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英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问题和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9

 目前,如何跳出传统英语教学观念的桎梏,营造素质教育下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教育界的一些专家和教师对此已形成共识,普遍认为强化教学过程中的语感培养已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良方。语感研究专家王尚文教授指出:“衡量语感的品位素质可有四个标准,即广度、深度、美度、敏度。”在此,笔者将根据这四个标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在英语教学中强化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1 兴趣下的记诵——美化语感
  英语教学中所谓的美化语感,实际上是一个长期感知美的言语对象的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接触英语描绘出来的美好场景、表示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佳句和经典的美的言语作品,产生美而雅的语感。要让记诵名言名段名篇真正起到美化语感的作用,必须将记诵置于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下。
  首先,教师要做好“介绍”引起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习会事半功倍。相反,“强扭的瓜不甜”,死记硬背的结果是即使背得再多,所背言语作品再美再经典,因为对所接触的英语作品缺乏兴趣,并没有用心去感悟,根本不可能从中体会到美的语感。
  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还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言语材料去记诵的自由。教师还可以适当减少学生所不喜欢的英语的记诵量,而让学生增加他们自己所选择所喜欢的英语材料的记诵量。只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记诵一定数量的美的经典的言语作品,他们的语感就会随之美化起来。
  2 激活下的联想——广化语感
  语感本身具有联想功能,而激活丰富的联想,又是广化语感的重要途径。因为面对英语作品,学生通过联想,将英语作品中所描述的情景,与相关的那些自己曾经历和曾体验过的情景联系起来。这样,就使学生心灵的感受,从眼前的文字延伸到了自己的阅历,从课堂延伸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他们的感受,已不仅仅局限于眼前英语作品的这一点上,触及到了社会中的许多点,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感受面。这个感受面越光,也就越有利于广化学生的语感。
  为此,一是教师和学生必须从应试教育下的分位思想上解脱出来,放松和激活两者丰富的联想,摆脱只为考试而学的功利思想。教师如果只为考试而教,就会把教材中的重点言语作品,当作一段段考试模拟材料来分析。教师如果自己摒弃了只为考试而教的功利意识,就会轻松自由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英语作品之美之妙。二是要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各自所联想到的情景,让学生进入一条迅速丰富其联想的高速公路。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应该更能激发和丰富学生的联想,无论交流的方式是书面的、口头的、集中的、分散的、课内的、课外的,都能达到广化学生语感的目的。
  3 问题下的比较——敏化语感
  英语教学中敏化语感培养主要是通过对英语作品中的言语形式的比较,让学生准确把握英语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提高学生对英语词句的分辨力,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语感敏度的目的。
  一是无论汉语还是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敏化语感上有差别,更有雷同。汉语教学中的摆问题,比较差异对于提高汉语使用着的分辨能力非常有效。同样,在英语教学中的敏度培养同样有效,可多组织学生对英语中相类似的语句加以比较,求同存异,提高组织语言的能力。
  二是其比较对象可以更生动、更丰富。英语教学已由传统下的填鸭式转变为开放式,问题下的比较理应不会被课堂里的教科书所限制,而应很自由地将教科书中出现的问题与现实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并从现实生活世界中撷取可以比较的极为丰富和生动的语言材料,来与教科书中出现 形式相比较,给学生的语感以强化的刺激,从而有效地敏化他们的语感。
  4 延伸下的追问——深化语感
  “读、写、听、说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语感是人的生命之花,语感是人的心灵之果”,语感的生成是“和人的心灵成长同步的”。因此,深化学生的语感,也就要深化学生心灵活动的深化。在我们今天的英语课堂中,追问虽然是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英语教师在使用她时,一般将这种追问仅指向英语材料本身,而很少甚至从来不将它指向学生自己的生活与学生自己的心灵。
  法国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讲,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必须要有阅读者自己的深度参与。那么我们阅读英语作品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地追问作品及其作者和不断地追问自己的“对话”过程。延伸下的追问即要指向英语作品及其作者,更要指向学生自己,尤其是指向学生的心灵深出。
  最后,笔者必须说明的是:上述这四个方面,就对英语语感的培养而言,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美化的同时在广化,敏化的同时在深化,而广化深化的同时也在美化和敏化。

上一篇: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证据的收集与固化的研究

下一篇:让班干部从“执行”走向“创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