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生成的策略
摘 要:
关键词: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反思当下科学课堂中的学生提问环节,有的是由老师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有的是让学生从信息中比较、分析,自己提出问题。判断哪一种方法有效,标准是能否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关键是看提出的问题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能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出“真实”问题。对于科学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一、利用矛盾冲突,于大惑不解处发现问题。
在《电磁铁》(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上)一课的导入中,教者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先出示电磁铁装置,但不告诉学生这叫电磁铁;然后演示铁钉吸起铁片(作神秘状),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接着让学生上来试一试(教师事先断开电源),学生不能吸起小铁片,从而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激发求知探究欲望。接下来的提出问题环节,学生提出问题的指向性会相对集中,科学性会更强,提问过程也必然会兴趣盎然,主动积极。
二、创设生活情境,于新旧联系处生成问题。
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学生对一些问题已有自己的认识,如何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发展成统一的科学概念,必然要从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在《杠杆》一课的导入中,教师让各组同学首先相互介绍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工具,然后组内合作,比赛拔钉子,再进行交流小结。孩子们在动手做中发现,用起钉锤拔钉子又快又省力。这时候,大家就会关注起自己平时生活中虽然已经注意到但忽视了的问题,从而会产生出“为什么起钉锤拔钉子就又快又省力”的问题。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研究杠杆的科学问题上来,激发学生探究杠杆奥秘的兴趣。从生活入手,于无形中让学生产生研究科学的兴趣,教师润物无声,学生情趣盎然。
三、利用“悬疑语言”,于教学过渡处激发问题。
1.语言力避简单化、模式化,切忌“告诉”式语言。
“这节课我们研究吸水性与透明度,老师还想研究纸的结实程度,好吗?”“这节课我们上××课,我们研究××问题,大家愿不愿意?”这样的语言,会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吗?这样的“告诉”只能扼杀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换来的是言不由衷与“学生从师”的表面喧嚣。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切切不可直接将答案或结果告诉学生,要善于利用儿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特点,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暗盒里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孩子们建立模型解暗盒的科学思想,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活动反复猜测,小组讨论,形成本组的结论,然后请各组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充分交流后,教师对答案一一表示肯定。但究竟自己的猜测对不对?学生纷纷要求打开盒子进行验证。课堂上那种急切的气氛,令每一个听课者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好奇心是那么的强烈。但教者却又做出了让孩子们出乎意料的决定:“今天就是不许打开盒子。”孩子们几乎是要央求老师了。老师这才说:“盒子是肯定不许打开的,假如给你一个空盒子,你会怎么做?”这样,就导出了建立模型解暗盒的科学思想,孩子们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
2.在活动的过渡处,引领学生思维步步深入。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构建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科学课的最大特点。这些活动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用简洁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排序》(四上)一课教学中,教师用这样的语言来引领活动,激发新问题。“刚才我们利用观察的技能进行了排序,可有时仅仅依据观察,能不能对物体进行排序呢?这里有5支铅笔,怎样进行排序(实物投影仪出示5支铅笔)?”这时,仅仅凭观察已不能给5支长短、精细相同的铅笔进行排序,必须动手实践。教师暗示性的语言,促使学生在产生新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必然能产生如章鼎儿老师所说的“1+1>2”的教学效应。
四、发挥“引领者”角色,引导学生生成“真实问题”。
在《纸》和《声音的产生》两节课的教学伊始,学生都提出了大量的想研究、想知道的问题,如何面对铺天盖地、漫天撒网式的提问,如何科学地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当前研究活动中来,产生“真实问题”,值得每一个科学教师关注。在“真实问题”产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的角色,通过谈话交流、创设情境等手段,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问题中,精心筛选出符合学生实际、他们能直接参与研究的问题。只要是符合学生实际,能引起他们兴趣、能直接参与的问题就是“真实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开展科学探究的基础。重视这一环节的研究,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然会营造出充盈科学之美的科学课堂,也必然会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真实提升。
上一篇:用心开掘数学教学中的情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