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小学生英语学习情境兴趣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12-16 15:33

摘 要:小学开设英语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其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情境兴趣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持久性兴趣的重点。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境兴趣。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情境兴趣

  一、情境兴趣的提出

  兴趣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性动机,是个人力求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个人以愉悦的心情对某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二是指个人在达到目标后的满足感。

  海蒂和贝尔德及科拉普从兴趣结构特征的角度把兴趣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目前,这一分类理论得到了国内和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普遍认同。个体兴趣是指个体相对固定的指向一定客体、活动或某一知识领域的心理倾向性。情境兴趣是指学生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参加一种特殊的活动或学习任务时体验到的兴趣,与新奇感、动手、游戏活动、榜样作用以及幻想、幽默等因素密切相关。它具有即时性、自发性等特点,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改变,它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活动本身的特征和个体对活动的特殊感受。情境兴趣经过长期的培养,也能够成为相对持久的个体兴趣产生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情境兴趣入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从情境兴趣转化成个体兴趣的目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教学工具、教学方法、教师态度、学习材料和任务、家庭、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等,本文主要是基于教学方法这一影响因素来分析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境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学生英语学习情境兴趣的培养

  由于时代的不同,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及研究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面的差异,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本文采取的是日本学者佐藤正夫从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角度将教学方法划分为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

  1、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来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提示型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有口述、示范、展示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讲授法。在新课改中,很多人在批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忽视了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讲授法虽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但是在当前中国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的情况下,讲授法仍然是使用范围最广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而且根据奥苏伯尔提出的“意义学习”的理论,接受学习并不等同于机械学习,通过学生的内化仍然可以成为意义学习,而发现学习也不等同于意义学习,因此我们对讲授法应保持客观的态度,对它加以灵活运用,尽量避免其消极影响。

  在运用提示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引发性兴趣和维持性兴趣:

  (1)创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的情境兴趣。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可以更多地采取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引入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故事、人物或小知识来开始课程教学。

  (2)创设游戏,激发情境兴趣。人们对游戏执着的追求属于个体兴趣,在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设计一些配合教学内容的小游戏,不仅能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够使学生对游戏的个体兴趣转变成包含在游戏中的知识的情境兴趣,同时,对游戏的情境兴趣反过来能改变学生对知识的个体兴趣。比如在进行单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竞争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通过角色扮演,激发情境兴趣。角色扮演是英语教学中经常会用到的课堂活动,角色扮演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分组来表演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也可以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表现好的学生来扮演教师的角色,这样可以激励其他学生更努力地投入到活动中。比如在进行游戏时可以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发出指令,一方面可以让“小老师”注意自己的发音,同时还可以让“小老师”自己去发现同学中是否有人出错。

  (4)利用课堂评价维持兴趣。人具有被认同和被关注的需要,经过努力得到的成果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小学生更是如此。课堂即时评价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定的积分方式,这样既能激励学生在自己参加课堂活动时的积极性,也能保证学生在同组其他成员进行活动时给予关注,从而维持课堂秩序的正常进行。

  2、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来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形式有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境兴趣:

  (1)通过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都要求教师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真正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2)设置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兴趣。存在差异的事物通常比较容易引发好奇心,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制造一些对比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进行对比,往往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和认识规律。

  (3)利用小组协作维持兴趣。小组的形式有Pair work和Group work。小组成员们围绕共同的目标,分工合作,不断进行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责任感,问题解决后能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学生们既能体会到交流的乐趣,也能产生合作后获得成功的成就感。

  (4)恰当表达知识意义,保持维持性兴趣。教学过程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有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加以理解,同时也要从知识点本身的特点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指导方法,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背下多少单词,记住多少语法的条条框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用 上所学知识。

  比如,在进行BE动词的教学过程中,先不要告诉学生什么是BE动词,通过一些句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1)  The book is on the table.   The books are on the table.

(2) I am a student.   You are a student.   She is a student.

(3) He is five.    She is five.    It is five.

  让学生先小组讨论他们能发现的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观察第一组两个句子的不同,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单数和复数后面用的词不一样,第二组可以发现人称代词不同,后面使用的词也不同,第三组则可以发现表示“他、她、它”的词后面使用的词相同。然后老师告诉他们这三个词(am, is和are)在英语里叫做BE动词,根据他们发现的规律,老师适当进行总结,再让他们做一些练习。练习完成以后让学生自己上去讲解,其他学生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从而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要对学生加以鼓励,不能求全责备,在学生讨论的范围超出课程内容的要求时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3、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本人或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最根本的特征是学生的自我活动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与帮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我们经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才能让他们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结合米切尔通过对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研究得出的扩展兴趣模型,在自主型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的自我卷入,米切尔认为学习者的自我卷入性是保持维持性兴趣的重要条件,自我卷入性要求学习者能亲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具有主人翁意识,体验学习过程,如果学生不能进行自我卷入,自主学习将无法进行下去。

  比如在字母复习课上,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任务,分小组画一幅画,他们的画中必须找出来26个字母;在单词复习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玩单词接龙的游戏。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学生们也会有意识地去迁移这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对学生长期的学习兴趣的保持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这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主体。

  三、小结与建议: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特定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另外也要符合教师的教学风格。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好奇心强,但是不容易坚持下去,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式激发他们持续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 从简单的知识入手,让学生容易接受,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2、 创设多样的语言情境,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和回答问题等方式给每个学生说英语的机会,让学生明白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用途。

3、 组织学生过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外不同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4、 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代玉兰.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研究及培养策略,:.2007。

[2]潘菽.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钱晓霞. 培养学习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

[4]唐英. 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05。

[5]卫道治、吕达主编:《英汉教育大辞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张会勤.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途径[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作者简介:

郭小华(1982-),女,汉族,单位: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上一篇:读写结合 片断模写

下一篇:校本管理,因幸福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