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课堂唱响美的旋律

发布时间:2015-12-13 11:30

摘 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提高基本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语文教学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的特点,语文课本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语言文字美、场景美、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结构美等美的因素,语文教师具有发现美、揭示美、创设美的特长。因此,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可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美化,可使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提高,使人的各种心理功能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协调发展。语文教学也可借助审美教育的功能,真正成为一门生动形象、愉悦有趣的艺术,起到良好的传授知识、教育人的作用。如何为语文教学插上“美”的翅膀,让语文课堂始终回响着美的旋律呢?
  一、创造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蕴含了众多的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儿童天性爱美,但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较差,其有意注意时间也较短;况且文学作品与其它形式的艺术不同,它的美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仅以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往往难以让学生感知美、领悟美。语文老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审美的情境,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就容易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和学习的热情。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利用这些特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或是展示美的画面,或是播放动听的乐曲,或是生动形象的表演,或是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不仅是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确定了基调。
  (一)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审美情境。
  电教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为表现课文内容的美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在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中有着强大的优越性。多媒体课件所特有的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动静相宜、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适度把握、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创造情境,营造美的氛围。运用现代多媒体的声音、图像是为了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注意力,并令他们如临其境,更深的领悟其中的艺术美、自然美。
   (二)重视施教者自身美的因素,创造美的氛围。
  课堂中,美的氛围是师生共同合作创造的。作为学习主题——学生的思维、情感的活跃性,都取决于作为主导的教师的教学艺术。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的第一要义。语言美取决于教师爱生的情感和语言表现力,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思想内容、情感特点的理解和把握,该亢奋时,昂然动情;该悲壮时,慷慨淋漓;该委婉时,和风细雨,丝丝缕缕,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变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拔动学生内心的“美感的琴弦”,引起情感共鸣。另外,工整、漂亮的板书和美好的自身形象等也能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心理的诱因和创造美的氛围的因素。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
  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生活的美,自然环境的美,人物性格的美等等。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情感对于审美追求,真理追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可以采取下列一些尝试:
  (一)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发现美。
  审美教学中,不宜从直接知识方面设疑,而应从侧面,主要是类比联想方式去触发。在教《鼎湖山听泉》中,依据这一方法,我首先发问,人生的际遇并非一帆风顺的。当同学们郁闷或苦恼时,会选择什么方式来排遣呢?由于这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于是同学们便你一言我一语答起来,有的说可以通过运动如跑步、打球来排除,也有的逛公园、散步,甚至是关起门来大哭一场,接着我再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再问:作者是如何来排遣心情的呢?景色有何特点?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由此导入,学生与作者有相似的心理体验,能自觉参与审美鉴赏,比教师对课文进行直接分析要好,学生更容易体验到阅读快感。
  (二)吟咏诵读,体会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它们有的像高山流水,清脆悦耳;有的如百鸟和鸣,婉转悠扬;有的似战鼓催征,高昂激越;有的若叙家常,娓娓而谈。特别是古代诗歌,运用平仄、押韵、节奏、句调等手段,达到一种音乐的美。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它有利于学生深入品味文字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发挥语言的感染力,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朱自清先生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可见,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它具有移情的作用,能激发美感。
  诵读不仅要求读出声、韵、情,还要反复吟诵,才能入境、察情。诵读的方法可以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还可以个别读、小组读,还可以通过配乐朗诵磁带,学生听读。对于比较长的文学作品或其中精彩片断的鉴赏,最适宜用鉴赏性听读方法。这样,或学生进行自我朗读,或听别人朗读,都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朗读的境界中,通过自如的声音、生动的语气、抑扬顿挫、轻重徐疾、长短升降的音调节律,把作者的感情的运动直接诉诸学生的听觉,加之伴随着语义的理解,故能摇荡人心,打动感情,直至学生鉴赏活动的全面展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讲授中,应将朗读贯穿始终,以读助教品味诵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体验美感,又能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语声美、达意美、描述美,从而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作品的艺术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热爱美好的事物,产生追求美好的明天的崇高美感。
 (三)开启思维,想象意境美。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 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田园诗情》重点描绘水之国,花之国的荷兰田园风光:那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的黑白两色奶牛,碧绿色的低地上剽悍强壮的骏马,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猪羊,金色的晚霞,运河中舒缓平稳地行驶的船只……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充满着诗情画意。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那如诗如画般意境。于是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加强了对《田园诗情》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
   再如《荷花》一文,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优美的词句,仿佛看到那“初放”的、“盛开”的、“含苞待放”的、“亭亭玉立”的满池荷花,同时借助想象领略了动态荷花的神韵。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感受到作者描绘的荷花和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进一步鉴赏到词句的意境美。
(四)以美启真,引导鉴赏美。
  一篇美文,总是有着优美的语句和深邃的意境,需要我们认真仔细地去玩赏品味。教师可以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注重“情与景谐,思与境共”,引导启发学生去探索和感受这种意境之美。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之所以是一篇情真意切富有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主要原因在于它不仅有着深厚的思想内容,还在于作品的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具有很大的美感力量。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了酒,亲热的坐在一起悠闲自得的聊天。读后不禁令人悠然神往:那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妪这些乡村平常的景物被作者巧妙地结合在一幅画面里,显得那么清新秀丽、朴素恬静。我们在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同时,体会这充满诗意的画面显示着农家生活的宁静安详,以及作者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热爱。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意境美的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挖掘出课文中所蕴藏的真善美,从而激起他们积极活跃的情感活动,鉴赏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得到提高。
(五)以美怡情,鼓励表现美。
   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还是引导学生借鉴美、学习美,拿起笔来表现美、创造美。这是实施美育的归宿,也是形成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不仅要从理性上情感上引导学生端正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方式很多,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设创造美的机会,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创造美。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圆满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会产生一种美感;有表情地去朗读课文,那琅琅的节奏会产生一种美感;复述课文,描绘某个情节也会产生一种美感。而课本剧表演、作文教学更是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有的老师擅长指导写作,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的借鉴教材,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审美创造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蔡元培语)的目标。如叶圣陶先生在《荷花》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仪态万方的荷花图,读着那一段文字,我们就会浮想联翩,深深陶醉于那如诗如画般的美景中。在此审美基础上,教师就可点拨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处风景为自己独享,它是怎样的?想象的激情一旦燃烧,美也就随之产生。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所固有的任务,它应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语文教学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凸现语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会更亲近更喜欢语文。

上一篇:一年级小学生如何看图说话

下一篇:如何提高乡镇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的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