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初等教育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探微

发布时间:2016-03-28 14:47

  世纪之初,世界各国都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范教育改革成为两大热点问题。课程改革成为贯通这两大热点问题的红线,关系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关系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系着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着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未来。顺应国际潮流,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我国已在调整和改革师范教育体系层次结构,即:三级师范体系逐步终结和二级师范体系逐步形成。那么,在这一调整和改革过程中,如何构建新课程体系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需?这是一个必须加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力求通过我校对初等教育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从而寻求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最佳联姻。

 

  一、初等教育专业课程分析初等教育专业是指在高师所设置的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由于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的特殊性,初等教育专业是指小学教师大专化的教育。1984年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试办五年制师范专业,开始了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的尝试;1998年南京师大首次招收小教本科专业学生,标志着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进入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可见,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层次和类型是不同的。按照教育部师范司对一部分办学条件、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师加大投入,充实、提高后可升格为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精神,我校自1999年由原来的中师向五年制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转轨,并开始招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2000年我校又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的初等教育专业的文、理科方向的学生。经过尝试和实践,我们认为: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既不同于五年一贯制的小学教育专业,又有别于师范专科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三、二分段。从学年分段看,课程设置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三年比照原中等师范课程设置进行,后二年比照师范专科课程设置进行,因而兼有中师和师专的特征。显然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无法照此模式开课。同样,初等教育专业也不能照搬师专课程,因它们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是不同的,师专培养的是初中教师,课程设置应强调专业性,而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课程设置更应强调师范性。如果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只是简单的叠加或机械模仿,则达不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尽管教育部也出台了初等教育专业的各科培养方向的课程方案,但如果各校的课程设置只是照搬照套指导方案,形成一个模式,不能体现学校特色,槁好校本开发,实现培养目标恐怕会出现阻抗。

 

  针对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征分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开始了着眼大局,立足本校,挖掘潜力,全员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探寻工作目的是抓好课程建设,办好初等教育专业,适应小学教育需求,培养优质毕业生

 

QQ截图20160317141659.png


  二、校本开发的探新工作

 

  为实现培养目标,达到校本开发的目的,我们主要从强化学习,理论先导;真抓实干,注重实效两策略出发,脚踏实地地进行了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探新工作。

 

  ()强化学习,理论先导。校本课程一词是根据英文‘School-basedcurriculum”翻译而来,为正确掌握其内涵,我们组织广大师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从而正确指导行动,明确校本开发的目的。

 

  1.专家指导。主要指聘请高校的课程论和教学论专家、教授来校讲课,并建立专门的、长期的合作关系。

 

  2.教育硕士论坛。主要指利用本校教育硕士资源,对相关老师进行理论讲座和辅导。

 

  3.名师点击。主要指利用本校高级讲师和骨干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点评。

 

  4.自学研讨。主要指组织教师先自学,然后集中讨论,谈心得体会,达到学习的目的。

 

  通过学习,我们的共识是: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出来的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因此,校本存在于学校的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于每一位教师的身边。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并以理论为指导,人人都可以参与校本开发,学校就能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气象。

 

  ()真抓实干,注重实效。虽然初等教育专业的校本开发工作可资借鉴的参照系不多,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阻抗,但我们通过理论学习,采取有力措施,还是真抓实干地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开发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体现学校特色。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呈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应当突出特色,体现水平。为此,我们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发展自己,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开发了以下课程:教育技能技巧课;教育科研基础课;小学教育实践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地方特色教育课等等。并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门课程,以保证对学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能力培养。

 

  2.符合小学教育实际的课程开发。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明确而具体的,要使毕业生能很快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真正研究小学教育和小学教育改革动态,主动适应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做到想基础教育之所虑;急基础教育之所难;谋基础教育之所求。因此,初等教育专业的校本开发必须适应或超前于小学教育改革的需求。

 

  我们的做法是:从量上精简课程内容,反对抽象、空泛的陈旧内容登堂入室,把压缩出来的课时还给学生,增设内容充实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贴近小学教育实际的课程。从质上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在强化基础,服务基础教育的原则下,建立少而精,博而通,实用而前位的课程内容,放开教师手脚,解放学生身心,为素质教育前提下的创新性小学教育服务。因此,我们注重开好以下课程供学生选择:文科综合课程;理科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计算机信息课程;小学专题性研究课程等新型课程。从而为毕业生走出学校,很好地适应小学教育的需求奠定厚实的知识基础。

 

  3.考虑教师专业化特征的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认为,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专业素质。据此,我们认为初等教育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到教师专业化的特征,注重培养职能专业型教师。首先,要调整课程结构。主要做到突出师范性,加强学分制;注重现实性,开设综合课;彰显主体性,增多选修课;立足开放性,反对单一化。其次,要强化实践性课程。主要做到延长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时间,增设教育技能课,突出教育调查和教学观摩等实践活动,开设教育信息、专题研究等综合教育实践活动课。最后,整合课程内容。主要做到打破学科界限,综合各学科知识,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和开发。这样做,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奠定学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基础。

 

  以上三方面的校本开发,既相互依存和渗透,又彼此独立和自成特色。它们构成了本校初等教育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和特色。当然,我们的开发工作还处在初步探微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完善。相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我们一定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小学教师。

上一篇:欧美国家普及的初等教育的历史考察

下一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三笔字训练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