理污染的科技在未建立起完整的循环生产和循环经济体系之前对各种污染的积极预防和治理是必不可少的。

 

  (y)太空科技发展战略

 

  在新工业化时代太空将成为人类展开活动乃至生产的场所。太空科技的大趋势是:(1)近地空间的开发各种人造卫星的研制、发射与使用;2)空间站的建立主要用于太空观测、载人航天研究(3)深空探测如火星探测;4)太空资源的开发利甩这将成为继探测之后的一个新动向人们己开始追问花那么多钱上月亮干什么?上火星干什么f这表明人们对太空的研宄己转向实用性思考。

 

  我国的太空科技发展战略措施是:(1)把太空科技置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努力建设太空社会作为新工业化进程的突出战略目标建设最先进的太空开发强国;(2)以太空探测、太空开发为轴心展开太空科技活动尤其要重视月球能源基地的探测与建设,这是21世纪太空开发最具实用价值的目木示也最能促进太空科技的全面发展,接下来应是月球和火星的生态化改造;(3)太空开发应以高度智能化活动为主要方式即以运用太空机器人、远程遥控活动为主实现全自动化的自组织、自进化式生产,高智能化机器应在太空开发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4)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倡导太空开发中的全球人类共享、共有,反对太空开发中的狭隘国家化和军事化等反文明倾向。

 

  ()保障和促进新工业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

 

  ()坚持科技兴国战略,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关键科技领域的投入使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由目前的1%逐步提高到4%(20年内)6%(30年内)8%(50年内)乃至更高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教育水平,20年内普及高中教育,50年内普及高等教育,大力建构全民教育体系;3)科教兴国要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战略措施努力培育科教产业、科教市场不断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努力培育和扩大人们的知识性消费(4)大力倡导创造为本价值观使社会消费形态由生活享乐型转向学习创造型建设真正的学习创造型社会;(5)把科技发展与中国新工业化进程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把科技新成果推向产业化使科技发展成为新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产业化也会反哺科技发展新工业化的宏伟目标也会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6)大力推进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

上一篇:中国煤矿智能开采科技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住宅小区跨入智能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