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教育
随着云计算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促使传统校园实现了由电子校园、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的发展和转变,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协同的智能化感知环境。
基于此,文章从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出发,探讨了智慧校园构建中教育教学服务体系效能的实现表现。
一、引言
智慧校园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实现的,更是数字校园向一个阶段升级的表现,它将信息技术进行了高度融合和深度整合,以此构建成了一个具有信息终端广泛感知的网络信息智能化的校园[1]。
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协助的智能综合化信息服务平台,促使师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感知教学资源,在加强师生交流、学习、管理和生活服务效能上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了教育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建设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智慧校园建设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应用,并在以人为本、相互参与的理念支撑下,为师生构建一个支持智慧教育发展的信息化环境。
一、云计算:它具有虚拟化、高可靠性和可拓展性、超大规模、按需服务的特点,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向用户提供相应的存储、计算和服务平台。
二、物联网:它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拓展,简单来讲就是一种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在智慧校园中实现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出入人员的实时动态管理。
三、大数据:它指的是生成的大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在智慧校园中能够跟随云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建模分析。
四、移动互联:移动互联就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统称,在智慧校园中能够为师生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是师生展开灵活自主网络学习和交流的基础网络条件。
五、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一种社会化的网络服务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也是智慧校园中为师生提供个性化协作学习的基础[2]。
三、智慧校园建设中教育服务体系的实现
(一)使校园学习具备可视化的管理
智慧校园建设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应用和融合,通过这种技术,智慧校园能够对各种数据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感知、获取和汇总,进而将校园中各种动态实时控制,并及时反馈到相关信息中进行分析。在这样一个可视化的校园环境中,不仅学校的管理工作便于执行,还能为校园管理提供更多的人性化和智能化服务。
以校园治安问题为例,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师生的身份进行辨认证明,进而纳入到考勤管理之中,学校内部通过安装传感器可以对人体的温度、声音、光线等进行感知,还能在连接网络的过程中,实施智能化控制,促使学校的教学和安全都能在这个网络智能操控平台中得到有效保证。
(二)教育教学环境服务机制更加完善
智慧校园通过对多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师生在虚拟学校环境中更加方便获取学校资料和教学资源。
同时,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支持下,还避免了虚拟时空中真实可触碰性的缺失,使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互为相通,加强了数字化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的联系,让教学环境逐渐实现真实空间和虚拟学习环境的有机整合。
智慧校园中,它的每一个教学工具都具有网络化、可视化和数字化的特征,学生也能在课堂中真切地感受到自然而真实的教学场景,实现了人和环境、人机交互的融合。而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够发散开来,在场景的感知中能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能够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也促进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3]。
(三)区域资源的共享性
一直以来,受区域不同的限制,不同学校之间在优质教育资源的支配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区域资源的共享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实现。
但在智慧校园中,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减少了这方面的弊端,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一些大型的图书资源和试验设备得到了有效利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由此可以发现,智慧校园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还能有效减少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对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技术应用而建设的智慧校园,在构建的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异构子系统,不仅实现了校园的智慧管理,还实现了校园的智慧教育和智慧科研,充分满足了师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学习需求,更有利于教育信息资源的融合,有效推动着高效、低碳校园的信息化建设。
当然,智慧校园的建设毕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有效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目的。
作者:贾娟娣 来源: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上一篇:网络“共振”与大学生教育
下一篇:基础教育提倡“五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