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简析敌后游击战争的心理意义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6

论文摘要:抗日战争中,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消弭了其战斗意志,搞乱了敌人的神经,拖垮了日本法西斯的军心民心;同时,稳定了我全国军心、民心,昂扬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成为全国人民抗战的强大精神支柱,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论文关键词:心理稳定;精神指导;民族心理;心理防线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精彩恢宏的形式,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在抗战中发挥了非凡的作用,形成了人类战争史上奇伟的惊人之观,令人叹为观止,其心理效果也是独特而显著的,然而史界在在此方面的研究几乎是块空白,本文不揣浅陋,拟就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心理意义做些粗浅的探讨,并就教史界大方。
  战争不仅是政治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较量。我旷日持久,规模宏大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为古今中外战史所仅见,由此决定了其独有的心理意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心理意义包括对我军民的激励凝聚作用和对敌人的震慑打击作用两个方面。
  一、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对我国军民的心理意义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勃兴、坚持和发展,成为全国人民持久抗战并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
  (一)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稳定了全国军心民心。抗战开始,正面战场严重失利,大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沦陷区人民遭受日本法西斯空前浩劫,加之敌机的狂轰滥炸,以及汉奸、亲日派散布的“亡国论”等的影响,亿万同胞更感到大难临头,一时惊慌失措,悲观失望。正当人民“若大旱之望云霓”之时,1937 年,我八路军高擎抗日大旗挺进敌后,出师山西、河北,开展游击战争,打了一系列胜仗,并开辟了敌后抗日战场,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八路军的政治影响大大加强与扩大,“民族救星的声浪在全国传播着”。从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勃兴与发展中,沦陷区和大后方人民顿感绝处逢生,看到了民族的光明与未来,从而稳定了全国军心民心。他们进而把自己的希望、前途和命运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这些早期游击战争的胜利开展,又激发了华北及全国人民的巨大抗战爱国热情,因而“到处都有群众寻找和等待共产党和八路军去领导他们。”
  (二)党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策略方针对敌后军民抗战起了精神指导作用。要组织千千万万的群众进行抗战,必须对广大民众进行精神指导,从思想和精神上武装他们,使其树立并始终保持抗战必胜信心。尤其是在战争关键时期,党必须及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如抗战开始,我党制定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并顺利地实现了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面对战争初期国民党战场出现的溃退局面,以及“亡国论”和“速胜伦”的叫嚣而造成的人们的思想混乱,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预言这场战争必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揭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的客观必然规律。党的持久抗战理论,使广大军民有了科学的理论和精神指导,增强了心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并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三)各抗日根据地吸引了全国和世界的目光,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地方。在中共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下,通过敌后游击战争,收复了大量失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根据地实行新民主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事业。它不仅成为中国人民坚强的抗战堡垒和基地,同时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抗战救国的光辉旗帜,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广大人民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看作是抗日的台柱子,把各抗日根据地看作是革命的熔炉,把延安看作革命的圣地。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日军、国民党的种种封锁、阻挠和控制,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历尽千难万险,奔赴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她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国际人士积极参加帮助中国的抗战。各抗日根据地和延安犹有巨大魔力的磁石,吸引着爱好和平的人们。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的这种向往与追寻,即使在敌后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也没有动摇或减损过,从而形成不可阻遏的敌后抗战的滚滚洪流,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坚定的心理基础。

(四)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我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同人民群众建立了心心相

印,水乳交融的军民关系。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最大特点和全部秘密就在于它是典型的人民战争。游击战争中,党和人民军队以解放沦陷区,驱逐日宼出中国为己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党的优良政策和秋毫无犯的群众纪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亲密无间的党政军民关系,又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他们不但在政治上、经济上积极支援游击战争,而且在军事上与正规军、游击战队密切配合,激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广大人民给予人民军队无微不至的爱护与照顾,甚至不惜以身家性命保护自己的子弟兵。解放区党政军民的有机结合,铸就了打不烂、摧不跨的抵御和抗击日本侵略的铜墙铁壁。解放区党政军民在敌后游击战争中形成的这种亲如一家、血浓于水的党政军民鱼水关系,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强大武器。
  二、敌后游击战争对日军的震慑打击作用表现
  (一)敌后游击战争给日军以当头一棒,顿挫其侵略气焰。战争爆发后,日军恃其军事实力,长驱直入,造成敌进我退的局面,侵略气焰甚嚣尘上,大肆鼓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牛皮。抗战开始,我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猛烈地开展游击战争,给不可一世的日军以迎头痛击。如1937年9月,我八路军平型关战役,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其嚣张气焰,顿挫其锐气,不敢如前那样长驱直进,“增加了敌人的许多的困难和顾虑”。1940年秋,我八路军历时达三个半月的“百
  团大战”,在振奋全国军民抗战精神与增加全世界人民对我国抗战同情的同时,更沉重打击了日寇对我国的新的政治诱降和新的大举进攻,以及对华北的“囚笼” 政策,使日寇极为震惊,惊呼此役为“挖心战”,不可一世的狂妄民族心理为之一扫,发出了“百年战争”的哀鸣,并逐渐产生了“恐八病”。
  (二)敌后游击战争封住了敌人的眼睛和耳朵,扰乱了敌人的神经。我游击队利用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常常主动地、有计划地采用声东击西之类的战法麻痹敌人,给敌人造成判断上的错误,使敌人对我情形捉摸不定,疑神疑鬼。因此,我游击战既能灵活机动地避开敌人锋芒,又能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化被动为主动。战争开始,日军恃其优势兵力,企图找我主力决战。我则利用敌人急于求成的心理,有计划地将敌人诱至我根据地,然后,依靠人杰地灵的有力条件,与敌周旋,我主力则隐蔽集结,待敌人人困马乏,饥疲沮丧之时,集中全力施以出其不意的攻击,长期包围,从而极大地困厄和恐吓了敌人,使其如“坠入五里雾中”,感到是在和“无形的军队做无止境的战斗”。我广大而机动灵活的地方性、群众性游击战争把日军变成了“聋子”、“瞎子”甚至“疯子”,又象是一头野牛,使其四面楚歌,处处挨打,任凭其如何横冲直撞,都终难逃脱被游击战争的熊熊烈火烧死的厄运。
  (三)敌后游击战争消弭了敌人的战斗意志,崩溃了敌人的心理防线。由于日本是小国,经济和士气上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而我广大持久的敌后游击战争则能使日军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得不到喘息的机会而忙于奔命,将其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给敌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荷和杀伤。战争初期日军狂妄地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不仅一举击破了日军的牛皮,并且将其牢牢地钉死在中国战场,使其欲进不能,欲罢不可,且使其侵略的泥脚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战争中后期,在敌人兵力不足,分配不济的情况下,我游击队常常积极活动。在敌人驻止时,我小股部队经常不分昼夜,不论风雨,四面袭击敌人。当敌人退却时,我常在敌人侧翼侧击,把每一个洼地、坟地、房屋、树林等水上陆上都变成消灭敌人的战场。1943年以后,游击战争更加活跃,我游击队、武工队在敌后广泛出击,搞得日军处处挨打,食不甘味,席不暇暧,惶惶不可终日,从而增大了其对战争的悲观厌战情绪和思乡心理。
  由此,我们可以说,正是中国人民广大而持久的抗日游击战争,动摇并最后拖垮和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的军心、民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民进行的敌后游击战争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中我党以她游击战争的战略和策略,以恢宏的气魄和自我牺牲精神,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认同、爱戴、同情与支持,百炼成钢。我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成为全国人民抗战的精神支柱。敌后游击战争彻底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动摇、拖垮并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的军心、民心。

击战争中我党政军民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热情,成为我们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强大武器,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一部分,影响深远。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提出

下一篇:广播广告:从了解听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