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贯穿创新意识培养的效果
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一个社会是否有利于其成员创新能力的发展,最主要是通过教育表现出来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给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创新思维空间,进一步强化儿童创新意识,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当前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一、兴趣是创新的萌芽,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通过游戏,激发兴趣
根据儿童好动、好说、喜欢游戏的特点,通过游戏演示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从事绘画创作。如教学一课时“四季的树林”,笔者采用了游戏激发兴趣的形式来导入。上课前,笔者用油画棒(白色)在纸上画各种图案。并问:“你们看到老师画的图案了吗?”学生都说:“看不见。”接着笔者在纸上覆上一层水粉色(深色),不同的图案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发出欢呼声,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大家跃跃欲试,迫切地想要知道其中的奥妙。
2.自制教具激发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抽象的特点,在教学中,笔者重视以具体思维为主,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制教具。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妈妈常买的蔬菜”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回忆画出几种蔬菜的基本形状并合理运用色彩涂色。采用模拟式教学方法,把“菜市场”带进课堂,笔者一边讲解,一边把已经准备好的蔬菜图版贴在黑板上。形成一个个的“摊位”,“摊位”上的“菜”不断被人买走,以至最后,图面上只剩下没买到菜的人。笔者问学生:“同学们想不想帮助他们呀?”这时,笔者再和学生想方设法为那些没买到“菜”的人解决难题。作画的时候,笔者让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画出人们需要的“菜”,贴到“摊位”上,(指导学生观察教具中的各种蔬菜的外形特点,进行绘制涂色)。很快“摊位”中的菜越来越多,接着又被抢购一空(同学自己到“摊位”上“买”喜欢的“菜”)整个教学气氛很活跃,变“让我画”为“我要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调动了学生绘画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没有宽松的环境,学生就没有自主性,而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行为。学生处于高度紧张地机械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是难于迸发出来的。如何使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情境氛围中无拘无束,纵横千里,任意驰骋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如:在教学“有趣的面具”一课时,笔者首先利用“森林居民喜迎奥运”这一舞台剧,带领学生来到了大森林,同森林中的居民们共同去参加庆祝申奥成功的化装舞会。在这一环节当中,学生在情感上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制作一个动物面具参[第一论文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加化装舞会)产生了共鸣。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去参加舞会的路途中同学们会遇到三个关卡,在通过关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索、研究,积极动脑,鼓励他们提出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探索中寻求方法、得出结论。
三、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是基础
儿童近似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家长和教师要帮助他们养成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的习惯,体察和感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捕捉稍纵即逝的艺术灵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绘画创作兴趣、开阔视野、增强记忆、想象和创造力的前提。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笔者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教学“画画周围的小景”和“愉快的春游”这些记忆画时,没有纸上谈兵,而是在课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室外观察,搜集素材,并做好记录。这样,学生实际作画时,就能得心应手,画出内容丰富、情节生动,色彩和谐的作品,因此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决不能忽视。
四、创新意识的培养,丰富的想象是突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想象力的支持,一般性思维是不可能升华为创新思维的。儿童头脑里想象出来的总是比现实中的前景更有吸引力,他们拿起笔来,都会有一种想表现的欲望,画画时得心应手。笔者鼓励儿童大胆作画,把他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想的东西表现出来,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美、更奇的图画。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是儿童绘画的灵魂。实施美育、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进行教学实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景章.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科技信息,2012,(30).
[2]张长永.浅析色彩静物写生中如何组织静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9)
[3]徐林海.高考美术速写辅导的一点体会[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