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文化与政治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初探
自从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政治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正在苦苦的探索着,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笔者在多方面探索中发现关于把学生的社团文化与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探讨还是比较少的。
当前中学生社团日趋蓬勃活跃,社团已经成为校园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中学生实现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由结合的青少年群众性团体。
一、问题的提出
能不能把学生社团的文化与政治教学相结合,使政治教学方式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能够应对高考的要求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索,本文主要对这个方法的可行性从教授新课和复习方面结合几个社团进行探讨。
二、在教学过程实施的策略
1. 道南汉服社和文化生活教学的结合
(1)依据:道南汉服社名称上是强调汉服,但绝不只是穿着汉服出来展示一下而已。中国几千年的服饰文化,以及在展示的过程礼仪文化、思想理念都是想伴随的,如果是在节日穿出来的话,相应的文化习俗也是要相结合。所以道南汉服社是一个以汉服为载体,融汇各种传统文化在其中,又要与当今时代相结合的社团,这些与文化生活都可以相契合。
文化生活是高二的内容,这时候学生加入社团已经有近一年了,对社团活动比较了解,社团文化对学生也已经影响比较深了,而文化生活教材本身内容不多,很多都是图片或资料展示,从课堂教学自身来说需要讲授的不多。所以在新课上结合道南汉服社的活动不但可以让广大没有加入汉服社的同学了解到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整个课堂变得更丰满,也可以更深刻地领会教材里的内容。
(2)具体策略:文化生活教材本身的内容不难,除了理论性较强的一些内容由教师讲解外,大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来自主学习。每节课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分配给学生进行分工合作,由道南汉服社的同学负责提供资料和讲解,其他学生根据自己分配的内容选择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也可以自主补充一些内容。上课时根据教师事先分配的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进行教学,由学生自己安排在课堂上的分享讲解的秩序,可以是汉服社的同学先分享一部分汉服社的一些活动和文化知识来导入,然后分配到的学生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再由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并对学生在新课的一些重难点进行解惑,最后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小结。如:在《感受文化的影响》这一框题,汉服社的同学先介绍一些汉服社的文化活动,在这些文化活动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活动,在文化影响下人们的实践和思维活动。汉服社的同学在介绍的同时也做一些课件和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介绍完后教师稍微引领一下,由提前分配的学生把文化对人影响的途径、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汉服社的活动资料来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一个引导作用,最后由教师对依然有模糊的难点进行解惑及整堂课的知识小结。
2. 膳委会与经济生活教学的结合
(1)依据:膳委会主要是监督校园食堂服务,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反映广大同学对食堂工作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维护广大同学在校园消费中的权益,在校园食堂与同学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而在南平一中江南新校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封闭,学生主要的消费就是在食堂和小卖部。加入膳委会的学生,可以通过膳委会的工作来实践经济生活的知识点。
由于经济生活的内容主要是在高一上学期学习。高一上学期的学生相对而言还是新生,对校园不熟悉,对膳委会的工作更不熟悉,这时候在教授新课时结合膳委会的工作对学生而言还是抽象了些,所以主要还是在一轮复习时进行结合。
(2)具体策略: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经济生活一个单元的内容。每个小组明确本组负责的内容后,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让他们对应收集一些膳委会的工作资料。因为基本上每个班级都有一两名膳委会的成员,所以基本上是每组在膳委会同学的带领下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如:负责第一单元的小组可以通过膳委会了解食堂菜价格变化的原因,通过食堂荤菜和素菜的价格不同分析[本文转自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影响价格的因素;通过膳委会的问卷调查了解同学对菜价价格变动后的需求变化情况,了解市场上价格变动对食堂的影响;同学们自己作为消费者分析食堂的消费现象,通过膳委会的调查了解广大的消费情况。每次分析后让学生把这些问题当做一道主观题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完上交给老师。这样在上课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新课改的理念,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深化了知识的理解,能够应对高考的要求。
总之,目前在学生社团和政治教学的结合方面的探索还比较少,我们也只是初步探索,不管是具体的操作策略还是可能的弊端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但是这种的教学方式是比较有创新意义的,我们还会继续探索尝试更可行完善的教学方式。
上一篇:化学学困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