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形式 提高学习效率——低年级语文
摘 要:
关键词:
为了让学生喜欢我,为了让学生喜欢我的语文学科,更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我常常在教学与作业设计中多花心思。名家说得对,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作业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因为知识不经过复习,技能不经过操练是不可能巩固和掌握的。可一提到作业,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许多都认为学生的作业负担重,除了指作业量多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感觉乏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既保证训练,又减轻学生负担呢?本人认为教师必须在作业形式的设计上下功夫,要着眼于效率,着力于设计。
我以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谈谈作业的设计。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字、词、句的训练,要让学生掌握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运用词语的过程中建立主谓句的概念,同时还要渗透段的教学。从中不难看出,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是不容易的,训练必须是大量的,设计必须是巧妙的。如何才能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效果呢?
一、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提高作业设计的重趣性
教育心理学表明,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产生疲劳,并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而以生动、形象的形式设计出来的作业却能提高学生作业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做的兴趣,而且做的过程可以加深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其印象深刻。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作业的趣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试比较下面两种方法中哪一种更受学生欢迎:
(一)写下面生字三遍并组词三个。(休、伸、宁、室、息、您、困、国、图)
(二)生字游戏。要求:第一步,把生字卡片按字形结构归类。第二步,把结构相同的字按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不同情况重新排列,即按左宽右窄、右宽左窄、左右各半、上大下小、下大上小、上下各半的字再归类。第三步,抄一个生字两个词语自己再组一到两个不同的词语。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第一种方法是很机械化很枯燥的。而第二种就增强了趣味性。学生在归类的过程中,动眼、动脑、动手,兴趣盎然,同时反复观察每个生字的字形结构,加深了印象,鼓励学生在抄词语之余再根据生字的意思自己组一个到两个词语写下来。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留有创造发挥的余地,又引入了竞争机制,学生就不再视抄写词语为苦事,而是津津乐于此事了。
二、从提高学习热情出发,重视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语文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听说读写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就要求作业设计必须顾及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同一项目的训练要注意形式多样。如一位老师在上完识字七(《拍手歌》)之后是这样设计当天的作业的:一、完成生字抄写游戏。二、新拍手歌游戏:找自己最好的朋友改编拍手歌,一起玩新拍手歌游戏。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作业除了有一般性的作业外,还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新的作业,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也可以学她的作法,每天的作业布置除了设计一般形式的作业之外,再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以下作业:同学互读课文;用磁带录下自己读的课文,放给同学听;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听电台的少儿节目和故事磁带;读课外书;互讲故事和互读日记;互默词语再互相批改,最后由教师检查等等。这样的设计,确实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作业成为鲜活、健康的文化升华。
三、从体验成功的快乐出发,追求作业设计的高效性
所谓高效首先要求作业形式要“与时俱进”,形式新,形式活。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习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识记“琴”字用猜字谜的方法很好记忆:今天两个大王都来了,但谁也不发布命令。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在短时间里弄清楚“琴”字下半部是“今”而不是“令”;而识记“阔”字可以简单地用“门”加“活”的方法就行,不必要大动干戈再编谜语了。再比如识记形近字,有一些用组词的方法就可以区分;但有一些字诸如“园圆”、“已己”、“人入”、“晴睛”,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会更好。用这些方法学习,学生会感受到自己在短时间里就能把知识学好,能尽快地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四、从展示学生能力出发,加强作业设计的综合性
每一个人都喜欢向别人展示他的能力,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而综合性的作业能集多项训练功能于一题,利于学生展示各自的特长。有些老师的讲课艺术性很高,总要求学生的发言要有创新,不能重复别人的答案。我们设计口头作业时,就可以提醒学生,不要重复同学已说过的话,还可以要求学生努力吸收前面同学答案中好的成分,在那个基础上进行提升。这就体现了一题多能的训练,在训练学生说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让学生将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承担。作业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实用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获得能力的提高,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他们提高语文能力的舞台。使学生们在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时在语文素养方面多份把握、多份自信,也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实现。
下一篇: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