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摘 要:小学教育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改革小学数学的教育模式,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把游戏引进课堂,调动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
关键词:挖掘教材 学习兴趣
(一) 挖掘教材中“快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越具体形象的东西,越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直观教学的运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据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在挖掘教材本身“快乐因素”上下功夫,尽量使用好直观教具。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就问学生:“你们跟爸爸妈妈到超市去买过东西吗?”学生回答:“去过。”“你自己买过东西吗?”有的说买过,有的说没有。我又说:“那你愿不愿意自己买一次东西呢?”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的说:“愿意。”我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毛巾、牙膏、香皂等物品摆放出来,并标上价格,让学生说,如果你想买毛巾,价格为4元9角钱,你应该怎样付钱。孩子们纷纷举手,一个说:“付两个2元,一个5角,两个2角。”另一个说:“付四个一元,9个一角。”还有的说:“付5元,让售货员?找回1角。”孩子们个个都跃跃欲试,兴趣高昂,说出了很多种付钱方法,这样学生在快乐中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时,我运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兑换钱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情趣;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
(二) 把游戏引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短,一节课有效注意一般只能保持在十几分针,而且也不稳定,有趣的东西时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使他们老老实实地坐上四十分针,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调节儿童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处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中,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我在教二年级上册的统计图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小朋友们,你们会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和老师来做这个游戏,再请一位小朋友做记分员在黑板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分,谁赢一次就在谁后面画上一笔。老师和一位学生比赛,另一名学生记分,其余学生齐喊“石头、剪子、布。我创设了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复习旧知?自然?地渗透到?“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本节课接下来更深入地学习统计知识作好了铺垫。?
(三) 调动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心理因素、情感因素、信心激励因素等许多非智力因素。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调动各种因素,采用多种合理的积极措施。如:?
1.酿造轻松和谐氛围,消除无谓恐惧心理。学生的恐惧心理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发挥。?
2.融洽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常与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谈心,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位学生。?
3.注意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以信心。学生稍有成绩,教师便给予表扬或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
4.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实际操作。动手操作对培养学生的能力、?科学?的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印象和记忆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注重信息反馈。?
6.减少作业量,优化做题质量等。
(四) 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怦击思维火花?
4.1“爱意”充满课堂?
没有“爱意”的课堂不是理想的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
4.2 “创意”引领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活起来。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装材料的购买面积估计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素材源。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结合学校运动会场景设置“三年级三个班各有六位运动员,以及有两位裁判”的场景,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直接口答解决,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步应用题,从而导入新课的教学。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活动中的情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