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碎片化临时校规的误区和应该采取的策略
一、引发社会质疑的“临时校规”
校规必须存在,防患于未然的临时校规作为校规的补充与修订,也应该存在。从目前各学校发布的临时校规看,可分为三类,一是禁止学生早恋,二是对学生仪表仪容的规定,三是对学生校内外生活的限制[1]。之所以有些临时校规引发社会质疑,是因为很多临时校规大多是在问题出现了、事情发生后,临时校规才出现。有的学校临时校规数量虽然不少,但结构零散、不成系统,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有的临时校规对师生干涉过多,引起学生逆反;有的临时校规不但预期尚不明确,还有失对师生的尊重,甚至与法律相悖,引发社会质疑。
草率出台的临时校规,由于忽略教育的连贯性,忽略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有的甚至忽略“人”的成长,不仅引发社会质疑,甚至涉嫌违法,给学生留下心理阴影,给教育留下更多问题,甚至酿成悲剧。
(1)影响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有些临时校规就是针对有上级领导来检查而制订的,规定学生在检查期间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为了迎检,有些学校纷纷印制传单、群发短信,临时修正或禁止某些行为。或者提前制定统一口径的标准答案,学生们被反复交代注意事项,甚至引导、鼓励学生扭曲事实说假话。等检查人走了,原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为了给检查人留下好印象,检查人在与不在两个样,无形中教会了学生表里不一,对学生诚实品格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
(2)剥夺学生人身自由
2011年4月,山东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1)班14岁女生李欣玥,因不愿按学校规定剪发,而从家中跳楼身亡[1]。极端事件的发生,是受“将人器化”思想的影响,没有把学生当成不同的人看待,而是当成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模一样才好。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背什么书包都在学校规定之中,剥夺学生基本的人身自由。每个人身体状况、新陈代谢等都是不一样的,何时大小便?因人而异。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排泄,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
(3)正常异性交往受阻
福州十八中规定:男女同学不能谈话,致使就读该中学的一对表兄妹只能靠打手势交流。在青少年时期,不去正确引导他们如何与异性相处,而是在男女生之间设定一条“三八线”,给纯洁的同学关系笼罩上一层阴影,致使部分性格内向的女孩子成人后都不能正确面对男生,不仅影响她们的婚恋,也影响她们融入社会。由于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过于神秘化,倒逼青少年为了解开这个神秘面纱而上黄色网站。
(4)学生失去判断能力
为什么有严重网瘾的青少年占一定比例?因为在青少年上网的问题上“堵”比“疏”用的多,而青少年又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人是有“自检”功能的,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空间,容纳自由的人在其中自由的思考。连校外生活都要干预,粉饰学生的全部生存空间,极力为学生维系一个无菌的环境,极力限制学生接触社会的自由,看似是对学生的保护,但会阻碍学生对社会的了解,禁锢他们的想法,压抑他们的个性,甚至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临时校规碎片化的根源
作为学校原始校规的补充,临时校规需要有,但不应频繁出台。碎片化的临时校规不断出现,其根源是多方面的。
1.缺乏对教育的长远预期
学校原始校规缺乏对学校教育长远的预期和判断,不能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根据教育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出台一些临时校规,用以预测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成长,无可非议。但是一个接一个的碎片化临时校规层出不穷,其根本原因是教育的“短视”,掌握不了教育规律,预测不到教育走向,发现不了教育问题,化解不了教育难题,只能看到眼前且浮在水面上的问题,缺乏对教育多角度的审视。以“堵窟窿”方式实施管理,今天发现一个问题,出台一个规定;明天出现另一个问题,再发一个通知。
2.学校管理出现问题
当学校管理出现问题时,势必导致秩序的失范、掌控的失败和前进的暂时停顿,在没有头绪的混乱中,更加缺乏对教育的思考。看不到问题在哪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瓶颈在哪里,分不清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不得不用一个个临时校规去力求改变局面。规则规定越多,管理越没头绪,此时极易出现“下多少个通知也没用”的局面。一个个临时校规的背后,传递的是学校管理者的焦虑,其结果是抓不住教育的实质问题,该管的事不管或没管好,却在不该管的事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3.教育理念出现问题
学校教育理念问题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急于求成,不顾教育的特点,急于出成绩、出亮点。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天的教育可能要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看到成绩。若出现理念上的偏差,就没有“慢教育”的耐性,而“快教育”的急躁,容易催生出一个接一个的临时校规。二是追求四平八稳,怕学生出事,用保姆式的教育把学生的一切都看在眼皮底下,掌控在自己手中,用各种通知、规定把学生的空间填满,让学生没有一点空间和余地,连吃饭、睡觉都不放过。
4.行政干预太多
各级各类检查、评估与验收,也是导致临时校规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千校一面的大环境中,学校很难有拿得出手的特色[第一论文网 ],只能对照检查与验收的各项标准,临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临时规范师生行为。即使学校有自己特别之处,在检查和验收时,也不敢用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统一的检查标准,因为按上级定下的统一标准行事是最安全的。行政干预太多、检查验收频繁、考核标准统一,也是临时校规不断涌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5.社会风气的影响
学校并非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立存在,用一个个临时校规去规范学生的行为,这种做法也是有社会根源的。有媒体报道,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望在三年内发文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鱼翅。三公经费一直是社会极为关注的话题,要想在公务接待这个问题上给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根源不出在“鱼翅”上,并不是说禁喝茅台、禁吃鱼翅就没有意义,而是这样的规定并非治本方法。若按照这样的理政思维,今天发文禁吃鱼翅,明天发文禁吃鲍鱼,后天发文禁吃三文鱼,相关部门要发多少个文呢?一个个文件下发后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若社会大环境的管理思维都尚且如此,学校用一个个碎片化的临时校规来管理学校也就不奇怪了。
三、发挥校
规的最大正能量
校规是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法律,是全校师生必须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校规需要存在,因为学校不能对学生完全不加要求;校规必须存在,因为校规是全校师生的行为指南。规章制度是轨道,轨道的方向必须正确。旨在约束学生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即使学校出发点是好的,但若不能遵循社会之法和教育之法,不能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规矩越多,管理成本就越高,而且容易造成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对立,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减少碎片化临时校规,维护校规尊严,让其发挥最大正能量,是制定和出台临时校规的基本出发点。
1.校规制定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从系统学角度,碎片化是一个极端去中心状态。教育需要长远的甚至终身的规划,需要顶层系统设计,而非依靠各种各样孤立的“工程”。学校应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制度化的管理系统的形成要有长效机制,而不应诉诸短期的调整策略。校规的制定不仅要考虑解决学校眼前的问题,也要考虑到校规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减少碎片化、精细化的临时校规,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出发点,让临时校规成为学校原有校规的补充,并与原有校规形成完整的体系。避免政出多门、各成管理体系,无论哪个部门出台什么规定,应在学校宏观层面,注重临时校规的内在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2.临时校规要因时因地制宜
每个学校都有经过认真思考、科学制定的校规,正式校规不可能经常修改,但教育是千变万化的,当出现校规里没有涉及到的教育新问题时,可用临时校规来指导师生的行为规范。例如,2007年3月29日《华西都市报》报道,杨丽娟13年疯狂追星使其父投海自杀。出现这样的悲剧让社会震惊。在青少年当中,有部分“粉丝”因沉迷于明星所塑造的虚拟形象而不能自拔,从而迷失自我。这种现象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严肃课题。在学校教育层面上,出台临时校规,给青少年追星行为制定一些规则,或者设定一个底线,提倡健康追星、提倡文明追星;反对盲目追星、反对夸张追星、反对极端追星。
3.什么是好的临时校规
好的临时校规是有尊严的,符合教育法规,尊重人权,不仅能解决教育突发问题,也能化作学生的精神动力,其蕴含的教育理念能成为学生永久的精神记忆。好的临时校规是能被大家认可的、大家必须遵照执行的学校法律,其制定不应该是校领导单方面决策,更不应该是出现问题时领导拍脑袋的产物,应是在一线教师的广泛参与下,[第一论文网 ]集本校教师教育智慧于一体的教育规划。好的临时校规应蕴含教育的前瞻性,既能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又能成为规范长远行为的学生行动的指南。好的临时校规,不仅是学校原始校规的补充,也能与原始校规一道形成严格的学校管理体系。
4.校规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校规就是学校的法律。学校因为法律的授权可以通过制定校规校纪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法律也规定学生有遵守校纪校规的义务。学校有自行制定校规校纪的权力,但必须依法制定,不能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和基本原则精神。校规规范的是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在制定校规时,一定要避免“校规大过国家法律”的不正常现象,维护校规的法律尊严。
5.注重发挥校规的最大正能量
借助于校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是极为有效的教育方式。但在校规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草率、短视、不负责任、罔顾规则,甚至与法律抵触等问题,这样的校规对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教育的伤害都是巨大的。甚至会对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发展起到负面的影响。内容过细或过多强调惩戒的校规,“不许”、“禁止”等限制性语言,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校规的执行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再好的制度归根结底只有落实到位、并严格执行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推进管理的规章制度上,不能操之过急,目标不能太多,目标太多就等于没有目标,太多就抓不住重点。再好的苗子也得用心栽培,休养生息,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教育要淡定而为,过度施加压力,会扭转其发展方向。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学生为本。要让校规切合受教育者心理,只有内心深处被教育感召的东西,才是什么力量也不能摧毁的。给成长一些时间,给教育一份等待,让校园具备宽松、灵活、兼容并蓄的生态环境,经深思熟虑出台的临时校规要深入到学生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才能发挥最大能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