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园的理念探讨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担负着立德树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项重要职责。要实现教育梦想,高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功能定位及走向,同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梦实现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高职校园文化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由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其传承和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高职教育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差别,它融入了地方、行业、企业、职业等元素,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鲜明的职教特色,其侧重点应放在对实践技能的肯定、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道德的弘扬上,特别要突出职业理想和道德信念的导向。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彰显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道德认知功能、价值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
高职院校在这几年发展迅猛,但校园文化相对贫乏。2011年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第十一版上刊登了一篇名为《谨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虚无主义”》的文章,文章指出在2011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年会上,校园文化建设是与会专家、代表热议的主题。并且,在业界已经形成一个共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在“校园文化建设”被逐渐重视的今天,未来究竟能有多少高职院校真正做到“有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通过整理相关论文的观点,可以归纳出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部分院校对校园文化内涵、目标、意义等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等探索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功能的把握还不够准确,认为学校只要有校园、教师和学生,教学工作就能够正常运转。(2)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不和谐。高职校园中以物质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校园物质文化和以非物质形态形式显现出来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行为文化不够和谐,校园中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非物质文化建设的现象。一些高职院校楼堂馆所很是气派,相关物质设施也一应俱全,但是缺乏健全的制度规范。校园中人文精神欠缺,没有与物质设施相适应的校风、学风等。(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普通高校趋同,校园文化的职业性不足。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向普通高校靠拢,没有显现出职业院校的特色,缺乏职业的韵味。
2 “中国梦”引领下的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道路自信。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大学生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必须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到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去。理想信念少不了中国梦作内核,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依靠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必须照进现实才能起到指引作用,理想信念教育也只有紧跟当前时代内容才能引发共鸣。引导广大学生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提高技能、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同时也要认识到越是接近梦想,悲观的预言就越多。只有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中国梦注入中国精神、中国干劲,在思想观念日益多元的情势下击破谣言和非议,才能让坚定者更坚定,动摇者不动摇,一鼓作气,把梦想化为现实。
(2)强化校园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以“中国梦”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要强化校园阵地意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通过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文艺和体育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等。把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努力让校园里的所有学生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与平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同伟大的祖国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以良好的育人环境,潜移默化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影响,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真正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增进对中国梦的认同感。
(3)加强中国道路实践教育,落实具体行动。用“中国梦”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中国道路实践教育。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开展社会调查、顶岗实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教育等结合起来。把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帮助大学生坚定走好中国道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帮助大学生把对中国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进而把对中国梦的认识落到具体行动上。
(4)加强校史文化建设,增强使命感。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记录学校建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的文献资料,是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追求理想、塑造品格、锻铸灵魂、完善人生的精神史。一所学校的兴衰离合,往往折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风雨历程。校史资源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素材。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一所学校追求实现教育梦、中国梦的历史。就浙江省46所高职院校而言,部分院校是由行业系统举办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部分院校是由多校合并或成人高校转型而来, 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院校前身都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加强校史文化建设,让学生明白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风雨历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思政工作专项课题《“中国梦”与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KYSZYB-2012-1
参考文献
[1] 中国梦,教育梦——访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N].中国教育报,2013-03-03.
[2] 李国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3).