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自然聆听美妙声响
摘 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4的教学要求主要是: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生活,走近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响,促使学生经历新奇的体验,从而善学、会用象声词,并要求学生运用象声词比较流利地写出一篇习作。
然而,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象声词是比较陌生的概念。习作中所举的范例也只是一年级的课文《鲁班和鲁扳》中鸭子“嘎嘎”叫着,“扑通扑通”跳下水。再看四年级语文课本,到习作4为止,课文中象声词只出现了四个:“轰隆隆”(见《普罗米修斯盗火》)、“咕嘟咕嘟”(见《泉城》)、“咔嚓”(见《开天辟地》)、“淅淅沥沥”(见《给江主席献花》),仅此而已。现在要求学生能善学会用象声词,显然是缺少词语积累的基础的,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象声词习作。
一、象声词的特点与分类
什么叫象声词?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就叫“象声词”。
运用象声词是修辞手法“模拟”的一种——模声,它是指用一些词语把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描写出来的一种常见修辞手法。如果在句子中删去象声词,也许也能表达意思,但是如果在必要的地方恰当地运用象声词,所要表达的意思就会更具体、更细致、更生动。产生如闻其声的感觉,给人的印象就会更加鲜明、深刻。
文字是把口头语言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象声词是根据人或事物发出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声响,用读音跟其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记录下来,这就产生了象声词。
象声词可分为普通话与方言两大类:一类是约定俗成、已有前人用文字记录下来,后人习以为常的词语,如“轰隆”,不能随便更改成同音字“哄咙”或“洪泷”,如果你把“轰隆”写成“哄咙”,人家就会说你写了错别字了。这种规范的象声词只能靠多读多记进行文字积累。另一类是方言中产生的象声词,允许人们根据事物声音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描写,如落水声音,“扑通”是规范词语,“嚯隆个冬”就是方言了,在词典中找不到类似的这个词,就可以用同音词来代替了。
象声词还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之分,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如单音词“呼”“轰”“咚”等,一般指事物发出一声声响,多音词“叮当”“哗啦”“乒乓”等,发出两声声响的用双音词;合成词中有较多如“轰隆轰隆”“唧唧喳喳”等表示物体连续发出重复的声响,这类词称为重叠词,不重叠的合成词还有“丁零”连写“当啷”,就是“丁零当啷”了。
大部分象声词都是中性词,而有的象声词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事物的情感态度,所以象声词还有褒贬之分。如“龙王气得嗷嗷直叫”(三年级上册《哪吒闹海》)中象声词“嗷嗷”一般形容凶恶的野兽被击打而发出凄惨的哀号声,用在这类,生动有力地说明了龙王的狂妄自大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明显表达了作者对龙王的贬斥之意。
二、运用象声词的教学对策
孔企平专家明确指出:“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是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详见《孔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课堂》》
1、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如前所述,四年级学生对象声词是知之甚少,现在要求学生运用规范的普通化中的象声词习作,犹如平地跳上高楼,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作为有责任心的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搭建楼梯,起“筑坡架桥”的作用,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高效地进入高楼,尽量体现“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2、渗透。
俗语说:一口吃不出大胖子。得一小口一小口细嚼慢咽才能消化吸收。对于象声词的教学,我们就可以采用“及早起步,初步渗透“的对策。作为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可以抓住课文语句的有关因素及早教学象声词,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中“……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教师提问:“这句中形容太阳车驶过时发出了怎样的响声?该怎么读?让学生积极地体会在表达最响最吓人的声音时所用的象声词“轰隆隆”“轰隆轰隆”是最恰当不过了,这种想象的修辞手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及时收集。
3、收集、归类。
语文知识主要依靠每时每刻日积月累而形成的,考虑到我们应该先学习规范的约定俗成的象声词,又考虑到小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初步养成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我们可以采用“适当点拨、收集分类”的对策,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了解、收集、运用象声词。
刚开始时,学生收集到的零星杂乱的象声词,这些知识不易巩固记忆。认知心理学家奥苏布尔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要和所学习的有意义材料的结构结合起来。”“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作用它。”
收集到的象声词怎么分类?应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再按照教育理论的“可接受性原则”,教师提示,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收集到的象声词分类。分类不强求一律,分类不是目的,仅仅是手段,通过让学生经历自主收集分类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象声词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同时有效地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大致有了以下的分类形式。大自然:风、雨、雷、电、田野、流水,农家乐:鸡、鸭、鹅、马、牛、羊、猪、猫、狗;鸟类:雀、鸽、燕;昆虫类:蜂、蝇、蚊;交通类:飞机、车、船;人物:哭、笑……不能归类的,放入最后一类“其他”。
4、提供。
每次要求学生习作,笔者都有先写下水文的习惯,要求学生把象声词收集归类,自己首先做到。笔者把收集到的象声词整理、简化,写成了朗朗上口的四字顺口溜,虽然不全面,但也足够目前学生的学习与运用。由于规范的象声词学生有的还不会读,笔者逐个查字典,表上读音,便于学生阅读。详见附后《声音之歌》。
5、指导运用。
学生对象声词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收集、归类的基础上,学习习作4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课始,为了再次激发兴趣,我们可以出示自编谜语:
“用眼看不见,用鼻闻不了,用口咬不着,用手抓不牢,只有用耳朵,才能听得到。”谜底是声音。接着引用顾宪成的对联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一句,请学生用“AA”重叠的象声词说一说,即“风声呼呼雨声唰唰书声琅琅,声声入耳”,以引导学生感受象声词的生动、有趣。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大自然与生活中尼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你对那些声音感兴
趣?由此开拓学生的习作思路,引发写作的题材。最后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请你选择一件事情、一项活动或一个场景,尽量具体、生动、有条理地写下来,用上几个象声词。
通过以上步骤的教学,对学生循循善诱、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这次的习作,学生一定是受益匪浅的。
象声词,犹如汉语言文字海洋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小水珠。对于它的学习和研究,笔者还处在初步阶段,今后当更积极地思考与探索。
附:
声音之歌
雷声隆隆,狂风呼呼,细雨唰唰,流水哗哗。
小鸡叽叽,公鸡喔喔,母鸡咯咯,鸭子嘎嘎。
绵羊咩咩,肥猪啰啰,水牛哞哞,马蹄嗒嗒。
老鼠吱吱,小猫咪咪,老猫喵喵,小狗汪汪。
黄莺呖呖,鸽子咕咕,小鸟啾啾,喜鹊喳喳。
小虫唧唧,蟋蟀瞿瞿,蜜蜂嗡嗡,青蛙呱呱。
轿车嘀嘀,卡车嘟嘟,火车呜呜,骑车丁零。
哭泣呜呜,孩哭哇哇,书声琅琅,大笑哈哈。
敲门笃笃,打鼓咚咚,射箭嗖嗖,磨刀嚯嚯。
电话叮铃,门铃叮咚,碗筷叮当,拍照咔嚓。
落水咕咚,跳水扑通,球破噗嗤,时钟滴答。
红旗飘扬,哗啦哗啦,说说笑笑,叽叽嘎嘎。
两人争吵,哇啦哇啦,大声说话,叽里呱啦。
挑担走路,咯吱咯吱,点燃鞭炮,噼里啪啦。
碰翻铁桶,轻令哐啷,风吹铜铃,叮呤当啷。
龙吟虎啸,狮吼狼嚎,它们声音,还不知道。
只是知道,那长颈鹿,一生一世,不会鸣叫。
上一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教研活动共学习 取长补短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