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爱相随——也谈儿童爱心教育

发布时间:2015-12-13 11:32

摘 要:

关键词: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我们无时无刻不渴望被爱,同时我们也时时刻刻去爱别人。爱将伴随着我们每个人一生,如果从小忽视儿童的爱心教育,就有可能导致他们爱的缺失,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儿童爱心教育的作用可见一斑,鉴于此爱心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以下就本人的儿童教育经历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儿童感恩意识的激发是儿童爱心教育的基础。
    我们总抱怨孩子没爱心,其实孩子小,缺乏爱心,错不在孩子,主要是大人没有让孩子学会感激他人、关心他人。因此,应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爱心,教者要通过故事、儿歌、歌曲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孩子的认识;通过角色扮演、移情训练,来体会爱、表达爱。不仅要自爱,还要爱他人。
    二、日常教学活动是进行爱心教育主要阵地。
   (一)选好爱心教育教材。
    我们不仅可以直接运用课本上的文本,如:故事《孔融让梨》、歌曲《让座》、手工《爱心卡》等,还可以借助一些课外书上的故事、歌曲等。
   (二)让孩子在多种教育方法中体验爱。
     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中,课堂上,采用各种方法,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思想。笔者认为对儿童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行为练习法,强化孩子的友好行为。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重要的是让儿童不但懂得道理,而且会做、常做。
   (三)让孩子在创设教育环境中感知爱。
   《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如:在植物角种些植物;在室内饲养各种小动物。让孩子来照料、喂养它们,孩子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体验到关爱小植物、小动物的快乐。事实证明这些做法对孩子爱心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与大自然做好朋友是爱心教育有利契机。
     利用多种机会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教者给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生长赋予感情,让孩子用心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大自然交朋友。我看见新闻媒体对这方面的宣传较多,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儿童频道这方面的公益广告不少,我认为这对孩子的爱心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四、拓展教育范围有利于爱心教育的全面实现。
    在一年中,有许多节假日,我们可充分利用各个节日对儿童进行教育。如三八节、母亲节对孩子进行爱妈妈教育,教师可通过具体事例,使孩子进一步了解妈妈的辛劳、体验妈妈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激发孩子对妈妈的情感;重阳节时,教育孩子更加懂得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并且体会到:关心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使孩子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五、目标一致,家校配合。
    对孩子来说,班主任、教师有时要经常换,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辈子不会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农民种地,需要学习、培训,庄稼才能长好,才有好收成;作为家长,更应该需要学习,才能教育好孩子。教育者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网络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对孩子实施爱心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在思想上形成共识,然后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做法。
   (一)让孩子学会接受爱。
     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最好的、最香的、最可口的,通通都得给他。遗憾的是,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做,就等于是把一种全然错误的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达给孩子,让他以为他能够为所欲为地呼风唤雨,长辈呢,就该事事让步,时时让路。新加坡作家尤今讲过自己做过的一件事,很值得大家学习:有一次,家里买了一只鸡,两只鸡腿闪着碎钻似的油光。稚龄的孩子,手中拿着叉子,仰着头,问道:“妈妈,谁吃鸡腿?”我(尤今)一面把鸡腿扯下来,一面应道:“上一回,是你和弟弟吃;这一回,轮到我与你爸爸吃。”说毕,便快乐地把肥嫩的鸡腿分别放到自己和枕边人的盘子里……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教育是颇具匠心,让孩子接受爱是孩子付出爱的第一步。
   (二)家长要为孩子做出“爱心”榜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孩子的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父母首先要做榜样,经常想到别人。因为孩子学会有爱心,是平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结果。有一个故事我印象很深,大意是说,有一对夫妻,赡养着一位老人,是孩子的爷爷,爷爷年纪大了,父母嫌脏,从不和老人一起吃饭,并准备了一个破木碗给老人用。后来老人去世了,父母把碗扔掉,孩子见了,马上拾起来,父母不理解,问孩子这是干什么?孩子说留起来,准备父母年老了用。父母顿时瞠目结舌。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体会。可见“榜样”的力量多么巨大。
   (三)教会孩子爱就要说出来。
    在家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爸妈下班回家,给爸妈拿拖鞋;和爸妈拥抱;给爸妈倒水、捶背或讲故事、唱歌等。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关心父母,既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外出活动时,如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时家长可对孩子说:“你看,奶奶年龄这么大,站着多辛苦,多累,给奶奶让个座吧”。当孩子表现出关心、呵护、帮助他人等爱心行为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进行心理上的强化。
   (四)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教育上要保持一致。
    不能让孩子“一个小宝两个样”。孩子有了爱心,学会回报,从小处说,是为我们自己;从大处说,是为国家培养有用、栋梁之才。有人说,家校合作得好,定会事半功倍;家校合作不好,则会事倍功半,这话不无一定道理。
    总之,儿童的爱心教育是一件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大事,我们老师、家长、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让孩子一生都爱相随!

上一篇:小学体育自主学习课堂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作用

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