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争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效果的分析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教师是创新人才的特殊雕塑家。创新精神的养成要从组织课堂争论入手。“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寻求不同的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竞相迸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组织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
一、创设和谐气氛,营造争论的条件
著名心理学罗杰斯强调,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的状态,学生才会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变得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愿望被激活,创新的想法就会不断涌现出来。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
首先,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做一种奖赏和鼓励,会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
其次,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尊重学生,师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讨论、研究、争论。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要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指责,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
再次,教师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点拨、启迪,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来调控评价的过程,使学生受到鼓舞。
最后,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二、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
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使学生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看法。学了《枫桥夜泊》,有的学生对第一句提出质疑:“月落”“霜满天”表明此时已是深夜,怎么会有“乌啼”?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提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脸上带着微笑?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很有分量,表明学生动了脑筋,创新能力有所发展。教师要循循诱导,让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有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善于争论的能力
要使学生善于争论,首先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亦即“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例如《晏子使楚》一课,晏子出使楚国,连续碰到三大难题,但他运用自己的创造智慧,进行了超凡脱俗的创造性争辩,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果。在教学中,对于晏子的争辩笔者没有用嘴[第一论文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巴或书本传授给学生,而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激发思考,引导争论。开课后,教师问一个学生L“你个子不高因此引发过什么麻烦吗?”“没有!”学生答。教师话锋一转,说:“曾经有个人,就因为个子矮,惹来了麻烦。”“事情是这样的。”老师继续说,“春秋末期,齐国派身材矮小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得知,特意做了安排。晏子到来,见城市紧闭,传者让晏子从城门旁边新开的洞口钻进去。”“假如你是晏子,你怎么办呢?请思考5分钟,然后发表你的意见。”这样,把学生放在晏子所处的环境,学生尝试像晏子那样思考,像晏子那样回答难题,然后再读课文,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深入课文的兴趣。在深读过程中,学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进行逻辑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语文的含义表达出来。同时还要倾听对方的论述,使自己的争论更具针对性。显然,这样的争论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极具训练效果。这样设法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独到见解,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思维密切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四、培养辩证思维,激发学生乐于争论的兴趣
教会学生争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教师问学生:“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灰兔?”几乎全班同学都表示喜欢小白兔,不喜欢小灰兔。可是有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小灰兔。”全班愕然。他说:“小灰兔知错就改,我觉得它好。”教师表扬这位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同时激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找出小灰兔的优点吗?”学生再读课文,进行讨论。有的学生从课文开头写的“小白兔和小灰兔来帮助”这一句,认为小灰兔也是爱劳动的;有的学生认为老山羊送菜时,小灰兔说“谢谢”,说明小灰兔很有礼貌。这样使学生认识到小灰兔虽然有缺点,但也有很多优点,他和小白兔都很可爱。由于争论中教师引导有方,学生实际上懂得了要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争论,通过学习语言将文中的辩证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会大有启发,并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表达,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才能调动学生争论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