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活动“探”无止境
摘 要: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什么是自主探究?顾名思义,就是让幼儿以类似或模拟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以下是我在引导幼儿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抓住生活契机,激发探究欲望。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而孩子们兴趣点常常反映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交流的话题以及好奇的提问等。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如何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引导孩子形成科学意识。例如:冬天,大班的孩子在大型玩具场玩耍,突然有一个孩子跑过来告诉我说:“那个飞机里面有电,我们在里面玩触电了。”当我走过去时,看到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围着大型的飞机玩具七嘴八舌的说着:“我刚才在里面和袁袁一碰,就听见噼啪的声音。”“我不小心碰到浩浩的衣服手上就一疼。”“我和佳一在里面也听到噼啪的声音的。”……我知道,我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学学关于静电的知识了。再比如,孩子们洗手的时候,一个孩子问:“老师,为什么水流到洞里的时候上面有一个像酒窝的圆圈?”引起不少孩子的共鸣,展开兴致勃勃的讨论:“我看到冲马桶的时候也有。”“洗衣机里也有。”皓天说:“我知道,水动的时候就有。”马上就有幼儿反驳:“不对,河里的水没有的。”等等,孩子们就是这样,遇到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在一起谈论、争执,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少,知识面还很狭窄,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地发现并利用这些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探索,让孩子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创设自主空间,提高探索能力。
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我觉得把这句话用在强调幼儿自主探究的重要性上也显得非常恰当!因此,为幼儿创设探索的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探索,直接进行体验、感知,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首先,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过去,我们考虑比较多的是怎样保持课堂纪律,怎样教会幼儿,虽然教学活动中的每句话,每个要求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准确,但幼儿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而现在我们考虑更多的是怎样使课堂氛围和谐,怎样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感到宽松,自由。所以,教师不必提出过多的要求和限制,重要的是在幼儿探索的活动中,多观察,多给幼儿一些挑战和鼓励,并进行适时的点拨。幼儿的探索欲望,常常靠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而诱发的。比如科学区的镜子孩子们已经冷落了一段时间了,那天思怡过去拿着照了照,就觉得没什么好玩的放下了。我提醒她:“你试试到阳光下玩一玩。”过了一会,我发现一群幼儿手拿镜子在阳光下把反射的阳光照到墙壁和天花板上,热闹极了。其次,准备丰富的探索材料。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投放的材料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质量。在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到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要把握好操作材料和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使得材料的投放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比如幼儿自制降落伞,教师不单单提供布和线,还可以在材料上有变化,添加纸张、塑料袋剪成的方块、已经轻重不一的下坠物如纽扣、石块等,这样,当孩子们把自制的降落伞往上抛时,就发现了很多情况,有的降落伞还没有张开就很快掉下来等,孩子们自己找原因,自己讨论修正。再次,借助现代技术拓展知识。科学教学是抽象的,幼儿不可能完全靠自己的探究来完成,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适时提供帮助就能发挥最大的效能。比如在《美丽的蝴蝶》这个活动中,小朋友在观察蝴蝶的基础上,对它是怎么演变来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个过程孩子们无法自己完成,而单一的语言描述显然也不能满足他们。这时借助多媒体,让孩子观看了蝴蝶的演变过程,通过活动使幼儿对蝴蝶的演变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帮助他们建立了完整、正确的认知结构。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体验成功喜悦,养成探索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是幼儿对于许多的事物的好奇心又是稍纵即逝的,作为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并预测他们可能发生的状况,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重新燃气探索的希望,找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让幼儿形成为探索真理不怕艰苦的勇气和毅力。比如玩沙活动中,一个幼儿提出给螃蟹挖个洞做新家。于是挖了几个坑,又有幼儿提出房子要有屋顶。后来经过讨论,要做一个泥洞。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孩子们一开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是挖了好多次,上面的屋顶总是塌掉。正在孩子们即将丧失信心,准备放弃的时候。教师一句鼓励话:“再来试一试,想个办法让沙子不要那么松。看看行不行?”孩子们终于摸索到了水和沙之间的比例,而且知道挖的时候不能太用力。最后,螃蟹的新家终于完工了,孩子们都欢呼起来。
总之,幼儿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并感知了教师无法用语言传授给他们的科学原理,更重要的是鼓励了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尊重事实,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地科学态度。
上一篇:浅谈“合作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尝试
下一篇:浅谈图形教学中的“动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