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歧义结构浅析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3
摘 要: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是有限的,但语义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结构表达无穷的意思不能不产生一个语言结构表达多种语义内容的现象:词语的多义,语言组合中句法结构、层次关系、语义关系的多义,以及不明确的语言环境,都会造成歧义。但是歧义现象并非就是修辞的缺陷,有时人们反而还会有意识地去创造、运用歧义结构,以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实现其特有的语用价值。
关键词:现代汉语;歧义结构;语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21-01
汉语中的歧义结构有很多种,按照歧义结构的存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
一、口头歧义
1、口头歧义主要是由于同音词造成的。如:
你qi zhong考试考得怎么样?(期中/期终)
这种情况下,老王当然会xian shen。(现身/献身)
“期中”与“期终”的含义不同,“现身”与“献身”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每组词语各自双方读音完全相同,口语中容易引起歧义。
2、一些无法直接用语音表达的标点符号在口语中也会造成歧义。如:
你借过jin xiu qi pao 吗?(锦绣旗袍/《锦绣旗袍》)
“锦绣旗袍”是一件衣服;而“《锦绣旗袍》”则是一本书。
二、书面歧义
书面歧义从产生的根源来看,首先可以分为词汇歧义和语言组合歧义。
词汇歧义:
1、与多义词有关的歧义
他真正害死了他的母亲。(极/死亡)
“死”既可以做补语表示程度之高,也可以表示“死亡”之义。
2、与同形词有关的歧义结构
这小孩是个黑人。(黑种人/没有户口的人)
小王喜欢的是杜鹃。(杜鹃花/杜鹃鸟/一个叫“杜鹃”的人)
语义组合的歧义:
1、施事和受事关系不清引起的歧义。如:
追得我满头是汗。
扮演的是一名演员。
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我”可能是施事——“我追赶别人追得我满头是汗”,也可能是受事——“我被别人追得满头是汗”;“一名演员”可能是施事——“这一名演员来演戏”,也可能是受事——“别人来演这名演员”。第三句中一说“男人放弃了美丽的女人而心碎”——这里的“美丽女人”是受事;还可理解为“女人放弃了追求美丽的权利,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这里的“美丽女人”则是施事。
2、领属和非领属的关系不清楚引起的歧义
小张的笑话讲不完。
你们老师教给我许多道理。
“小张的笑话”中的“的”既可以表示领属关系——“发生在小张身上的笑话讲不完”,也可以不为领属关系——“小张知道的笑话很多,总也讲不完”;“你们老师” 既可以表示领属关系——“你们的老师”,也可以理解为同位关系,互相复指——“老师们教给我许多道理。”
3、语气和口气表达不清引起的歧义。如:
一年就挣两万块。
早饭我只吃了一个馒头。
你为什么打他?
“就”可以根据口语中轻重音的不同分别理解为“一年仅挣两万块——挣得太少了”;“仅用一年就可以挣两万块——挣得很多”;“一年的时间只挣了两万块钱——别的什么也没干”。同样“早饭我只吃了一个馒头”既可以是 “早饭我吃了好几样东西,馒头只吃了一个”,也可以是“早饭时,我除了一个馒头之外,什么都没有吃”。第三句中如果重音在“你”上,则表示“你不应该打他,应该由别人打他”;如果重音在“为什么”上,表达的意思是“你凭什么打他?你由于什么原因打他?”;如果重音在“打”上,可以表达这种意思——“你不应该打他,应该好好教育他”;如果重音在“他”上,则表示“不应该打他,应该打另一个人”。这都是由于语气和口气在书面中无法表达出来造成的歧义。
歧义现象的研究,可以给我们揭示出许多语言规律。朱德熙先生(1985)指出:“一种语言系统里的错综复杂的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朱先生的话说明了对语言的歧义现象解释的必要性。而有时作者故意运用语言的歧义,会使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实现其自身独特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关键词:现代汉语;歧义结构;语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21-01
汉语中的歧义结构有很多种,按照歧义结构的存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
一、口头歧义
1、口头歧义主要是由于同音词造成的。如:
你qi zhong考试考得怎么样?(期中/期终)
这种情况下,老王当然会xian shen。(现身/献身)
“期中”与“期终”的含义不同,“现身”与“献身”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每组词语各自双方读音完全相同,口语中容易引起歧义。
2、一些无法直接用语音表达的标点符号在口语中也会造成歧义。如:
你借过jin xiu qi pao 吗?(锦绣旗袍/《锦绣旗袍》)
“锦绣旗袍”是一件衣服;而“《锦绣旗袍》”则是一本书。
二、书面歧义
书面歧义从产生的根源来看,首先可以分为词汇歧义和语言组合歧义。
词汇歧义:
1、与多义词有关的歧义
他真正害死了他的母亲。(极/死亡)
“死”既可以做补语表示程度之高,也可以表示“死亡”之义。
2、与同形词有关的歧义结构
这小孩是个黑人。(黑种人/没有户口的人)
小王喜欢的是杜鹃。(杜鹃花/杜鹃鸟/一个叫“杜鹃”的人)
语义组合的歧义:
1、施事和受事关系不清引起的歧义。如:
追得我满头是汗。
扮演的是一名演员。
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
“我”可能是施事——“我追赶别人追得我满头是汗”,也可能是受事——“我被别人追得满头是汗”;“一名演员”可能是施事——“这一名演员来演戏”,也可能是受事——“别人来演这名演员”。第三句中一说“男人放弃了美丽的女人而心碎”——这里的“美丽女人”是受事;还可理解为“女人放弃了追求美丽的权利,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这里的“美丽女人”则是施事。
2、领属和非领属的关系不清楚引起的歧义
小张的笑话讲不完。
你们老师教给我许多道理。
“小张的笑话”中的“的”既可以表示领属关系——“发生在小张身上的笑话讲不完”,也可以不为领属关系——“小张知道的笑话很多,总也讲不完”;“你们老师” 既可以表示领属关系——“你们的老师”,也可以理解为同位关系,互相复指——“老师们教给我许多道理。”
3、语气和口气表达不清引起的歧义。如:
一年就挣两万块。
早饭我只吃了一个馒头。
你为什么打他?
“就”可以根据口语中轻重音的不同分别理解为“一年仅挣两万块——挣得太少了”;“仅用一年就可以挣两万块——挣得很多”;“一年的时间只挣了两万块钱——别的什么也没干”。同样“早饭我只吃了一个馒头”既可以是 “早饭我吃了好几样东西,馒头只吃了一个”,也可以是“早饭时,我除了一个馒头之外,什么都没有吃”。第三句中如果重音在“你”上,则表示“你不应该打他,应该由别人打他”;如果重音在“为什么”上,表达的意思是“你凭什么打他?你由于什么原因打他?”;如果重音在“打”上,可以表达这种意思——“你不应该打他,应该好好教育他”;如果重音在“他”上,则表示“不应该打他,应该打另一个人”。这都是由于语气和口气在书面中无法表达出来造成的歧义。
歧义现象的研究,可以给我们揭示出许多语言规律。朱德熙先生(1985)指出:“一种语言系统里的错综复杂的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加深入。”朱先生的话说明了对语言的歧义现象解释的必要性。而有时作者故意运用语言的歧义,会使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实现其自身独特的语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咬文嚼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8期.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下一篇:心灵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